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65篇
  免费   4104篇
  国内免费   7401篇
安全科学   4304篇
废物处理   437篇
环保管理   2148篇
综合类   19177篇
基础理论   3402篇
污染及防治   880篇
评价与监测   1648篇
社会与环境   1730篇
灾害及防治   1044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1698篇
  2021年   1774篇
  2020年   2148篇
  2019年   1387篇
  2018年   1301篇
  2017年   1459篇
  2016年   1237篇
  2015年   1587篇
  2014年   1403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2292篇
  2011年   2219篇
  2010年   2071篇
  2009年   1898篇
  2008年   1754篇
  2007年   1738篇
  2006年   1704篇
  2005年   1258篇
  2004年   876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六价铬不确定度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六价铬过程的分析,对测定不确定度作出评估,得出影响测定结果的几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2.
汉江水质评价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汉江各主要水质断面进行水质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及因子得分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赋权值,从而对所取断面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与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汉江17个断面的水质污染相似性进行分析,给出分类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73.
基于颗粒物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沙尘天气在近年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目前我国沙尘天气分级仍然按照气象标准 ,主要是以水平能见度进行分级。文章参考国外的有关标准 ,通过统计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过程中的颗粒物浓度 ,结合我国沙尘天气的发生情况和特点 ,提出了基于沙尘浓度的沙尘天气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74.
南水北调东平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季节性肯达尔法水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1984~2000年东平湖水质的变化情况,目前东平湖水质一般为Ⅴ类、Ⅵ类,个别年份为超Ⅴ类,氨氮平均值历年变化不大,一般均符合Ⅰ Ⅲ类水质,挥发酚和砷含量甚小,各年均符合Ⅰ类水。  相似文献   
275.
4类噪声标准适用区最佳监测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的实测数据为分析样本,分别采用误差理论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在保证一定精确度前提下确定出反映4类标准适用区噪声水平的最佳监测时间。  相似文献   
276.
离子交换树脂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显色载体,利用直接吸附在树脂上有色络合物-Fe(II)邻二氮菲的吸光度,借以检测水和火腿肠中铁的新方法,本法具有比原子吸收法更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并对成络及树脂吸附条件作了较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77.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78.
阐述了噪声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监测点位的科学设置、测量时间和监测仪器的合理安排、如何正确地把握评估标准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79.
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水平及其防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我国天然石材产品中放射水平、分类控制使用的现状以及应用天然石材装饰室内所致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加强对天然石材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监测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0.
空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细颗粒物(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美国EPA已经于1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年均值为0.015mg/m3,日均值为0.065mg/m3,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制定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组分主要可分成自然来源及燃煤或燃油等人为污染来源两大类,特别是来自工业性和居住区燃煤及汽车燃油尾气.空气细颗粒物污染表现为形态各异、成分复杂等特征.细颗粒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引起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较为广泛的损害.细颗粒物与心肺疾病密切相关,如增加入院率、急诊次数、呼吸疾病及症状增加、肺功能下降,甚至于过早死亡.简要概述了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