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煤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进行大规模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也是必然的。目前控制SO_2排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烟气脱硫至今仍是控制SO_2排放的主要措施。本文就我国烟气脱硫方面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控制SO_2排放的不同方法,抛弃流程法、回收流程法进行烟气脱硫的评价,实现商品化及加速实现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下扬子区下石炭统底部陈家边组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扬子区下石炭统发育是否完整,长期存在疑问。以往都把下石炭统金陵组视为石炭系最底部一个地层单位,根据珊瑚和腕足类,与贵州汤粑沟组、湖南刘家塘组对比,认为缺失早石炭世早期的沉积。1983年笔者在江苏江宁陈家边、安徽巢湖、宣城、浙北长兴等地测制剖面,系统采集样品,经阎永奎孢子分析鉴定,在江宁陈家边和长兴牛头山等地首次于上泥盆统五通组擂鼓段顶部发现丰富的早石炭世早期的孢子化石组合和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甲烷主要人为排放源及各排放源的排放通量,甲烷在大气中的浓度及对温室效应的贡献,估算了上海市各人为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通量。  相似文献   
14.
时光流逝,《上海环境科学》创刊至今五年过去了。回想当年创刊时的情景与今日所取得的成就,大家都会有不少感想。创业难,坚持与提高更难。《上海环境科学》创刊以来,能够在全国环境科学出版界取得一定的地位与声望,是与上海市环保局的领导与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也与编委会特别是编辑部同志的努力分不开。我以为在纪念创刊五周年的时候,特别要指出《上海环境科学》所取得的一些突出的成就,并以此与编委会及编辑部同仁共勉,把刊物进一步办好。这些成就是: 1.《上海环境科学》从一开始就注重稿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石炭统黄龙组(原称黄龙灰岩),系1930年由李四光、朱森创名于南京龙潭黄龙山。其岩性:上部为灰白微显红色之纯灰岩,底部为白云岩。总厚近百米。黄龙组在华南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岩性变化不大。唯珊瑚化石采集和报道较少。近年来,笔者对所存标本(包括自采和地质队采集的)进行了初步整理和研究,对苏、皖南部地区中石炭统一些珊瑚化石标本进行鉴定和描述。现将其结果报道于后,供大家对比和研究中石  相似文献   
16.
流通池—伏安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使用自制银丝汞膜电极流动电解池,不另加其它支持电解质,按标准方法采集水样,通氮除氧后,以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镉、铜和铅(ppb级)。  相似文献   
17.
Ⅰ.飘尘的化学物理特征大气飘尘包含有很多物质,其化学组成、结构、颗粒大小与形态也是千态万变。目前为方便起见,一般按颗粒大小来分类。事实上,飘尘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飘尘排放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驾驶者安全驾驶,达到减少交通事故和降低保险公司理赔支出的目的,笔者的研究课题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通过条款细分的方法讨论了安全驾驶与保费厘定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以人为本”、“从车原则”的车险条款厘定细分原则。通过分析人的性别、年龄、驾龄、驾驶记录因素、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方式等因素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适当减少安全驾车者的投保费用,增加风险大的驾驶者和投保车辆的投保费用,这样可以做到以防为主,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发挥保险对交通危险的调控作用,也有利于整治保险行业的违规行为,实现车险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19.
臭氧深度氧化法处理2,4-二氯苯氧乙酸农药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臭氧深度氧化法降解农药2,4-二氯苯氧乙酸(2,4-D)废水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催化臭氧化降解2,4-D成效显著,臭氧/紫外(UV)深度氧化法是最好的臭氧化处理方法。2,4-D200mg/L的水样,反应30min,2,4-D降解完全,75min时矿化率达75%以上。碱性反应氛围有利于臭氧化反应进行。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的加入,显著降低臭氧化反应去除2,4-D的效果,自由基参与的反应历程对于2,4-D的降解十分重要。双氧水的引入对2,4-D降解无明显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双氧水分解消耗OH-,没有缓冲的反应体系pH降低,限制了双氧水的分解和.OH自由基链反应。总之,单独臭氧化对2,4-D降解有一定的反应效率,在有利于.OH产生的体系中,2,4-D降解效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微塑料(<5 mm)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目前微塑料在山东近岸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选取青岛市红岛水产养殖区海域、李村河口附近海域、团岛污水处理厂海域、麦岛沙滩附近海域的表层海水和潮滩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采样、密度浮选分离、显微镜观察、傅里叶红外测定等方法,揭示青岛近岸表层海水和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区域表层海水中微塑料丰度从小到大为麦岛(1439个·m-3)<李村河口(7209个·m-3)<团岛(12785个·m-3)<红岛(16869个·m-3),潮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从小到大为麦岛(1517个·m-2)<团岛(1794个·m-2)<红岛(2244个·m-2)<李村河口(2789个·m-2).分析表明,青岛近岸小粒径微塑料(<1 mm)的含量最多;白色是青岛近岸微塑料的主要颜色;纤维在海水和潮滩沉积物中的含量最高,分别占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62.76%和59.92%;表层海水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塑料的比例最大,主要来自于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潮滩沉积物中聚丙烯的比例最大,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不同采样区域的主要人类活动的种类和强度不同,影响了微塑料的丰度和种类;不同环境介质(海水、潮滩沉积物)的自然条件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和强度、风化作用等),影响了微塑料的颜色、粒径、形状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