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为了更准确合理地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在对常用评价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模糊判断矩阵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目标权重,运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该评价模型对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典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有效指导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2.
四川省农业环境因素-化肥施用(1998~2007年)宏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安  佘红英  张翔  万鹏  杨渺 《四川环境》2010,29(2):79-83,94
化肥的大量施用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直接影响到农村村镇地表饮用水安全。通过分析四川省1998~2007年化肥施用量、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发现10年间化肥总用量由205.32万t上升到238.2万t,总体上升16.0%;农作物播种面积由971.44万hm2下降至935.1万hm2,总体下降3.74%;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均呈整体震荡减少,化肥施用相对生产力在下降。综合相关因素,分析认为粮食生产、农产品结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肥料资源和农村劳动力状况,以及城市化发展都是化肥施用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关联因素。化肥用量上升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区拉萨、日喀则、江孜和泽当等4个气象站1957~2007年逐日气温资料进行等权平均取值,采用气候倾向率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近51 a气温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27℃/10 a,高于西藏地区平均值。气温变化以秋、冬季较显著,夏季气温增长最不明显。年与各季气温变化均存在15~20 a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震荡,突变点在1987年左右,总体表现为1987年前气温偏低,1987年后处于偏高期。春、秋、冬季在1975年左右存在一个升温期,但夏季较明显的升温期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水体浮游植物对不同浓度和不同形态磷的利用能力差异,采集福建九龙江江东库区冬季的水样,设置培养温度为20℃,分别进行原位水(TP=0.11mgL-1)、低浓度有机磷(单磷酸胞苷(5'-CMP)和无机磷(0.01mg·L-1)、高浓度的有机磷(单磷酸胞苷5'-CMP)和无机磷(1.00 mg·L-1)调控模拟实验.比...  相似文献   
105.
碳源调控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佘丽华  贺锋  徐栋  林济东  吴振斌 《环境科学》2009,30(11):3300-3305
碳源是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污水碳源不足,需要考虑补充碳源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系统中,通过湿地特有的通气管补充碳源到湿地底部,改善了湿地内部微生物环境,强化了湿地脱氮功能,对氮的去除效率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能力要优于羧甲基纤维素(CMC),投加葡萄糖的系统比未补充碳源的系统脱氮效率有显著提高(p0.05).通过投加不同量的葡萄糖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对于处理量60 L.d-1的IVCW系统最佳葡萄糖投加量为1.5 g.此时C6H12O6∶NO3--N的质量比仅为4.3,这个投加量远低于在进水中为满足反硝化所需调控的C/N,因此通气管投加碳源的方式可节约外加碳源成本.此外,在进水前4h投加碳源要优于进水时加入碳源.  相似文献   
106.
果园是太湖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氮肥投入量大,氮素损失严重,使得排水沟道的活化氮浓度高,碳氮比下降,碳源可能是影响沟道底泥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限制因子.因此,采集了果园排水沟道沉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了C_0、C_1、C_2、C_3、C_4这5种有机碳源(葡萄糖)浓度水平,分别为0、5、25、50和100 mg·L~(-1),同时分别输入了5 mg·L-1的硝酸钾溶液.采用乙炔抑制法来研究果园排水沟道土壤的反硝化损失和不加乙炔研究N_2O的排放量.结果表明,加入碳源使土壤的反硝化速率(DN)和N_2O排放速率均有一定的增加,碳氮比对N_2O排放速率和DN的影响均极为显著(P0.05);碳氮比为10∶1时,累积反硝化损失总量和N_2O累积排放总量均较大(分别为319.26μg·kg~(-1)和6.20μg·kg~(-1)),占净氮的输入量比例均较高(分别为1.28%和0.02%),说明该处理情况下虽然对于沟道反硝化非常有利,利于去除土壤底泥中富集的氮素,但同时也增加了温室气体N_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稻草还田的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还田环境下施N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配施N肥能显著提高水稻N素吸收转化功能,且高量常规N处理下尽管水稻N素吸收量增多,但只有一定量N素能转移到穗部,其余则仍然留存在营养器官中.所有处理N肥的吸收利用率为26.7%~30.7%、农学利用率为10.5~12.2 kg·kg-1,N肥利用率较低,且随着施N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与稻草配合施用,N肥利用率各指标中除吸收利用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指标(包括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根据稻田作物N素吸收转化状况与N肥利用率,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 500 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建议全年适宜配施N量为185 kg·hm-2.  相似文献   
108.
109.
研究气候变化下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变化,对于保护涵养水源的林地植被系统,合理规划管理流域水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以汉江上游流域11个气象站点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采用结合[1]土壤含水量与植物类型修正蒸散发量得到植被生态需水量的方式,从时空角度定量研究了在生长季4~10月份流域林地植被生态需水量及其趋势性变化,并且分析了生态需水量对各气象因子变化的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汉江上游流域林地植被多年平均生长季生态需水量为6.915 8×109 m3,整体上呈现非显著性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生态需水量对不同气象因子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最高温度水汽压太阳辐射风速最低温度,生态需水量对各气象因子敏感程度的地带性分布特征还与各区域的纬度、海拔、植被类型和下垫面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佘升翔  陆强 《生态环境》2010,19(7):1760-1764
环境风险通常发生在一定时间之后,以某种可能性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地方,使得某些人群受到影响。因此,环境风险是典型的多维度事件,它涵盖四个基本的偏好维度:时间、空间、概率与社会性,每个维度都可能导致环境风险知觉和评价出现折扣(discount)现象。但是,传统视角往往关注单一维度,主要是时间,因而割裂了维度的整体性。基于环境风险的多维度特征,提出了一个统一的多维度偏好框架,为环境风险知觉及评价提供整体性视角。这四个偏好维度统一的内在原因是心理距离。维度共性意味着时间维度上的折现机制能够应用到其它维度,为此,对环境风险跨期评价中关于折现率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关键的梳理。未来有必要在此整体框架下,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1)环境折现率,对环境折现率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规范性分析,进而分析环境贴现率与经济贴现率之间的关系,及双率折现对可持续发展的涵义;(2)基于维度共性,将时间维度上的研究结论应用到其它维度;(3)研究多重维度复合情形下的偏好和评价问题,建立综合性描述模型,依托具体案例探讨有效的环境风险沟通策略、环境政策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