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08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多种灵活就业方式的存在,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其它方面皆产生了积极作用,所以,灵活就业方式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外政策的认可、保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2.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低碳减排进入新的阶段,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包括各个行业的行业政策都在推行各种低碳减排政策,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动态分析碳减排政策的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为此,构建一个包含环境外部性和碳减排政策的多行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许可证交易和碳税两种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税收政策和减排政策调整冲击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排放的动态效应。模拟发现:许可证交易政策情景下,行业技术冲击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效应,覆盖行业企业减排率上升,排放下降,而未覆盖行业排放随产出上升而上升,而在碳税政策情景下,这种差异并不明显。政府采用盯住总排放波动的碳减排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冲击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能够减少相应的福利损失。建议政府有效地权衡经济增长和改善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造成大的负面经济影响的前提下,加大减排政策力度,推广和扩大碳交易试点范围,尽快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制定碳减排政策时,考虑碳减排政策收入的返还机制,配以减税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缓和减排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应根据排放水平顺周期地动态调整碳减排政策的强度,适当提高对维持排放水平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53.
基于进化经济学和进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文章重点讨论了黄河流域的区域发展优势和建成黄河流域经济带的可能性。研究从黄河流域发展的历史出发,论证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学本性(nature)条件和现实可能性:第一,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学本性条件是,该区域已经完成了农业经济建设,出现了遍在性的工业化和经济区人口聚集,特别是经过长期聚集,黄河流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的人口密集带,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中原城市群。第二,在分析黄河流域区域发展优势基础上,提出建成“大中原-黄河经济带”的可能性及其发展途径,即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地理环境的鲁棒性建设,坚持城市创新发展,坚持发展新型产业。第三,地区发展政策重点应该关注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化-城市化发育和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提倡城市产业专业化方向,打破省界限制,发挥经济区的地缘结构优势,在空间上与环渤海经济带融合,完成黄河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54.
<正>案情简介2021年11月11日,六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某公司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涉嫌伪造比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比对监测报告。经调查证实,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某有限公司开展比对监测时未遵守相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5.
微电解-催化氧化-吸附法处理二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硝基苯生产废水具有硝基苯类化合物浓度高,盐量高,难降解等特点.CODCr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0 g/L,含盐量达30 g/L.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吸附法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微电解处理后硝基苯类物质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铁碳还原后的废水再经催化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后,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96%,硝基苯类物质、色度的去除率接近100%,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是一种效果良好的二硝基苯类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6.
157.
为掌握东营市化工聚集区地下水受有机污染的总体程度,对该市三县两区96个调查点位的地下水TOC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工聚集区地下水TOC质量浓度分布范围为1.5~19.6 mg/L,87.5%的数据集中在2~10 mg/L区段,其中2~4 mg/L的区段数据最密集,数据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受区域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地下水超标率和异常值比率分别达到62.5%和18.8%,且由南向北呈明显上升趋势;存在浓度均值超标和异常突变数据的化工聚集区数量分别占调查总量的75%和62.5%。地下水TOC受环境地质分布影响显著,黄泛平原区比山前平原区污染范围和程度更高;河口区和广饶井罐区分别是东营市和广饶县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广饶县西北部是东营市地下水TOC水质最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8.
虚拟水概念丰富水资源的形态与内涵,其价值不仅表现在人口-粮食-贸易为纽带的虚拟水贸易上,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基于虚拟水的双重价值,结合全国粮食各地产消平衡数据,构建线性优化模型,估算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从资源、经济、环境3方面出发分析虚拟水流动引发的综合效益。结果发现:我国粮食省际间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表现为北水南运的特点,同实体水的南水北调形成互补,水资源南北互通;资源效益而言,我国省际间粮食贸易的虚拟水流动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共节约了152.96亿m3的水资源,占总的虚拟水流动量的15.79%,表面的水资源节约现象背后隐藏着缺水区输水给丰水区的反常现象以及广大富水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严重问题;经济效益总体上是增加的,工业增加值为6.77万亿元。经济效益增加分布较为集中,经济效益减损分布较为分散,效益减损需要构建地区补偿机制;环境效益结果不佳,农作物绿水占用指数高的地区在透支当地农业生态绿水情况下大量输出虚拟水,将会对其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并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结果得出政策启示,为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及生态安全提供新思考:引入实体水与虚拟水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方式;构建协调区域发展的虚拟水补偿机制;维持绿水与蓝水结构平衡的生态安全。 关键词: 省际间粮食贸易;虚拟水流动;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9.
魏琦  丁亚楠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3):1456-1465
考虑到企业和消费者的低碳策略往往受到政府补贴政策的影响,构建了消费者、消费领域相关企业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多种因素对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低碳生产的概率与政府补贴力度、消费者低碳偏好、放弃低碳生产的机会成本和市场损失正相关,与生产方式转变成本负相关;消费者低碳消费的概率与政府补贴力度、低碳偏...  相似文献   
160.
刘柱龙  雷枭  丁小松 《环境技术》2020,38(2):101-104
针对氢燃料电池系统在各种自然条件下的适应能力评价需求,运用PEMFC物料供给,结合环境模拟参数。针对燃料电池特性,经通用环境舱改造,论述了一种PEMFC微环境舱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