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41.
采用食下毒叶法在室内测定了二甲戊乐灵、异丙甲草胺、草甘膦铵盐等16种除草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根据其毒性范围进行分极,评价了其对环境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啶嘧磺隆可湿性粉剂96hLC50为5.58mg·kg-(1桑叶),属于高毒;50%草甘膦可溶粉剂和80%莠灭净可湿性粉剂96hLC50分别为68.17mg·kg-(1桑叶)和111.75mg·kg-1(桑叶),属于中毒;其它13种药剂的LC50>200mg·kg-(1桑叶),属于低毒.  相似文献   
542.
石油勘探开发是一个庞杂的系统,需要最大程度地获取地下信息。而虚拟现实技术可很好地描述真实的物体,在总结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动态。目前,在钻井工程、地震资料解释、海洋石油工程、油田开发工程等方面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显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3.
上海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上海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受环境和水资源浪费等因素的影响。水危机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系统分析上海市水资源和水质状况,城市用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上海市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原则,认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有效的水质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2)确定合理的水价体系,(3)重视水域保护;(4)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44.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与水力特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实验手段,研究基质结构与系统水力特性的相关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填料渗透系数对人工湿地水力效率影响很大,单层结构人工湿地系统中,填料渗透系数越大,流场分布越不均匀;由上到下填料渗透系数逐渐增加的分层填充方式能有效避免短流及死区的发生,提高系统水力效率.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构建两个人工湿地对比小试实验系统,并开展示踪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分层填充结构水力特性显著优于单层结构潜流人工湿地,二者有效体积比分别为0.87和0.49.可见,数值模拟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参数优化方面.  相似文献   
545.
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FeTiO3/TiO2纳米异质结复合材料,并明确了最优的掺杂比例(0.5%).随后利用X射线衍射能谱(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证实了其结晶度、吸光度随掺杂量的规律性变化.电镜照片显示,该复合材料具有蓬松多孔的微观结构,且晶格条纹清晰、分散度高,有利于光电子的传导.对苯的降解实验表明,相比于纯TiO2,该催化剂的气相可见光催化能力大幅提高,降解率提升了3倍,达到40%,而CO2生成量提升了5倍,超过300 ppm.同时,电化学测试和电子顺磁共振谱(ESR)等均证实,FeTiO3的窄能带能够提高TiO2的光响应,实现可见光激发;而二者的能带相互匹配,有助于转移光生载流子,实现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进而其光生电子和自由基生成能力大幅增强,因此,表现出了较强、较稳定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46.
长株潭城市群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环境统计数据和排放系数,建立了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并根据空间特征数据进行了3 km×3 km的空间网格分配,同时还估算了各类人为源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为113.49 kt,其中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和移动源为最主要的排放源,排放量分别为35.88、28.72、22.13 kt,工艺过程源中75.34%的VOCs排放量来自建材生产,溶剂使用源中建筑涂料和汽车喷涂为主要排放源;各区县中醴陵市的VOCs排放量最高为16.58 kt;长株潭地区总臭氧生成潜势为375.33 kt,溶剂使用源贡献最大为27.28%,生物质燃烧源的臭氧生成能力最强;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中,溶剂使用源贡献比例最大为35.35%,其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能力也强于其它源类;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城区的网格排放量较大.  相似文献   
547.
利用吲哚降解菌丛毛单胞菌(Comamonas)IDO2转化吲哚合成靛蓝,优化靛蓝合成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IDO2能够在苯酚、萘、苯和菲的诱导下转化吲哚合成靛蓝,在苯酚诱导时靛蓝的产量最高.采用表面响应法优化菌株合成靛蓝的条件:吲哚197.76mg·L~(-1),苯酚203.39 mg·L~(-1),酵母浸粉0.18%,在此条件下靛蓝的合成量为9.0 mg·L~(-1),与初始条件下的产量相比提高了104%.此外,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IDO2合成靛蓝的影响,结果表明Ba~(2+)和Ca~(2+)对靛蓝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对菌株IDO2转化吲哚的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合成产物主要为靛蓝和靛红,并依此提出了可能的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548.
本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分别以港航资源、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为主导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了不同主导因子影响的综合指标权重,提出了集约用海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标准。应用收集的曹妃甸集约用海2005~2015年港航资源、旅游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指标数据对曹妃甸集约用海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标准化了指标值,确定了指标的综合权重。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8年海洋资源受影响程度为一般,属于有条件接受状态;2009~2011年海洋资源受影响程度为较小,接受程度属于可接受状态;2012~2015年海洋资源受影响程度为一般,接受程度属于有条件接受状态。  相似文献   
549.
反硝化悬浮填料适用性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阳  李激  徐巧  付磊  尤世界  王硕 《环境科学》2017,38(6):2486-2495
为研究温度及处理负荷对缺氧挂膜悬浮填料的活性恢复效果的影响,将填料分别置于低负荷、冲击负荷和低温环境中进行活性恢复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填料活性恢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EPS中多糖的增加,冲击负荷和低温条件下多糖含量增加比蛋白质更为明显.而低负荷下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另外两者.缺氧挂膜悬浮填料的活性恢复对冲击负荷条件的适用性较好,低温条件次之,对低负荷环境适用性较差.另外,低负荷、冲击负荷和低温环境中Proteobacteria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由15 d时的72.23%、78.66%和76.35%上升至25d时的83.17%、84.30%和80.46%,15 d时低负荷下Proteobacteria菌相对丰度低于其他反应器,缺氧悬浮填料不能作为污水处理厂低负荷下总氮快速达标的备选方案.反硝化功能菌属Dechloromonas相对丰度的增加可能是引起填料生物膜反硝化脱氮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Flavobacterium菌属的存在可能促进了低温下填料生物膜反硝化脱氮能力的恢复.不同恢复环境对缺氧生物膜恢复完成时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50.
利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C-PFPD),对金普湾海域夏季表层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沉积物中均检测到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存在,其含量介于62.58~190.81ng·kg-1之间,均值为114.42 ng·kg-1;并且,在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含量普遍高于远岸海域沉积物.相关数理统计分析显示,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与有机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0.882,P=0.01;R=0.819,P=0.023),而与有机氮、无机磷含量、沉积物粒径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由此,揭示了金普湾海域沉积物中基质结合态磷化氢的累积与分布主要受有机磷化合物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