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CTMAB/TiO_2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光催化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或TiO2对膨胀珍珠岩(EP)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不同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CTMAB-EP,TiO2/CTMAB-EP,TiO2-EP和EP),研究其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去除效果、吸附降解动力学以及最适条件.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去除能力很小,对其用CTMAB进行表面修饰或负载TiO2均可显著提高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同时负载CTMAB和TiO2的膨胀珍珠岩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最高;环境修复材料用量、振荡时间、初始ρ(对硝基苯酚)和pH等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膨胀珍珠岩上负载的TiO2对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受pH的影响不大,表面活性剂CTMAB在pH为8时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较强,pH为8时修复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2.
CTMAB/TiO_2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制备及降解苯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或TiO2对膨胀珍珠岩(EP)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不同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EP、TiO2-EP、CTMAB-EP和TiO2/CTMAB-EP)。并研究了其对水中苯酚的吸附降解动力学方程以及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对苯酚的吸附去除能力很小,CTMAB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后可小幅提高对苯酚的去除率,同时负载CTMAB和TiO2的膨胀珍珠岩对水中苯酚的去除率有很大提高;修复材料投加量、振荡时间、苯酚初始浓度和pH值等对苯酚的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在溶液初始pH小于8时,TiO2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能力随pH增加而提高,强酸或强碱环境均不适合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在膨胀珍珠岩上同时负载CTMAB和TiO2可望成为一种高效去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新型环境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3.
广西岩溶洞穴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解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首次研究相对封闭稳定环境条件下的岩溶洞穴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广西桂林大岩洞穴为例,结果表明,在洞穴内部PAHs总量为7.22~117.29 ng·g-1,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51.35~235.73 ng·g-1),与其他地区相比,表明桂林近郊土壤PAHs污染较轻.大岩土壤中PAHs总量呈现出洞外和洞口附近明显高于洞内而洞内变化不大;洞外和洞口附近土壤中重环组芳烃含量高于轻环组(平均值69.25 ng·g-1>38.81 ng·g-1),但在洞内土壤中则相反(平均值3.93 ng·g-1<7.41 ng·g-1),说明洞内PAHs不仅来自于大气迁移过程,而且也来自于洞顶雨水淋滤作用.土壤中PAHs浓度分布表明在洞口附近存在陷阱效应、在洞穴最里端有裂隙存在.陷阱效应使洞口附近重环芳烃浓度显著高于洞外(88.19 ng·g-1>31.28 ng·g-1),而且PAH分子量与”易陷落性”呈线性相关(R2=0.49);通过实测值推测从洞口输入的PAHs浓度约为裂隙输入的17倍.温度和分子量差异是影响PAHs在土壤中浓度分布模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开展深入到山区,也遇到了山区特有的灾害,滚石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在野外试验的基础上,对滚石运动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通过数据统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滚石运动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势因素分析,即在传统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定量探讨,使人们对滚石运动特征影响因素的感性认识得到了定量验证,以为有针对...  相似文献   
115.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通过对荒野保护思想源起、发展历程和实践的梳理,阐述了荒野与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再野化理论中的“3C”模型、营养级再野化和“TSD”模型,并运用NVivo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5年)(征求意见稿)》进行政策文本分析。《规划》较好地体现了荒野保护思想,符合再野化理念,营养级再野化特征较为显著,但人工干预色彩浓厚,生态再野化特征突出。关注荒野与再野化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应持续进行再野化实践,为荒野科学与工程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调查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采用超声提取-衍生化-GC/MS法研究了双酚A(BPA)、雌酮(E1)、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等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在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段表层沉积物中的质量分数水平、分布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PA在所有样品中均有检出,E1和E2的检出率分别为72%和61%,其质量分数(以干质量计)分别在14.3~429.5 ng.g-1之间(中值为79.5 ng.g-1)、<1.3~10.9ng.g-1之间(中值为3.4 ng.g-1)和<0.9~2.6 ng.g-1之间(中值为1.6 ng.g-1);其余几种雌激素均未被检出。东江东莞河段沉积物中BPA的污染水平整体高于珠江广州河段,而天然雌激素的污染状况则是珠江广州河段更为严重。3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总体呈现出沿河口方向降低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沿岸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规则排放以及水动力条件有关。BPA、E1、E2的质量分数均与沉积物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呈正相关,表明有机质是控制沉积物中内分泌干扰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7.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 (II)、Fe (III))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 (V)、As (III))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 (II)和Fe (III)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 (V)络合能力的增强作用大于As (III);pH值显著影响HA络合As能力;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由5mg/L增大到200m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增加,此时HA-Fe (III)络合As (III)百分比最大,为24.55%;初始As浓度由10μg/L增加1000μ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降低,其中HA-Fe (III)络合As (III)百分比最低,为3.11%.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子量>100kDa络合As百分比最大,其中HA-Fe (II)络合As (III)的百分比最高为26.43%;分子量小于10kDa的HA络合As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分子量的HA.Fe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Fe与羧基形成桥梁再与As络合形成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118.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具有饮用水源、栖息地、水产品供给、人文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邛海生态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出现了面源污染严重、区域水质恶化、泥沙淤积、湿地萎缩、面积减少等环境问题,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加重。本文针对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邛海生态环境保护以湖泊生态安全保障为目标,以饮用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和生态保育为核心,实施生态调控、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并举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9.
中国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受到严格限制,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对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实证研究,找出其发展共性和差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构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涵盖全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17个资源枯竭城市的39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和参照城市北京的22个原始指标数据,用功能互补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用得到的8个因子代替原来的22个指标,进一步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做了较为完整的评价,结果显示: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有待深入,东营、克拉玛依等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很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晋城在循环经济的某些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白山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120.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79—2018年川藏铁路沿线区域气候特征.研究了2014—2018年夏季气温日较差(DTR)的变化趋势,以及2014—2018年夏季DTR与地面太阳辐射(SSR)、总降水量(TP)、总云量(TCC)、海拔(DEM)和地表平均蒸发率(MER)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