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8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598篇
安全科学   254篇
废物处理   284篇
环保管理   281篇
综合类   2254篇
基础理论   64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553篇
评价与监测   136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1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Yang L  Jiang L  Zhou Z  Chen Y  Wang X 《Chemosphere》2002,48(4):461-466
Natural montmorillonite was modified with a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HDTMA). The sedimentation capabilities of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The sedimentation velocity of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increased if the amounts of adsorbed HDTMA were from 0.3 to 1.0 times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ity (CEC). It also emerged that the sedimentation capability of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was improved and that the variously CEC-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had similar sedimentation capabilities after they had sorbed organic matter from oily wastewater. Thus,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s (especially 0.5 CEC treatment) had good sedimentation capabilities for sorbing organic substance and can act as carriers in wastewater bio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生物过滤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过滤是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有效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生物过滤技术处理废气的研究,应用历史,现状,和生物过滤理论,分析了工艺的使用范围,设计及运行控制要点,列举了应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李楠  朱彤霞 《环境化学》1999,18(3):280-283
本文用气相色谱仪同步检测霉变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二乙酰氧基镳草镰刀菌烯醇、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四种镰刀菌毒素,并筛选出较理想的衍生化试剂和衍生化条件。确定从玉米中对极性不同的四种毒素都有较高回收率的萃取、净化程序。建立了玉米中四种毒素的系统检测方法。本方法对四种毒素的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吸附法探讨了在活性碳纤维对模拟废气中丙烯酸和甲苯的吸附过程中,各因素对活性碳纤维穿透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废气中丙烯酸质量分数为0.2%、双柱塞泵流量为6.1mL/h、载气流量为1.60L/min的条件下,穿透时间为10min,活性碳纤维的穿透吸附量为227.5mg/g,饱和吸附时间为40min,活性碳纤维的饱和吸附量为460.0m g/g。  相似文献   
15.
水合肼生产盐渣中氮化合物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水合肼生产盐渣分离碳酸钠后,通过吹脱、氧化等工艺降低饱和盐溶液的氮含量(以氨质量浓度计),以达到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钠工艺对原料氯化钠的使用要求。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次氯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浓度9.2g/L,次氯酸钠与初始氨的质量比为13,溶液pH 7~8,反应温度30~35℃;在此条件下氧化处理饱和盐溶液,处理后氨质量浓度由350.0 mg/L降至2.1 mg/L。将处理后的饱和盐溶液用于电解法制备氢氧化钠的生产过程,不仅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解决了水合肼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江汉平原水文地质调查发现,该地区地下水砷含量已远超国家饮用水标准。以沉积物培养的土著细菌混合液为生物材料,以江汉平原高砷含水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内模拟地下水系统,研究厌氧环境条件下,不同生物量土著细菌和pH值对沉积物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土著细菌活动下砷在不同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不同生物量菌悬液都能促进沉积物中As的释放,增加总As和As(III)的浓度,但150mL处理组,在研究后期,总As和As(III)的浓度呈现减缓趋势;在初始生物量一定的条件下,沉积物中As含量越高,细菌活动下总As相对释出量就越低,而且As(III)占所释出总As的比值就越高,但两个高砷含量沉积物组的差异较小;在初始pH值为5、7和9的培养条件下,细菌都能加速砷的迁移,但pH值为5的处理组(简称pH5处理组)最弱,在前8天,pH9处理组较pH7处理组的低,随后超过pH7处理组。研究表明,土著细菌悬液能加速As从沉积物中释出,并且释出的As以As(III)为主;在耐受的弱碱性环境条件下,细菌对砷的迁移和转化随环境的pH值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电子废弃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尚未形成有效快速分析检测方法的问题,介绍了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微波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POPs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POPs的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等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生物传感器测定法、表面胞质团共振检测法、酶联免疫检测法等生物分析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河南三门峡地区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不同含水量、不同压实度下的重塑黄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实度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弱应变硬化向强应变硬化转变;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粘聚力与含水量的变化呈明显负线性相关,内摩擦角与含水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相同含水量下,粘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压实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呈现出明显的指数相关。含水量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比压实度大。对以上强度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出考虑含水率和压实度的抗剪强度相关关系式,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在某种试验条件下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和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An integrated process of metal chelate absorption coupled with two stage bio-reduction using immobilized cultures has been proposed to continuously removal of NOx, and the effects of SO2, NO and O2 concentration, gas/liquid flow rate on NOx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Although nitrogen-containing components, such as Fe(II)EDTA-NO, NO2? and NO3? in the scrubbing solution, inhibited the bio-reduction of Fe(III)EDTA obviously, it was feasible to abate the inhibition effect by using the two stage bio-reduction system, and thus to improve NOx removal efficiency. The removal efficiency decreased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O2, O2, NO concentration and gas flow rate, and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iquid flow rate. Continuously operating for 18 days, a high removal efficiency around 95% was reached by using the two-stage bio-reduction system with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 while the value decreased to 85% after 5 days of operation by using the suspended microorganisms, at a constant gas flow rate of 60 L/h containing 424–450 mg/m3 NO, 2428–2532 mg/m3 SO2 and 3% O2.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