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微生物水处理法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程之中.2000年3月,在东京大学召开了名为"运用复杂微生物群落机能的高级水处理技术体系的建立与评估"国际研讨会.本文主要就该国际会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水净化微生物技术、生物营养物去除、污泥减量与资源化技术和亚洲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的水处理技术等进行综述,并指出微生物在水处理技术中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微波(MW)活化过硫酸盐(PS)体系耦合混凝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DDNP)工业废水,考察了PS投量、n(Fe2+/PS)、初始pH值、MW功率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过控制实验比较了单一方法处理DDNP工业废水效果及协同机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有机物的结构经氧化后的变化特征,并对该体系的主要活性氧化物种(ROS)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在PS投量为8g/L,初始pH值为3,MW功率为600W,n(Fe2+/PS)为0.04,反应时间8min时的条件下,COD和色度(CN)去除率分别达70.79%和94.53%.与此同时,混凝后出水COD去除率有一定上升,但是CN的去除有小幅下降的趋势.另外,MW、PS和Fe2+三者存在协同效应,在反应时间为14min时出水可生化性大幅改善(B/C从0.05提高至0.56).最后,体系主要产生以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为主的活性物种,能够破坏DDNP工业废水中有机物所含的苯环结构、硝基(-NO2)和偶氮基(-N=N-),形成含N-H、C-O-H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究MW-Fe0/H2O2类芬顿反应对渗滤液浓缩液的效能与机理,探讨了废水初始pH值、Fe0投加量、H2O2投加量、MW功率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对有机物去除效果,通过类比实验对MW-Fe0/H2O2体系处理渗滤液浓缩液中MW辐射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采用了SEM和XRD技术对反应前后的Fe0物相变化及催化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0,Fe0投加量0.5g/L,H2O2投加量20mL/L,MW功率400W,反应时间14min时,其COD、UV254以及色度(CN)的去除率分别为58.70%、85.69%和88.30%.类芬顿类比实验说明MW-Fe0/H2O2体系处理后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和可生化性;紫外-可见光谱表明,Fenton和MW-Fe0/H2O2类芬顿反应均能使废水中有机物的芳香性程度、分子量和缩合度大幅度降低,但MW-Fe0/H2O2类芬顿反应优于其他反应过程;三维荧光光谱显示,MW-Fe0/H2O2类芬顿反应能使渗滤液浓缩液中荧光峰峰位蓝移,说明废水的腐殖质缩合度减小,且分子量大幅降低.与此同时,Fe0在反应过程中,表面由光滑变得粗糙且被腐蚀为Fe3O4和FeOOH等物质.MW-Fe0/H2O2类芬顿反应的主要机理为芬顿反应及铁氧化物-H2O2非均相芬顿反应的高级氧化作用、铁基胶体对有机物的吸附沉淀,而MW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加速了以上作用的进行,从而能对渗滤液浓缩液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去除.  相似文献   
104.
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哈密地下水监测网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哈密地下水监测网点从原来的8个点优化为6个点.经研究较符合实际情况,实践研究了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一个防灾工程投入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个能反映防灾工程的特征,并将防灾总投入最优地分配到防灾工程的各个部分和各部分的各类投入上,同时又能被整合到防灾工程评价体系中的数学模式。模式的解产生了总投入在减灾工程不同部位、不同种类投入之间优化配置的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106.
旱灾是河北省发生频率最高,危害和损失最大的农业自然灾害,旱灾发生的直接因素因素是降水不足,但其发生的频率成灾分布与灾情强度却是农业旱灾脆 弱性的体现。本文分析了河北省旱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旱灾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乃至 迷单位进行了旱灾脆弱性评估,最后,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粉煤灰对Cr~(6 )的吸附实验,求得其吸附容量及其吸附条件。证明在酸性条件下,粉煤对Cr~(6 )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用粉煤灰对制革污水中的铬鞣废液和其它含铬酸盐的污水加以处理,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108.
在国家有关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分析方法校准曲线斜率较为稳定的分析项目在样品分析时,可以使用原标准曲线,但未列出具体的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同时,基层监测实验室又缺乏标准曲线稳定性的资料。为此,笔者先后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上海市测试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标准样品作使用液绘制了六个监测项目的标准曲线,现根据有关规定,对其标准曲线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作初步探讨。1数据统计处理1.1两条回归直线的比较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实验室使用相同的方法,分析相同的剩余标准偏差8,回归系数b和截距a,若检验两者之间天显著…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给予了定量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系统模型。该模型不但为灾情计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对成灾的因果关系表述得十分清楚。它是一个综合性强和操作简单的实用模型,也使灾情评估和成灾机制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10.
黄土坡顶裂缝成因及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坡顶裂缝是黄土滑坡的重要诱因,探究其成因机理及演化过程对指导黄土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在地质勘测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阶段"黄土坡顶裂缝的发育过程,即龟裂→发展→拉张→贯通→成型,认为黄土坡顶裂缝的发育成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外界蒸发、入渗,坡体内部水土相互制约、古土壤层"堵渗"、"阻裂"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混合成因。干燥蒸发引起的地表龟裂是裂缝起始孕育阶段,此后地表蒸发和地表水入渗则极大地促进了裂缝的发展,这个过程是裂缝发育的龟裂阶段;不均匀的干燥收缩使裂缝尖端同时受拉张、剪切共同破坏作用,这个过程是裂缝发育的发展阶段;前期次滑坡,拉张坡顶裂缝的同时,使坡内原生结构面张开,这个过程是裂缝发育的拉张阶段;坡顶裂缝汇水有优先向坡内环状裂缝渗流的趋势,贯通后裂缝深度大为增加,这个过程是裂缝发育的贯通阶段;古土壤高强度、低渗透性的特征具有"阻渗"、"阻裂"效果,制约了裂缝的发展,这个过程是裂缝发育的成型阶段。最后,以陕西泾阳南塬庙店西村黄土滑坡为例,实证了上述裂缝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