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91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刘双庆  尤秋菊  张世杰 《安全》2019,40(1):62-66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某城市地铁5年的运营事故资料,探讨了地铁运营事故的发生规律,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统计年度内地铁运营事故年度总量较为平稳,事故的发生对月份变化敏感度较低,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小;信号故障、车辆故障是发生最频繁的事故类型,合计占事故总数的56%。事故原因分析显示,设备设施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7%;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根据地铁运营事故特点,从人、机、环、管4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2.
张秋亚  马晓妍  王晓昌  游猛 《环境科学》2017,38(3):1084-1092
为了更加准确评估城市生活污水的综合生物毒性以及处理工艺对污水毒性的削减状况,本研究通过发光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雌激素活性检测方法对A~2/O工艺处理前后污水的毒性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斑马鱼暴露实验分析污水和回用水对水生生物内分泌干扰效应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污水厂进水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以及雌激素活性,水质较差.经二级生物处理后,上述毒性显著性降低,污水厂出水水质提高.但污水出水雌二醇当量为1.89 ng·L-1,仍可能会对受纳水体的水生生物产生潜在危害.浓缩2.5倍的水样导致雄性斑马鱼肝脏的卵黄原蛋白基因(vtg1)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由此可以得出污水可通过干扰目的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水生生物的内分泌活动.而esr1基因在肝脏的表达被抑制说明污水可能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同时反映进行生物毒性效应分析时应从多个组织或器官考虑,以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63.
负压式水质采样器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目前水质采样技术规范和水质采样器的现状 ;阐述了负压式水质采样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采样方法。该采样器不需电源、携带方便 ,可有效地控制采样深度并实现分层采样。  相似文献   
464.

为探明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发展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20年发表的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的相关文献信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量、引用频次、作者、发文国家、研究机构、发文期刊、关键词等进行分析,解析近20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共发表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研究相关文献3 312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全球108个国家,其中中国发文量为1 208篇,占总发文量的36.46%;antibiotic resistance(抗生素抗性)、diversity(多样性)、drinking water(饮用水)是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也是抗生素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是该领域文献的主要期刊载体;抗性基因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抗性基因在食物链中的富集迁移特征等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65.
在新形势下,探讨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加强高校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有效措施,是医院平稳健康发展、产生良好效益的有效保障,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466.
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改性牡蛎壳粉/Ce-N-TiO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其微观形貌、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草甘膦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牡蛎壳粉单独吸附与Ce-N-TiO2单独光催化叠加理论降解率低于复合光催化剂协同作用降解率,充分证明两者复合后具有良好的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在前120 min内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理论叠加曲线的降解速率,光催化降解草甘膦中有机磷的速率常数由1.179×10−2 min−1提升至2.441×10−2 min−1;在实验范围内,改性牡蛎壳粉/Ce-N-TiO2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草甘膦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5、实验温度为35 ℃、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1、磁力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1、光功率设定为400 W。  相似文献   
467.
为探究李氏禾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铬还原菌与Cr(Ⅵ)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中筛选一株具有Cr(VI)还原能力的菌株CY-2,并对该菌还原Cr(VI)的特性和机制进行了探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CY-2为Kerstersia gyiorum (OQ773627),其对Cr(VI)的最低抑制浓度为300 mg·L−1;在较宽的pH(4.0~9.0)、温度(27~52 ℃)和接种量(1%~20%)内还原Cr(VI);并在pH=6.0、37 ℃和10%接种量下,该菌在36 h内对50 mg·L−1 Cr(VI)的还原率为100%,对100、150、200和250 mg·L−1 的Cr(VI)在120 h内的还原率分别为62%、42%、25%和16%。此外,菌株CY-2对Mg2+、Mn2+、Cd2+、Cu2+、Co2+、Ni2+和Zn2+具有高耐受性,对呋喃唑酮、利福平和甲硝唑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而对其他抗生素表现出敏感性。SEM-EDX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菌株CY-2不对铬进行生物吸附;铬的存在导致了细菌细胞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使含硫酸盐分子减少,从而该菌可能通过还原、生物累积和外排等机制有效还原铬。以上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菌株CY-2在铬污染场地的有效生物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8.
为探明外源钙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系统溶解性有机氮 (DON) 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钙离子浓度下 (0~1 mmol·L−1) 出水DON浓度和生物有效性的变化,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FTICR-MS) 及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分析探究钙离子影响的分子层面原因和微生物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出水DON的浓度和生物有效性随着外源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均呈现阈值现象,在最佳钙离子投加阈值浓度 (0.1 mmol·L−1 Ca2+) 下,出水DON浓度和生物有效性为1.46±0.12 mg·L−1和17.97%±0.05%,比空白组 (0 mmol·L−1 Ca2+) 分别增加了35.2%和降低了47.6%。FTICR-MS分析DON的分子特征显示,钙离子是通过影响好氧活性污泥反应器中氧化程度较低分的组分 (NOSC<0) 影响了最终出水DON的生物有效性。微生物学分析表明,三磷酸腺苷、琥珀酸脱氢酶、脱氢酶、饱和脂肪酸和Luteolibacter菌是推动出水DON去除率提升和生物有效性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69.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高原生境下A2O工艺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及相关性.结合污染物分解、吸附及转化等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蛋白、功能基因、酶的种类及丰度在碳、氮、磷等污染物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从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了高原地区A2O工艺对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及绿弯菌门,优势细菌属为norank_f__AKYH767、腐败螺旋菌、Ottowia、伯克氏菌、IMCC26207、Novosphingobium.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发挥作用的效果在15℃为最优,微生物群落的COG、代谢途径、基因和酶活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主要功能蛋白为一般功能预测、氨基酸运输与代谢和基因转录;主要代谢途径为:ABC转运蛋白,细菌双组分调节系统,嘌呤、核糖体及嘧啶等代谢,主要功能基因的产物(酶)为:烯酰辅酶A水合酶、乙酰辅酶A C-乙酰转移酶、醛脱氢酶(NAD+)、硫代硫酸盐及外多磷酸酶.  相似文献   
470.
好氧段碳源浓度对同步去除和富集磷酸盐生物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林建  潘杨  章豪  冯鑫  魏攀龙  尤星怡 《环境科学》2019,40(7):3179-3185
利用聚磷菌以循环交替O/A模式运行,对生活污水处理厂的主流工艺中实现磷酸盐的同步去除和富集,探究了好氧段碳源浓度对聚磷生物膜去除和富集磷酸盐性能以及生物膜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COD质量浓度从200 mg·L~(-1)降低到0 mg·L~(-1),吸磷速率提升1. 29倍,出水磷质量浓度稳定在0. 5 mg·L~(-1)以下;释磷速率提升3. 56倍,富集液磷酸盐质量浓度从27. 125 mg·L~(-1)升高到55. 91 mg·L~(-1).微生物群落变化中,鉴定为聚磷菌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含量增加约2倍,红环菌科(Rhodocyclaceae)和厌氧绳菌科(Anaerolineaceae)的富集效果分别提高了2. 28和5倍.降低好氧段碳源浓度,有利于聚磷菌的筛选和富集,强化了好氧段磷酸盐的去除以及厌氧段磷酸盐的释放,获得了更高的磷酸盐富集液,并且为以资源回收为目的的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提供降低好氧段碳源需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