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21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本文论述了钻孔崩落椭圆的形成机制、识别方法和测量结果。根据所测地区10个钻孔的地层倾角和四臂测井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平均钻孔崩落椭圆长轴方向是N5°W,所确定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85°E。  相似文献   
182.
保护和改善环境,消除工业“三废”污染是一个关系到人民健康,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能否顺利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已把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了我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体现出  相似文献   
183.
介绍一种带有视频采集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该记录仪硬件平台使用了ALTERA公司的DE2开发板.通过定制该开发板上的SOPC芯片,设计了记录所需的各功能部件,在相应控制软件的协调下,利用开发板上视频处理部件,VGA显示部件,SD部件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视频采集、存储、回放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仪.  相似文献   
184.
技术灾害紧急管理与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灾害随工业文明在世界各国扩展,被动应付的分散式灾害紧急管理不能适应灾害的挑战。工业化国家逐渐走向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我国各类技术事故和灾害日益增加,目前管理体制不利于合理配置紧急管理资源和遏制灾害后果。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管理的道路,国家技术灾害管理体制急需改革,建立相对集中、合理行政的紧急管理体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85.
作者提出以水雾化法作为在装卸煤炭时防止煤尘污染的方法,在南京港务局三区二场按上述方法设计的防尘设施使用后证明防尘效果良好。本文根据水力学基本理论,对水雾形成的原理作了初步探讨,得出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水泵的压力的途径来适当地控制水雾化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6.
超临界水氧化方法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在亚临界及超临界条件下,在间歇式、连续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停留时间的延长,苯酚的去除率提高;在很短的停留时间内,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对苯酚氧化中间产物的研究证明了该技术的氧化彻底性。  相似文献   
187.
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途径及其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蔬菜是一种喜硝,富氮的作物,所以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目前,由于偏施大量氮肥,造成蔬菜,特别是叶菜内硝酸盐含量大大超过健康标准。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品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既有内部的(品种等),也有外部的(肥料,光照等)。本文对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途径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8.
环境因子对红斑顠体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环境中氨氮的浓度、pH值、盐度、温度对红斑顠体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264mg/L;红斑顠体虫对氨氮长期接触时的最大可接受浓度在20~50mg/L;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毒性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盐度在1000mg/L以下,对红斑顠体虫的死亡没有影响;温度在15~30℃,红斑顠体虫的表观增长速率满足Arrhenius拟合,其表观增长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但35℃时红斑顠体虫的生长减缓.  相似文献   
189.
长江黄河源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和黄河源区的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为例,利用两期遥感影像资料(长江源为1969年和2000年,黄河源为1966年和2000年),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研究区典型冰川作用区小冰期(LIA)、1969年(1966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变化、冰川进退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由点到面的研究方法,外推整个长江和黄河源区近几十年来的冰川变化情况,并以沱沱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冰川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1.7%,而黄河源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面积减少是长江源区的10倍,同期,长江源区冰川末端的最大退缩速率为每年41.5m,而黄河源区每年为57.4m,与黄河源区相比,长江源区冰川退缩速度不是太大,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且有前进冰川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江河源区冰川虽呈长期退缩的总趋势,但也出现过明显的前进,长江源区在1969年~1995年,黄河源区在1966年至1981年,大多数冰川处于前进状态或稳定。长江源区冰川转入退缩阶段的时间要比黄河源区晚约10a左右。冰川退缩使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年均各自损失冰川水资源约0.7×108m3。由于长江源区冰川变化幅度小,虽冰川退缩使冰川融水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0.
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特征,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景区(点)系统的演化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得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空间结构上的向心性作用也有强弱之分,从系统的聚集中心向四周是景点密度衰减的。指出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同时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