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相似文献   
132.
朱彬  陈登美  康媞  柯安 《环境工程》2020,38(11):85-90
生态滤池处理效果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不同植物类型导致生态滤池净化效果有明显差异。为提高生态滤池在贵州省农村适用性,研究了生态滤池中3种本地湿地植物(风车草、美人蕉、菖蒲)在不同配置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包括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通过比较不同植物配置下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筛选出生态滤池技术在贵州省可以达到最佳污水净化效果的植物配置。结果表明:菖蒲冬季耐寒性好,其对COD、NH3-N及TP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88%、92%以及47%;风车草与菖蒲组合TN去除能力最佳,可达49%。滤池内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组成类似,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为主,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低,以氨氧化细菌为主;反硝化细菌种类较多,存在部分好氧反硝化细菌。  相似文献   
133.
为了研究二氧化硫(SO2)暴露及健康防护,该研究探索基于土地使用暴露场景分析的排放预测法来构建SO2健康风险区识别技术。以西部某典型工业园区为例,通过对地方土地使用类型与人群暴露模式的调查,构建不同土地使用类型的人群情景暴露参数数据库。通过在排放预测与土地使用情景暴露参数中引入空间地理参数,建立区域暴露量识别技术,以实现对SO2健康风险区的判定。案例结果表明,在引入土地使用情景暴露参数后,健康风险区与污染物空间分布区存在一定差异(p<0.05)。与园区监测点(相对坐标X 1 804,Y 423)的SO2年均浓度0.045 mg/m3相比,最大健康风险区(X 2 051,Y 335)的年均浓度为0.425 mg/m3。结果表明,在引入土地使用情景暴露分析后,实际健康风险区与监测点存在较大差异。因考虑了人群的实际暴露因子,该技术可更为精准地识别人群健康风险区,为大气环境风险防控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4.
目前,工业源有机溶剂相关的实测型研究在我国鲜见报道,为摸清我国工业源有机溶剂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含量及物种情况,提供建立我国工业源有机溶剂使用源排放清单所需的排放因子,选取我国用量均高居全球第一的木器涂料及汽车涂料开展研究.通过到企业采样及市场购买等途径获取涂料样品,按国内涂料相关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测定,获取涂料中VOCs含量及成分谱,并计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P).结果表明,在木器涂料中,溶剂型、水性和光固化(ultra-violet, UV)涂料的平均VOCs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7.28%、 9.88%和18.02%.汽车涂料中,水性原厂漆、溶剂型原厂漆、水性修补漆和溶剂型修补漆的平均VOCs含量分别为15.06%、 59.90%、 11.79%和54.50%.不同种类的涂料VOCs含量差异巨大.水性涂料的主要组分及OFP贡献者为醇醚类,溶剂型涂料的为苯系物及酯类,UV涂料的为酯类和醇醚类.涂料样品的均值均可满足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但存在12%的溶剂型木器涂料样品和42...  相似文献   
135.
采用温室土培实验,研究了土壤中新型溴代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在不同种属植物中的吸收和传输特征,以及植物脂的影响作用;进一步应用计算模拟的手段解析了植物载脂蛋白与DBDPE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以阐明DBDPE的植物吸收传输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在玉米、小麦和黄瓜3种植物的根和地上部均检测到了DBDPE,根中DBDPE的含量高出地上部1~2个数量级.植物中累积的DBDPE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生长稀释效应(p<0.05).DBDPE的根吸收和茎向传输表现出植物种属间的显著差异(p<0.05),根富集因子(RCF)顺序为黄瓜(0.30~0.57)>小麦(0.10~0.39)>玉米(0.03~0.26),而传输系数(TF)为小麦(0.17~0.20)>玉米(0.16~0.19)>黄瓜(0.04~0.07).DBDPE的根吸收量及RCF值与植物根脂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r=0.94,p<0.01;r=0.98,p<0.01);其地上部累积量及TF值与植物地上部脂含量显著正相关(r=0.77,p<0.05;r=0.94,p<0....  相似文献   
136.
为解析再生水补水对城市内河水质的影响,以合肥市塘西河为例,采用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再生水补水位置、水质和补水量对塘西河水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再生水补水改变了河流水动力特征、污染物负荷及其扩散降解过程,影响河流水质空间分布,且对补给点附近的河流水质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模糊模式识别分析发现,补给点越靠近上游对河流水质的改善作用越大,提高补水水质或增大补水水量均可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137.
柯杭  张芳  李广贺  张旭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9):4917-4922
评价了不同铁源对碳热法合成磁性碳质吸附剂吸附三氯乙烯的影响。选择3种铁盐作为铁源合成3类磁性碳质吸附剂:氯化铁、硝酸铁和硫酸亚铁。所有吸附剂分别在600、700、800℃条件下以蔗糖为碳源进行合成。对制得的吸附剂使用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表征。3类吸附剂呈现了不同的结构性质、铁组分分布及成分,因此导致对三氯乙烯吸附去除能力有显著差异。通过实验研究了制得的吸附剂对三氯乙烯的吸附动力学,并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氯化铁是用于吸附三氯乙烯的磁性碳质吸附剂合成的最佳铁源。  相似文献   
138.
为有效处理重金属污染的疏浚底泥并验证重金属稳定剂的稳定性,采用重金属稳定化的方法,以Cu2+、Zn2+、Cd2+单一和复合重金属污染的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以壳聚糖改性后的钠基膨润土为稳定剂,在不同稳定剂投加量、pH和液固比的条件下,对污染底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并采用毒性特征沥滤方法 (TCLP) 和BCR连续提取法对稳定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壳聚糖改性后的钠基膨润土稳定重金属的能力显著提高,在投加量为5%时,对Cu2+、Zn2+、Cd2+单一重金属污染底泥便可达到较高的稳定化率;聚糖改性钠基膨润土稳定剂 (NaBent-CTS) 处理Cu2+、Zn2+、Cd2+单一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最佳投加量为5%~7%,pH为6~7,液固比为1.3:1~1.7:1;NaBent-CTS处理Cu2+、Zn2+、Cd2+复合重金属污染底泥的最佳投加量为5%、pH为7、液固比为1.5:1,稳定化率分别达到75.95%、73.71%和59.00%;NaBent-CTS处理复合重金属污染底泥时重金属存在竞争吸附,由强到弱排列顺序为Cu2+>Zn2+>Cd2+;经NaBent-CTS稳定化处理14 d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占比显著提高,稳定性能佳。NaBent-CTS对Cu2+、Zn2+、Cd2+单一和复合重金属污染底泥具有较好的稳定效果。该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疏浚底泥的稳定化处理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39.
通过测定小鼠前脑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的转录水平的变化,研究中低浓度甲醛暴露环境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实验以昆明系小鼠为实验材料,经甲醛染毒后,立即脱颈处死并取其前脑组织提取总RNA,采用RT-PCR二步法对其中的NMDA-R亚基(Grinl,Grin2a,Grin2b)及管家基因β-actin进行扩增,通过光密度分析染毒前后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5mg·m-3浓度的气态甲醛可使Grinl基因转录稍有上调,但无显著性差异;Grin2a基因转录上调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Grin2b基因略有下调但无显著性差异.3.0 mg·m-3浓度的甲醛可使Grinl基因转录上调并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上调幅度明显大于0.5mg·m-3染毒组;Grin2a基因转录显著性上调(p<0.05),但上调幅度小于0.5 mg·m-3染毒组;Grin2b基因转录显著性下调(p<0.05).由此可见,低浓度甲醛(0.5 mg·m-3)的吸入对NMDA-R(除Grin2a外)的各亚基的影响较小.中等浓度甲醛(3.0 mg·m-3)的吸入对NMDA-R影响较大,这可能是持续性气态甲醛吸入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0.
Valuing water quality in China: purpose, approach and policy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Introduction:heavygrowthandlightregulation(theTVIEsector)InChina,asinmanyrapidlydevelopingcountries,therearerapidchangesintheenvironmentoccurring.ThecaseofwaterqualityisanimportantoneasChina○swaterqualityhasdeterioratedsignificantlysince1980unde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