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5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1551篇
安全科学   629篇
废物处理   123篇
环保管理   345篇
综合类   3272篇
基础理论   570篇
污染及防治   604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262篇
灾害及防治   19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在五金、家电、办公用品等行业中,常存在一些零件需要先弯曲成形,再进行冲孔。由于结构设计要求,有些孔到弯曲边的距离尺寸较小,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这类模具设计中,凹模的强度问题较为突出。从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两方面给出了设计这种模具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2.
稀土吸附剂对废水深度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渍——干燥——焙烧法制备预载镧氧化物稀土吸附剂,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在镧离子浓度为0.025mol/1、pH为10-11的溶液中浸渍,于500℃温度下焙烧制得的稀土吸附剂,其除磷效果可达95%。  相似文献   
183.
长江中下游的侵入岩体,尤其是燕山期的侵入岩体面广量大.它们与区内铜、铁、金等矿产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侵入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后,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1、侵入体主要形成时代为135-95Ma,自西向东有逐渐变新的趋势;2、与成矿有关者多数是复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主要是燕山早期侵入岩,与铁矿化有关的则主要是燕山晚期侵入岩;3、多数岩体受到过中、下三叠统蒸发岩层(膏盐层)的同化混染;4、岩体含碱质高,在Na2O-SiO2关系图上显示出二者没有相关性;5、侵入体中的铜有可能提供部分铜矿床的物源;6、岩石化学成分上某些组分的对比研究表明,成铜矿与成铁矿岩体之间、成矿岩体和无矿岩体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4.
本文较系统研究了扬子型铜矿床中有代表性的菱铁矿、胶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及部分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特征,总结了展状矿石中和矽卡岩矿石中矿物稀土元素组成的特点及二者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别,从一个方面探索扬子型铜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5.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丙烯酸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平  钱易 《环境科学》1995,16(1):58-61
介绍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丙烯酸废水的中试研究。当进水COD为710—992mg/L时,平均去除容积负荷NV=4.0kgCOD/(m3·d),污泥负荷NS=1.6kgCOD/(kgVSS·d);进水COD为1277—2276mp/L时,NV=6.8kgCOD/(m3·d),Ns=2.8kgCOD/(kgVSS·d);氧利用率约17%。同时对流化床出水进行了后处理试验,提出了丙烯酸废水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6.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研究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危害范围的确定,对环境风险评价结果及降低风险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以一实例,通过计算,介绍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柴油、液化气储罐的环境风险评价中危害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7.
铊的水地球化学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铊(Tl)是一个典型的毒害金属元素,其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Hg、Cd、Cu、Pb、Zn等元素。Tl在自然水体中存在两种氧化状态:Tl+和Tl3+,通常主要以Tl+形式存在。Tl+易随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流动而迁移到更远的距离,但在较强的氧化环境中,Tl+能够氧化成Tl3+形成Tl(OH)3的沉淀,可以制约水环境中Tl的总含量。Tl可以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其中Tl+在人体的酶化反应过程中可以置换K+,并与酶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从而诱发Tl的毒害效应。活性铝净化法、离子交换法和NaCl溶液可以用来去除饮用水中的Tl。基于Tl的毒害性,Tl所产生的水环境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8.
卫星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具有广泛的空间覆盖度和相对较高的时空分辨率. 基于AOD与PM2.5的相关关系来估算PM2.5浓度已成为监测近地面PM2.5的有效途径,其估算结果较可靠,能够为治理PM2.5污染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从反演AOD数据集和PM2.5浓度估算模型2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从卫星轨道运行类型角度分析各类传感器的产品特征,并对缺失AOD的插补方法进行分类评价;对PM2.5浓度的估算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结果表明:①各类卫星传感器均具有特定功能及优缺点,其中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估算PM2.5浓度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 ②插补后的AOD比AOD初始产品具有更连续的时空分布和更高的准确性,基于模型的多变量估算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全面覆盖,还可以获得更好的估算精度. ③组合模型成为估算PM2.5浓度的重要方法,机器学习模型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PM2.5浓度的估算精度. 研究显示,利用AOD估算近地面PM2.5浓度不仅弥补了地面PM2.5监测的空间不连续性,更有助于解析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89.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大气污染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城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大气污染特征与来源构成出现结构性变化,十分有必要对这20年来大气污染的演变历程加以梳理总结. 本文选取北方特大工业城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年来连续监测数据与相关统计学方法,结合天津市历年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总结了该地区大气污染特征的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在过去20年出现明显好转,大气污染类型由燃煤扬尘为主的一次混合型逐渐演变为O3与PM2.5为代表的二次复合型. 历年源解析结果表明,天津市2020年秋冬季二次硫酸盐贡献率比2011年同期减少了74.1%,燃煤贡献率则下降了31.6%;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尘贡献率分别从2011年的17.7%和19.9%降至2020年的15.8%和18.2%;而2020年二次硝酸盐贡献率比2011年增长了63.3%. 过去20年天津市重大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能源结构调整和“双散”替代使煤炭消耗量减少,PM2.5浓度下降与煤炭消耗量减少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R)=0.879,P<0.05〕;粗颗粒(PM2.5~10)浓度下降与绿化覆盖率增加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R)=?0.859,P<0.05〕;大规模取缔中小燃煤锅炉及脱硫除尘等重大举措的实施,使得SO2浓度显著下降〔秩相关系数(rs)=?0.958 6,P<0.05〕. 研究显示,近20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减排措施的实施使得天津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未来要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与能源结构,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90.
就地利用菜地改建小型湿地系统可能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菜园土与吸附基质的组合直接关系水体污染物中氮磷的净化效果. 选取沸石、谷壳、活性炭、陶粒和菜园土作为试验基质,使用BET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EDX)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分别筛选出对氮磷吸附效果较好的沸石和陶粒,设置菜园土∶陶粒∶沸石质量占比基质组合:F1(10∶0∶0)、F2(6∶2∶2)、F3(8∶1∶1)、F4(8∶2∶0)、F5(8∶0∶2)、F6(6∶1∶3)和F7(6∶3∶1). 在低、中、高3种氮磷浓度下,通过吸附动力学试验筛选出去除效果最好的基质组合. 结果表明:①5种单一基质中,活性炭、陶粒的比表面积(35.72、33.23 m2/g)和微孔体积(2.20×10?1、8.25×10?2 cm2/g)均较大;沸石和陶粒表面呈粗糙多孔结构. ②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5种单一基质对氮磷的吸附,各基质对氮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沸石(2.00 mg/g)>陶粒(1.47 mg/g)>菜园土(1.17 mg/g)>活性炭(0.99 mg/g)>谷壳(0.21 mg/g),对磷的饱和吸附量表现为陶粒(1.28 mg/g)>活性炭(1.25 mg/g)>沸石(1.16 mg/g)>谷壳(0.80 mg/g)>菜园土(0.50 mg/g). ③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吸附具有相似的动力学特征,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基质组合对不同污染负荷条件下氮磷的吸附规律. ④7种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吸附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最终于12~48 h趋于稳定. 研究显示,F2、F4和F7基质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但考虑菜地改造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F4为最佳基质组合,其在3种不同氮磷浓度下对氮、磷的吸附量分别为0.36~0.68和0.10~0.39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