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9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88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5篇 |
废物处理 | 111篇 |
环保管理 | 170篇 |
综合类 | 1278篇 |
基础理论 | 273篇 |
污染及防治 | 634篇 |
评价与监测 | 85篇 |
社会与环境 | 64篇 |
灾害及防治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68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Ionic composition of submicron particles (PM1.0) during the long-lasting haze period in January 2013 in Wuhan, central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irong Cheng Wei Gong Zuwu Wang Fan Zhang Xinming Wang Xiaopu Lv Jia Liu Xiaoxin Fu Gan Zha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4,26(4):810-817
In January 2013, a long-lasting severe haze episode occurred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China; at its maximum, it covered a land area of approximately 1.4 million km2. In Wuhan, the largest city in Central China, this event was the most severe haze episode in the 21st century. Aerosol samples of submicron particles (PM1.0) were collected during the long-lasting haze episode at an urban site and a suburban site in Wuhan to investigate the 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1.0 in this area.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its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WSIIs) were almost at the same levels at two sites, which indicates that PM1.0 pollution occurs on a regional scale in Wuhan. WSIIs (Na+, NH4+, K+, Mg2+, Ca2+, Cl-, NO3- and SO42-) were the dominant chemical species and constituted up to 48.4% and 47.4% of PM1.0 at WD and TH,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WSIIs on haze days were approximately two times higher than on normal days. The ion balanc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les were more acidic on haze days than on normal days. The results of the back trajectory analysis imply that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M1.0 and its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may be caused by stagnant weather conditions in Wuhan. 相似文献
113.
四川省西充河为严重污染河流,选取溶解氧(DO)、氨氮(NH+4-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5项指标年平均值,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研究了西充河近10年水质状况随时间变化趋势及水污染特征。2003年至2010年水质级别为劣V类,2011年和2012年水质级别为Ⅳ类,水质标识指数Iwq从2003年的12.459逐渐降低到2012年的4.431。西充河近10年水质状况整体呈好转趋势,但未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级水质标准,水质标识指数Iwq结果表明该好转的速度较慢,西充河水质状况有较大的上升潜力和空间。总氮(TN)和氨氮(NH+4-N)为河流主要污染物,为了达到国家Ⅲ级水质标准,西充河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117.
浙江南麂海域双壳贝类的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主要水产养殖区设立了六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条纹隔贻贝、紫贻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野生牡蛎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DSP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63.3%和56.7%;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DSP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整个南麂海域;易于积累DSP的主要贝类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野生的牡蛎、条纹隔贻贝和厚壳贻贝。 相似文献
118.
119.
烟台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基于VAR计量技术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烟台市1986~2003年问的3类环境污染指标和人均GDP数据,基于VAR计量技术,通过变量平稳性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在时序维度的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人均GDP变化是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污染物排放并不必然导致人均GDP变化,这与研究期间烟台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事实吻合;⑦在烟台市的经济一环境系统内,倒U曲线不是一般规律,选取不同的污染指标呈现出经济-环境间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③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影响的滞后期短且是非渐进的,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的滞后期较长且是渐进的;④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指标的预测方差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环境污染指标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的贡献度较小.建议要加强政府对环境的监控,建立起有效的产权保护体系与市场交易机制,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