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174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produced in nonferrous metal smelting industries often contain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i(II), which is a valuable metal. In this study, the precipitation of Ni(II) from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using sodium dimethyldithiocarbamate (DDTC) as the precipitant was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actors on precipi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identified. Finally, the nickel in the precipitates was recovered following a pyrometallurg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optimised conditions (DDTC:Ni(II) molar ratio = 4:1; temperature = 25 °C), the Ni(II)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99.3% after 10 min. In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the dithiocarbamate group of DDTC can react with Ni(II) to form DDTCNi precipitates. Further recovery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high-purity NiO can be obtained by the calcination of DDTCNi precipitates, with the nickel recovery efficiency reaching 98.2%. The gas released during the calcination process was composed of NO2, CS2, H2O, CO2, and SO2.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an effective Ni(II) recovery method from strongly acidic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42.
土壤中铜的形态及其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报告了使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加铜培育的黄棕壤、水稻土、红壤、砖红壤中铜的形态,并初步考察了土壤酸度、氧化还原状况等因素对铜形态的影响,对铜在不同矿物之间结合形态的转化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43.
本实验研究甲醛污染的淡水和海水对细菌、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学效应。甲醛的毒害作用是显著的。含0.036—0.36%甲醛的纯水能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100的回复突变,含0.036%、0.0036%、0.00036%甲醛的水溶液行短期(6h)处理紫露草花枝基部,24h休复后发现四分体细胞中微核率显著增高。含0.0018%、0.0036%、0.018%甲醛的水处理蚕豆根,引起根尖细胞中微核率明显增高。0.00018%甲醛的海水使马粪海胆幼虫在45min内死亡。0.0072%甲醛的海水使该幼虫在2min内死亡。0.0072%甲醛的海水能使贻贝担轮幼虫在5min内死亡。0.00018%甲醛的海水使贻贝幼虫在48h内死亡。0.000108%甲醛的海水使马粪海胆幼虫在72h内死亡。实验证明蚕豆根尖细胞和海胆幼虫是良好的监测淡水与海水污染的材料,甲醛能引起DNA中碱基对置换突变。甲醛在海水中产生增效效应。  相似文献   
144.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及正在研究开发的脱硫工艺,包括国内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海水,磷铵复肥,喷雾干燥,炉内喷钙,电子束烟气脱硫及国外的尿素,改进的石灰石-石膏,再生法脱除SO2和NOX等新方法,并对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5.
部分氮杂环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及其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媚  沈其龙 《环境化学》1997,16(2):142-145
本文利用蚕豆细胞微核试验评价了10种氮杂环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一化合物的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lumo、分子的量负的原子净电荷q建立了较好的相关方程:MN=-2.96(1.14)+4.93(0.48)Elumo+13.68(2.72)q^-R^2=0.94 SE=0.71 F=53.92 P〈0.0005推测此类化合物的至于致毒机制可能是它们作为电荷给予体和氢键予体作用于生物受体而引起的突变。  相似文献   
146.
农药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CODCr>10 0 0 0mg L) ,可生化性差 (氯苯农药废水BOD5 CODCr=0 .0 3 ,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BOD5 CODCr=0 .0 5 )。采用微电解和Fenton试剂氧化两种物化手段对菊酯、氯苯和对邻硝氯苯 3种废水按比例配制而成的综合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 ,结果表明 :在废水pH为 2— 2 .5时 ,经微电解处理后 ,BOD5 CODCr比值在 0 .45以上 ,可生化性提高 ;Fenton试剂对综合农药废水CODCr去除率为 60 %左右 ,色度去除率接近 10 0 %  相似文献   
147.
复合型除尘器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专利产品“高压静电滤槽复合型卧式除尘器”的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试验表明,在布袋前方的末级电场中实行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可行性,可达到除尘脱硫一体化目的。试验同时研究了钙硫比、脱硫灰循环率、饱和温距、喷水量和SO2浓度等对脱硫率的影响。该工艺适用于以低硫煤为燃料的锅炉进行除尘脱硫。  相似文献   
148.
水热处理为纤维素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文中就水热处理技术的特点、水热条件下纤维素的降解过程进行了介绍,并着重综述了纤维素废弃物水热制H2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纤维素及其废弃物的水热处理和资源化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9.
研究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uantum dots, Cd Te QDs)对小鼠凝血相关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QDs的心血管毒性机制。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分别使用不同剂量(0.15μmol·kg~(-1)、1.5μmol·kg~(-1)和15μmol·kg~(-1))的Cd Te QDs和生理盐水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染毒小鼠1 d,15μmol·kg~(-1)剂量的Cd Te QDs染毒3 d和7 d,检测小鼠血浆中凝血相关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染毒剂量增加小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逐渐增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除15μmol·kg~(-1)剂量组外,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XII(FXII)和纤溶酶原(Plg)含量具有升高的趋势,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则无明显变化;随着染毒时间增加,TF、FXII、FIB、Plg和t-PA含量有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TFPI含量在1 d达到最低,之后逐渐升高,AT-Ⅲ含量则在7 d达到最低。Cd Te QDs急性染毒可引起小鼠血浆中TF、FXII、FIB、TFPI、Plg和t-PA的含量明显改变,并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提示Cd Te QDs可能会激活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抑制抗凝系统,从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0.
芹菜赖氨酸加苏氨酸抗性细胞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4mmol-/L浓度的赖氨酸加苏氨酸作为选择压,经相同浓度液体和固体选择培养基连续选择,从未经诱变处理的芹菜胚性愈伤组织筛选出一个稳定的赖氨酸加苏氨酸抗性细胞系并得到再生植株。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整株的氨基酸含量比对照组植株高10倍左右。但是地上部分氨基酸含量,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比对照植株有所降低。两种植株叶片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谱有明显差异,抗性细胞系再生植株有4条谱带,而对照植株只有两条谱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