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556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为了探究声波在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绝缘上的衰减特性,制备了220 kV电力电缆横向XLPE绝缘环状切片,搭建了声波衰减研究实验系统,进行了正弦声波衰减实验和声脉冲信号衰减实验,研究了正弦声波信号和声脉冲信号在XLPE绝缘中的衰减与频率的关系。在进行频率分析时,还提出了抵消锆钛酸铅后电陶瓷传感器(PZT)多点测量时PZT和绝缘切片之间难以计算的耦合误差的数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声源是正弦信号时,频率在155~350 kHz之间的声波幅值衰减速度依次大于频率在355~500 kHz之间和1~150 kHz之间的声波幅值衰减速度,而1~150 kHz之间的声波幅值几乎不衰减。频率在155~350 kHz之间和355~500 kHz之间的声波幅值在检测位置为45°~90°之间衰减速度最快,90°~315°之间趋于平缓。当声源是声脉冲信号时,声波幅值的衰减也呈现出了高频快速衰减的规律,同时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频谱的主频主要分布在1~50 kHz。  相似文献   
882.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区域之一,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CO2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一个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长三角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省市间贸易引致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转移特征和变化趋势。同时,运用产业关联系数法,从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双重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减缓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行业。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的SO2、PM2.5排放总量表现为消费端大于生产端,CO2、NOx排放总量表现为生产端大于消费端。安徽省总体呈现为长三角地区贸易的SO2、NOx与PM2.5排放净调出地,而上海与浙江表现为多数污染物排放净调入地。CO2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前向减排的关键行业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安徽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可以通过生产端技术革新和能源结构优化来促进减排;CO2与大气污染物后向协同减排的关键行业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建筑业等,对于这些行业,调整消费结构是有效的减排措施。为更好地制定长三角地区减排与污染防治政策,应当综合考虑行业减排、协同减排等,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达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883.
邢鑫  季宏兵 《环境化学》2012,31(6):803-813
分析了北京市北部水源地所在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化学特征和硫同位素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pH值呈弱碱性,水化学组成以HCO3-和Ca2+为主,Mg2+和SO24-次之.通过对主离子组成的分析,发现研究区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岩石风化,其中绝大部分是受碳酸盐岩的影响.研究区内δ34S值在4.9‰—10.7‰之间,平均值为7.9‰,其中密云水库库区及潮河、白河δ34S平均值分别为8.7‰、6.0‰、8.2‰.研究区内SO24-离子浓度与δ34S值在一定程度上呈负相关,SO24-离子浓度十分集中,降水中的SO24-离子浓度很低,而δ34S值较高.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硫元素来源于硫酸盐岩的溶解比例为30.72%—42.47%;来源于硫化物氧化的比例为21.74%—33.49%;来源于大气输入的比例为35.77%.  相似文献   
884.
董丽伟  邢奕  刘景洋  乔琦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1):1325-1330
依据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钢材表观消费量相关系数最高. 依据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采用插值法推测得2006—2008年我国各省市(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社会废钢回收量,其加和值与统计值平均误差为5.9%. 2011—2015年我国各省市社会废钢回收量均呈上升趋势,2015年各省市社会废钢回收量平均值是2011年的1.8倍;2011—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废钢回收量呈递减趋势,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废钢回收量分别为5 683×104,4 190×104和3 148×104 t;预计到2015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8.8×108 t;假设201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保持在8.8×108 t水平,则2011—2018年加工废钢回收量高于折旧废钢回收量,并且从2019年起折旧废钢回收量将超过加工废钢回收量.   相似文献   
885.
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对水溶液中亚硝酸盐的吸附脱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Mg-Al CLDH)对水溶液中NO2-的吸附脱除性能,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对Mg-Al CLDH吸附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g-Al CLDH可有效脱除水溶液中的业硝酸盐(NO2-),对NO2-的脱除是通过"结构记忆"效应实现的,当NO-2初始浓度高达15mgN·l-1时,经0.10g Mg-Al CLDH处理后,溶液中残余浓度小于lmgN·l-1.在293-323 K温度范围内,NO2-在Mg-Al CLDH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7.24-29.94 mgN·g-1,吸附量明显高于其它吸附剂;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吸热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线性等温方程式.吸附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用来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吸附Ea为109.94 kJ·mol-1,Mg-Al CLDH对NO2-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Mg-Al CLDH对NO2-的脱除率基本不受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溶液初始浓度是影响吸附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6.
青藏高原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90年左右的TM、2000年左右的ETM和2006年为主的CBER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青藏高原景观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景观异质性指数,对青藏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现有湿地面积131894.18 km2.(2)近16年来湿地总面积先大幅度减少后显著增加,柴达木盆地内的湿地减少量最为明显,长江流域次之;羌塘高原的湿地增加最为显著,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流域次之.(3)景观格局整体波动较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887.
为研究西藏林芝巴结巨柏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后巨柏的生长状况及游客行为,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首先对保护区内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旅游活动相对集中于较短的时间范围和景区入口处,旅游活动单一.其次,由于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已有较长的时间,结合游客的行为特征,对区内旅游干扰进行了调查.进行保护区土壤调查时将保护区划分为四个样区,并在每个区域内设置对照采样点,对保护区内不同样区的游道两侧不同距离的土壤硬度、含水率、容重及pH值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随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将保护区沿主要游道划分为三个样区,调查巨柏受伤害状况,发现游客活动频繁的区域,巨柏受伤害的可能性越大且受刻画等级越高.最后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巨柏受伤害程度的变化趋势与旅游干扰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888.
于2009年3月采集福建武夷山北段106个表层土壤样品,并用气相色谱(GC-ECD)内标法分析其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探讨了研究区土壤中OCPs的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HCHs及DDTs的异构体或衍生物的检出率在82.1%~100%之间,土壤中HCHs、DDTs的检出率高达100%.HCHs和DDTs含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05~25.07ng/g(3.98ng/g),0.01~107.99ng/g(7.48ng/g).通过与南极、西藏地区等地区土壤含量比较,该地区土壤中OCPs含量属于低污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中总OCPs含量排序为:水田>蔬菜地>林地.来源分析表明该地区HCHs污染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而DDTs近年来仍有输入,这可能与DDT的替代品-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889.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耐张转角塔挂设接地线存在困难,结合实际输电线路大转角耐张塔的信息,开发研制了一种新的辅助安装装置,采用可伸缩空心绝缘操作杆配合专用的金属连接结构挂设接地线,并在实际应用中将新旧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套装置不仅扩大了作业人员可控制的作业范围,提高了作业可控性,而且通过使用接地线夹连接板和双柱型连接插头的扣接结构,提高了作业工器具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缩短了转角耐张塔挂接地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90.
镇江市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之一,区域内水量充沛、河网密布.近年来,该区域水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故调查镇江市主要河湖水体及沉积物污染现状,将为当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镇江市典型河湖水体共21个点位(金山湖10个点位,古运河及其支流共11个点位),在冬夏两季采集上覆水及沉积物样品测定其理化指标和氮素含量,并通过有机指数及有机氮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上覆水总氮(TN)浓度在冬夏季节分别介于1.95~15.71 mg·L-1和0.64~12.09 mg·L-1之间,平均值为4.01 mg·L-1和4.07 mg·L-1,平均值浓度高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上覆水氨氮(NH4+-N)浓度在季节上均表现为冬季<夏季,空间上则表现为河流>湖泊;②沉积物TN含量在冬夏两季分别介于394.61~3288.09 mg·kg-1和869.21~3598.04 mg·kg-1之间,平均值为1928.58 mg·kg-1和2068.40 mg·kg-1.湖泊沉积物TN、NH4+-N、硝态氮(NO3--N)和有机氮(Org-N)含量均表现为冬季>夏季,而河流沉积物TN平均含量为冬季<夏季,NH4+-N和NO3--N则表现为冬季>夏季,表明河流沉积物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更为复杂;空间上,冬夏两季沉积物NO3--N表现为湖泊>河流,NH4+-N含量则表现为湖泊<河流.C/N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内源污染;③湖泊和河流沉积物超过60%点位属于有机氮污染Ⅳ水平,即存在有机氮污染,而超过70%和54.55%的湖泊和河流沉积物处于有机指数Ⅱ类水平,即较清洁水平,表明镇江市河湖沉积物主要为氮素污染.以上研究结果将为镇江市河流水体及沉积物氮素控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