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541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172篇
基础理论   225篇
污染及防治   262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地下水石油类污染因其污染普遍、危害性巨大、去除困难以及治理费用昂贵而受到广泛关注。原位曝气修复技术(AS)以低成本、修复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势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文章综述了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现状,阐述了AS修复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原理,从曝气流型、组分传质以及生物扰动降解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注入气体运移方式及分布范围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传质行为及质量去除机制,生物降解及监测手段等,总结了AS修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AS修复技术在非均质介质的理论模型以及生物降解作用定量化表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强化修复实现多技术协同联用结合新兴监测分析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AS修复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2.
杨勇  许鑫  徐玥  倪健 《地球与环境》2020,48(4):413-423
以黔北槽谷型喀斯特地区三种优势植物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烟管荚蒾(Viburnum utile)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片、枝条和根系的功能性状与C、N、P、Ca、Mg元素含量,分析植物不同器官间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特征与关联,探讨优势物种对槽谷喀斯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叶片干物质含量在物种间无显著差异,比叶面积、枝干物质含量、枝密度、粗根密度和中根密度在种间差异显著,比叶面积种间变异最大(32. 13%),而叶干物质含量种间变异最小(12. 76%)。(2)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粗根和中根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叶干物质含量、枝干物质含量、枝密度、粗根密度和中根密度两两正相关。(3)植物C含量在叶片、枝条和根系中的分配较为均匀,N、P、Mg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枝条根系,C/N、C/P表现为根系枝条叶片;叶片N/P范围为10. 89~27. 39,平均值为17. 75。(4)在相应器官内,N与P元素和N/P显著正相关,C与Ca、Mg元素显著负相关,Ca与Mg显著正相关,叶片Ca与叶片P显著负相关。(5)比叶面积与叶片N、P、Mg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叶片C含量显著负相关;粗根和中根组织密度与根C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黔北槽谷喀斯特地区的优势植物在功能性状上产生分化,减少生态位重叠,以降低资源竞争。为适应干旱贫瘠环境,植物一方面形成低比叶面积、高干物质含量和高组织密度的功能性状组合,另一方面改变器官间的元素分配,增加枝条和根系的投资。  相似文献   
943.
基于国内外已有优先污染物的筛选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污染物名录及文献资料,建立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程序、原则,筛选了我国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清单.结果表明,本文筛选出的土壤环境基准优先污染物依次为滴滴涕、镉、苯并[a]芘、铅、多氯联苯、砷、铬、汞,建议我国未来土壤环境基准值的制定以优先污染物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环境基准保护对象、社会发展需求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44.
分子扩散系数(D)是获得污染物与环境介质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K)的重要前提,然而通过实验测定获取污染物的扩散系数的过程过于繁琐,因此需开发一种更为简单、高效、准确的预测模型来定量预测扩散系数.为此,本文搜集了一些多环芳香烃(PAHs)和多氯联苯(PCBs)在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上扩散系数(log D)的实测值,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构建了预测D值的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adj2为0.941,交叉验证系数QLOO2为0.934,外部系数Qext2为0.895.结果表明,该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其可用来预测应用域内有机污染物在LDPE膜上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945.
Through field sampling of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regions of Zhuzhou City, China for a period of one year, the deposition fluxes of atmospheric dustfall and five heavy metals contained inside, including Cr, As, Cd, Hg and Pb, we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enrichment factor and index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of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The annual deposition flux of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was 50.79 g/(m~2·year), while the annual deposition fluxes of Cr, As, Cd, Hg and Pb were 9.80, 59.69, 140.09, 0.87 and 1074.91 mg/(m~2·year), respectively.The pollution level of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was relatively lower compared with most other cities in China, but the deposition fluxes of As, Cd, Hg and Pb in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most cit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Cd is the typical heavy metal element in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and both the enrichment factor and pollution index of Cd were the highest. Cd, Hg, Pb and As in atmospheric dustfall were mainly from human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single-factor index, Nemerow index and pollution load index analyses, the atmospheric dustfall in Zhuzhou could easily cause severe heavy metal pollution to urban soil, and the most polluting element was Cd, followed by Pb, As and Hg. Only the pollution level of Cr lay in the safety region and mainly originated from natural sources.  相似文献   
946.
岩溶水体中的有机碳汇是岩溶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明地处亚热带的岩溶地表河——碧潭河水体CDOM的组成及来源,于2017年1~3月开展从上游至下游9个点位的调查,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常规水化学指标,分析碧潭河CDOM组成和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碧潭河水体中HCO_3~-的质量分数70%、Ca~(2+)+Mg~(2+)的质量分数80%,为主要阴阳离子,水化学性质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2)水体CDOM在旱季主要由类腐殖酸(C1)、类富里酸(C2)和类酪氨酸(C3)组成,FI、BIX、HIX以及β:α的平均值分别为2.06、0.87、4.35和0.69,较高的FI、BIX、β∶α以及较低的HIX显示碧潭河水体CDOM在旱季整体而言具有较强的自生源特征;(3)水体中DIC质量浓度与C2、C3荧光强度得分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15(P0.05)和0.644(P0.01),表明水生生物光合作用固定DIC对水体中CDOM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该过程是对岩石风化碳汇的转换和稳定.  相似文献   
947.
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平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利  沈镭  陶建格  钟帅  张悦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697-1705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研究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的理论基础。由于对自然资源产权关系和价值活动认识的不一致,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平衡关系的认识存在不同,也导致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长期陷入争议状态。对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SEEA 2012)的“期初+增加-减少=期末(期初-减少=期末-增加)”四柱平衡基本认识一致,但对于“资产=权益”、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等是否列入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的框架存在较多争议。自然资源相关研究的学者较多认为应基于SEEA 2012的“期初+增加-减少=期末(期初-减少=期末-增加)”四柱平衡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分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表、负债表,报表基于统计调查结果列示,因此严格意义上也无法称之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准确说应该称之为自然资源统计报表;会计学界相关研究的学者较多认为应基于“资产=负债+权益”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采用会计学复式记账进行核算,但由于对自然资源属性认识存在差异,部分学者提出的“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概念理解也不统一,没有学者据此设计自然资源复式记账的过程核算体系。论文基于资源科学和会计学理论的交叉研究成果,以资源产权属性和价值属性为基础,构建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框架体系,明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采用复式记账,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静态平衡关系和动态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静态平衡关系总体表示为“资产=权益”,这是借贷记账的理论基础;动态平衡关系表示为:“期初+增加-减少=期末(期初-减少=期末-增加)”、“入-出=余”,这是进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理论基础。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恒等式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框架。  相似文献   
948.
阿哈水库DOM的分离及其对消毒副产物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高原喀斯特湖库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化学特征对DBPs(disinfection by-products,消毒副产物)生成路径的影响,以西南喀斯特地区贵阳市阿哈水库的DOM为研究对象,结合XAD大孔树脂分离技术,通过化学表征〔包括UV-Vis(紫外-可见光光谱)、FTIR(红外光谱)和3D-EEM(三维荧光光谱)〕手段来研究各组分对C-DBPs(含碳消毒副产物)和N-DBPs(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贡献.不同组分芳香性的大小依次为HON(憎水中性物)> HIB(亲水碱)> HOA(憎水酸)> HIN(亲水中性物)≈HIA(亲水酸)> HOB(憎水碱).憎水与亲水DOM的DBPs生成潜能相近.其中,HON最高,其次为HIB和HOA.HIB和HOA的主要卤代反应位分别来源于藻类有机物的蛋白质和富里酸,而HON的DBPs生成潜能的贡献主要为分子中的芳香和共轭不饱和结构.HIA和HIN的构成主要为脂肪烃,贡献较低的DBPs的生成潜能.对于C-DBPs,THMs和HAAs的生成潜能总体相近,不同组分的差异明显.对于N-DBPs,卤乙腈的生成潜能占80%以上,憎水DOM的贡献较高.DBPs的生成路径从UV-Vis、FTIR和3D-EEM的官能团和特征峰解析结果中均得到了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949.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是由多种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产生,但是它产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文结合N2O产生的微生物过程,阐述了国内外利用同位素标记法、N2O的δ15N和δ18O双同位素法、N2O的δ15Nα14N15N16O)和δ15Nβ15N14N16O)、SP值同位素异构体法以及多种同位素法相结合研究N2O的产生机制及微生物过程,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尤其重点阐述了近些年来兴起的N2O同位素异构体计算各过程贡献比例及其判别源与汇的理论及其应用。15N同位素富集因子法和SP值法也分别应用于产生N2O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数量和活性变化的研究,以从根本上达到控制N2O排放量的目的。同时指出同位素方法研究N2O产生机制的困难和不足。  相似文献   
950.
蒋洪强  潘文  赵越  於方  曹东  刘吾刚  王俊峰 《生态环境》2007,16(5):1533-1538
提出了绿色财富核算的概念,对绿色财富核算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财富各组成内容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首次在国家区域层面对绿色财富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神农架林区绿色财富总值为236.13亿元,自然资产总价值为46.91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19.86%;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9.23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80.14%,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自然资产价值约60个百分点;同时,神农架林区的绿色财富要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绿色财富大约是物质财富的4.6倍,高出物质财富约185亿元,绿色财富在总国民财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自然资源管理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定量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