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69篇 |
免费 | 347篇 |
国内免费 | 13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7篇 |
废物处理 | 200篇 |
环保管理 | 383篇 |
综合类 | 2406篇 |
基础理论 | 733篇 |
污染及防治 | 1277篇 |
评价与监测 | 272篇 |
社会与环境 | 178篇 |
灾害及防治 | 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196篇 |
2020年 | 195篇 |
2019年 | 162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219篇 |
2016年 | 224篇 |
2015年 | 223篇 |
2014年 | 298篇 |
2013年 | 423篇 |
2012年 | 364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311篇 |
2009年 | 318篇 |
2008年 | 299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23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4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游离附生假单胞菌对铜绿微囊蓝细菌中32P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分析游离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对富集^32P的铜绿微囊蓝细菌(Microcystis aeruginosa)中磷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囊蓝细菌生长的延迟期和对数期.游离附生假单胞菌的加入抑制了微囊蓝细菌中^32P的释放,而对蓝细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微囊蓝细菌生长的稳定期和衰减期,假单胞菌促进其蓝细菌细胞内^32P的释放,同时也加速微囊蓝细菌的衰亡.假单胞菌对微囊蓝细菌^32P释放的促进作用是由于自身的吸磷能力导致的.假单胞菌的吸磷量由假单胞菌生物量和细胞内磷浓度决定,假单胞菌在微囊蓝细菌的整个生长阶段生物量不断增加,而体内^32P浓度在开始阶段很低.直到微囊蓝细菌进入稳定期才达到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02.
为了明晰退牧还草工程前后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差异,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通过对传统生态足迹计算中的“全球公顷”进行本地化处理,采用“省公顷”生态足迹法分析该地区1995年(退牧还草前)、2012年(退牧还草后)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特点及其生态影响. 结果表明:与1995年相比,2012年鄂尔多斯市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由以粮食油料和肉蛋奶为主向多种食物种类转变,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薪柴消费量相对减少;与此同时,2012年鄂尔多斯市粮食油料和薪柴消费的生态足迹消耗量均呈降低趋势(降幅分别为53.23%和86.49%),而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的生态足迹均有所增加(其中蔬菜瓜果增幅达到44.97%). 各种生物资源产品的消费主要是对耕地生态足迹的消耗,粮食油料对耕地生态足迹消耗量的贡献率由1995年的40.17%降至2012年的21.74%,而蔬菜瓜果和部分肉蛋奶的贡献率均有所增加. 2012年鄂尔多斯市生态赤字(2.738 4 hm2/人)低于1995年(3.438 2 hm2/人),生态效率亦明显较高,表明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扰动、占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有所缓解,并且资源环境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但该市生态赤字率仍然很高,伴随着外来人口的迁入,还需548.83×104 hm2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才能满足2012年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对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生态足迹的总需求. 研究显示,鄂尔多斯市生物资源产品消费结构的多元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其所产生的生态压力,生态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调解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03.
近年我国海域有害赤潮频发,赤潮优势种的变化显著,最近7a记录了51种引发赤潮的优势赤潮生物,其中由有毒微藻引发的赤潮增加。有毒微藻在我国海域广泛分布,至少3个株产麻痹性贝毒的亚历山大藻,5种能产生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以及扇贝毒素的鳍藻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产生虾夷扇贝毒素的三种甲藻在北黄海常年存在。我国多种贝类中已发现麻痹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扇贝毒素、虾夷扇贝毒素和环亚胺毒素等多种微藻毒素。本文较系统的归纳综述了我国有害赤潮、优势种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产生的藻毒素结构;我国双壳贝类等海洋生物中存在的微藻毒素的种类结构;首次利用风险商值法研究评估了我国贝类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只有春季来自福建的2个样品具有食用风险;但大连海区的贝类样品、评估值全都接近安全限值,可能表明具有某种区域性风险;在春末夏初,大窑湾的贻贝风险最大,其次是扇贝,牡蛎的风险最小;不同的贝器官,富集藻毒素的能力差别大,消化腺中的藻毒素含量远高于其它器官,不同的食用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中毒风险。总体上,我国沿海常见种双壳贝类的麻痹性贝毒和虾夷扇贝毒素食用风险低。 相似文献
704.
705.
706.
利用中流量大气综合采样仪采集太原市工业区和商业区PM10样品,使用GC/IRMS技术分析了PAHs的δ13C值(碳同位素组成),并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了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对2类功能区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工业区PM10中PAHs的δ13C值在-26.0‰~-24.5‰之间,随环数增加呈贫13C趋势,与煤烟尘δ13C值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煤烟尘是工业区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商业区PAHs的δ13C值在-26.6‰~-26.2‰之间,较工业区显著贫13C,商业区与工业区的污染源有明显差异;除机动车尾气和煤烟尘外,工业区和商业区还有其他污染源输入,其中工业区有生物质燃烧排放输入,商业区有机动车曲轴箱润滑油残渣输入;煤烟尘和生物质燃烧对工业区的贡献率分别为59.3%~70.8%和29.2%~40.7%,表明工业区煤烟污染严重;机动车对商业区PAHs的贡献率在86.1%~95.8%之间,是商业区PM10中PAHs的主要排放源,其中润滑油残渣的贡献率(在40.9%~85.3%之间)最大,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在8.3%~54.9%范围内,而煤烟尘的贡献率(在4.2%~13.9%之间)最小. 相似文献
707.
708.
709.
Jingjing Jiang Jiaying Gao Shu Niu Xingyue Wang Tianren Li Shengda Liu Yanhong Lin Tengfeng Xie Shuangshi Dong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1,33(8):147-160
The extensive use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TCH) poses a threat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Here, magnetic p-n Bi2WO6/CuFe2O4 catalyst was fabricated to efficiently remove TCH. The obtained Bi2WO6/CuFe2O4 exhibited 92.1% TCH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nd 50.7% and 35.1% mineralization performance for TCH and raw secondary effluent from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a photo-Fenton-like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remarkable performance was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ccelerated the Fe(III)/Fe(II) and Cu(II)/Cu(I) conversion for the Fenton-like reaction between Fe(II)/Cu(I) and H2O2, thereby generating abundant ?OH for pollutant oxidation.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H2O2 concentration, initial pH, catalyst dosage, TCH concentration and inorganic ions were explored. The reactive oxidation species (ROS) quenching results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spectra confirmed that ?O2? and ?OH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dark and photo-Fenton-like systems,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pathways of TCH were proposed, and the toxicity of products was evaluated. This work contribute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talyst and provides a clear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antibiotic pollutants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710.
南阳盆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耕地利用效率演变规律关乎农业产业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在使用DEA-GWR指数模型测算出南阳盆地区12县(区)2000年、2010年、2016年耕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结合趋势面分析和$G^{*}_{i}$ 指数研究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2000年、2010年和2016年研究区综合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和2016年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作用更大,而2010年纯技术效率则对综合效率更具影响。(2)从全局视角看,三个时期耕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值区从东南部向中部及西北部转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局部视角来看,相对高值(低值)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强的组团式集聚。(3)在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的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农业劳动力>复种指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人均耕地>地形条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