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5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对双酚A模拟废水的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研究了卤灯光照下,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体系对双酚A(BPA)的光化学降解,考查了光源、初始pH值、各反应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双酚A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卤灯或太阳光照射下,BPA在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体系中能够有效地实现光降解;光强从8.8×104Lux增加到1.2×105Lux,BPA降解率从68.9%提高到92.8%;BPA的降解率及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光解过程中产生的.OH浓度均随pH增大而减小;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光氧化BPA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过量的酒石酸盐有利于Fe(Ⅲ)/Fe(Ⅱ)的循环进行。  相似文献   
22.
对丙酮酸钠紫外光解所引发的染料橙黄Ⅱ的脱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丙酮酸钠初始浓度、染料初始浓度及外加Fe(Ⅲ)对橙黄Ⅱ光致脱色的影响,比较了4种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丙酮酸盐对染料有较高的光降解脱色效率;pH为3.0~8.0的范围内,橙黄Ⅱ都有很高的脱色率;丙酮酸盐的初始浓度越大,橙黄Ⅱ脱色率和反应初始速率越大;橙黄Ⅱ浓度越大,其脱色率越低,但反应初始速率变化不大;外加Fe(Ⅲ)会抑制橙黄Ⅱ脱色;Fe(Ⅲ)-丙酮酸在水体中也能产生·OH;橙黄Ⅱ的脱色是由丙酮酸钠光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等所致,但不是·OH.  相似文献   
23.
在250 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 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甲基橙)为25~200 μmol/L时,pH=3.0是最佳值;c(Fe(Ⅲ))的增加同时有利于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c(Cr(Ⅵ))为25 μmol/L时,其自身光还原的初始速率最大,甲基橙光氧化反应初始速率则随c(Cr(Ⅵ))和c(甲基橙)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4.
铬(Ⅵ)在铁(Ⅲ)-丙酮酸盐体系中的紫外光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步研究了含有Fe(Ⅲ)及丙酮酸盐的溶液在紫外灯照射下对铬(Ⅵ)的光还原反应.考察了溶液pH值、Fe(Ⅲ)浓度、丙酮酸钠浓度、Cr(Ⅵ)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光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铁.丙酮酸盐体系能够光还原Cr(Ⅵ);最佳pH为3.0;Cr(Ⅵ)光还原的初始速率随着加入的铁(Ⅲ)、丙酮酸盐、Cr(Ⅵ)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cr(Ⅵ)/dt=0.023[Cr(Ⅵ)]^0.25[Fe(Ⅲ)^0.96[CH3COCOONa]^0.66;Fe(Ⅲ)-丙酮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的Fe(Ⅱ)是Cr(Ⅵ)的主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25.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垃圾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飞灰的粒径分布特征、重金属含量及不同粒径下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四季飞灰在粒径分布上有相似的规律:250μm的飞灰占飞灰总量的90%以上,含量最高的是粒径范围处于37-75μm的飞灰;飞灰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差异很大;飞灰中重金属含量具有季节性差异;不同粒径下重金属含量不同,除Zn外,Cd、Cu、Mn、Pb、Cr基本上符合随飞灰粒径减小重金属含量增大的规律。与国内其他城市飞灰进行比较,库区飞灰中Cd、Mn、Pb的含量相对较高,但Zn的含量却最低。飞灰中各种重金属含量远远超过库区土壤背景值,亦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6.
以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为光源,研究了水中雌酮(E1)在UV-Vis/Fe(Ⅲ)/H2O2体系中的光降解;考查了初始pH、Fe(Ⅲ)、H2O2、E1初始浓度对E1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UV-Vis/Fe(Ⅲ)/H2O2体系能有效地光降解E1,在[Fe(Ⅲ)30-20.8μmol/L、[H2O2]0=1664μmol/L、pH=3.0时,光照160min,18.5btmol/L E1的光降解率可达98.4%;在pH3.0~8.0范围内,pH初始值越小,E1降解率越大,反应初始速率越大;实验条件下,Fe(Ⅲ)、H2O2初始浓度越大,E1降解率越大,反应初始速率越大;E1初始浓度越低,E1降解率越大,反应初始速率越小。pH=3.0,实验浓度范围内的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E1/dt=0.00093[H2O2]^0.47[Fe(Ⅲ)]^0.62[E1]0.24;Fe(Ⅲ)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浓度因素。  相似文献   
27.
铁-苹果酸配合物对高价铬的光还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Ⅲ)-苹果酸配合物体系对Cr(Ⅵ)的光还原处理,考察了光源、初始pH值、Fe(Ⅲ)、苹果酸盐和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Ⅵ)光还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下,铁-苹果酸配合物能有效实现对六价铬的光还原。pH=3时Cr(Ⅵ)的光还原处理效果最佳;Fe(Ⅲ)和苹果酸盐初始浓度的增加可提高Cr(Ⅵ)的光还原效率;光还原的初始速率随各组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Fe(Ⅲ)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Fe(Ⅲ)-苹果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的Fe(Ⅱ)是Cr(Ⅵ)的主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