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5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26篇 |
综合类 | 183篇 |
基础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25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为有效防控高校实验室重大事故,提出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分析方法。根据高校实验室历史事故案例,识别高校实验室事故过程节点因素,梳理各因素之间的时序因果逻辑关系,构建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复杂网络模型,基于网络节点的出入度分析实验室事故节点的相互影响关系和聚类特性,确定高校实验室事故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校实验室事故演化的带权有向网络,采用Dijkstra算法评估从初始诱发事件出发到结果事件的高校实验室事故最短路径。结果表明,基于复杂网络的模型可以有效实现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事故演化关键节点和最短路径分析;实验操作者的侥幸心理、监控失效、反应失控、人员未经相应培训、易燃易爆品是引发实验室事故的重要因素;得到从初始事件至最终后果事件的9条最短路径,可为高校实验室重大事故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13.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可生物降解的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对共聚物进行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可知,共聚物中含有阻垢所需的羧基、磺酸基和酰胺基等官能团,晶格畸变和络合増溶是共聚物抑制沉淀的主要作用机理。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评价主要采取基质去除率法及生物摇床培养法,实验研究表明,共聚物的BOD5/COD的均值为0.55,属易生物降解,而生物摇床法表明,在28 d的培养周期内,其生物降解率是呈上升趋势的,在第28天时其降解率最高达到了75%,属于易生物降解材料。通过与4种常用环境友好型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聚丙烯酸(PAA)、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和聚天冬氨酸(PASP)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探讨了共聚物的投加量、钙离子质量浓度和水样温度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投加量为3 mg·L-1,水温80℃,钙离子质量浓度480 mg·L-1时,阻垢率达到91.35%。共聚物对碳酸钙的整体阻垢性能优于常规阻垢剂,适用于高温、中高硬的工业循环冷却水。 相似文献
214.
通过对某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排放废水的调研和取样分析,探讨了玉米深加工企业废水回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企业废水水质特点为有机物、悬浮物和Cl-浓度高。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及膜生物反应器(MBR)深度处理企业总排出水及内循环反应器(IC反应器)出水的效果较好,但Cl-去除率较低。用旋转挂片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对深度处理小试装置出水的腐蚀试验得出,BAF出水及MBR出水不能直接用于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其中Cl-是引起腐蚀的最主要因子。利用反渗透工艺处理MBR出水可将Cl-浓度降到0.5 μg/L以下,使出水完全满足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成本分析表明,反渗透工艺处理后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系统,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15.
216.
陈素娟吴文珍汤龙刚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7):74-76
秋千座椅的防撞击性能是小型游乐设施秋千的重要安全性能指标,通过自动提升起吊机构、角度传感器、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等一体化整体结构综合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Lab VIEW进行编程,研制秋千座椅防撞击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217.
为有效解决饮用水嗅味污染问题,选取水中典型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作为目标污染物,系统研究了超声(US)活化过硫酸盐(PS)高级氧化技术对两种致嗅物质的降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15 min内超声/过硫酸盐联用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典型嗅味,与单独超声处理相比,2-MIB和GSM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57.0%和63.6%;2-MIB与GSM浓度在100~800 ng·L-1范围内US/PS联用工艺均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在100 ng·L-1时降解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88.7%和93.3%;典型致嗅物质的降解速率随PS浓度(0.25~2mmol·L-1)和US声强(0.33~0.53 W·cm-2)的增加而加快;水体中腐殖酸存在会竞争消耗自由基使嗅味降解受到抑制但影响效果不显著;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甲醇与叔丁醇(自由基清除剂)后,2-MIB与GSM去除率明显下降,且甲醇对嗅味降解抑制程度强于叔丁醇,表明US/PS高级氧化技术对嗅味快速的降解主要是硫酸根自由基与羟基自由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8.
针对高校厨房使用现状,发现旧炒灶存在热效率低、燃烧不充分、炉膛易损、荒火现象严重等问题,导致室内环境质量较差.新型燃气炒灶具有实用性、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节能环保性等优点,在食堂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阐述了新型炒灶节能原理及技术优势,结合改造工程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法及注意事项.测试数据显示,厨房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节能型炒灶的热效率为91%,节能率为54.5%,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19.
220.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动态变化类型分类系统,对我国北方地区近25年来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沙质荒漠化土地呈明显的发展状态,其面积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增大.其面积增加了7 369.71km 2,平均每年增加294.79km 2,发展区面积90 663.90km 2,稳定区面积140 167.06 km 2,逆转区面积69 147.33km 2,发展区的面积比逆转区的面积大21 516.57km 2.总体呈现"整体发展,局部逆转"和"面上破坏,点上治理"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