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农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农地存量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模式优化,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寻找维持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是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资本理论,指出农地整理过程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农地整理质量取决于农户对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能力。论文从农地生态资本运营提出的背景入手,阐述了农地作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转化为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分析了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缺位、农地生态资本转化率低、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较高等问题,提出了界定农地产权从而明确农户的农地生态资本运营主体地位、在农地整理过程中给予农户完全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组织以培育农地要素市场、引导农地整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规范农地整理资金使用、加强农地整理的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导、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谨防土壤污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2.
基于车载机器视觉的汽车安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描述汽车驾驶操作过程基础上,根据信息获取范围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的机器视觉分为外部信息的机器视觉与内部信息的机器视觉技术,包括视觉增强、视野扩展、道路环境理解、视线跟踪与驾驶疲劳监测;逐个阐述其作用机理,综述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归纳出研究重点;分析了汽车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机器视觉技术当前研究不足。笔者认为,低能见度驾驶员视觉增强方法、道路环境理解信息融合以及驾驶疲劳检测等技术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3.
苏州河七条支流建闸控制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苏州河及其支流的的水文水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苏州河水系统控制和污染源分布特点,指出苏州河的支流污水汇入是苏州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苏州河水系一维非恒定流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与一维河网动态水质模型,对苏州河七条支流建闸控制工程后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预测建闸后对黄浦江各水厂的水质变化和苏州河、蕴藻浜以及七条支流的水质变化。预测结果:七条支流建闸后,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有所改善,污水在苏州河内回荡有所减轻,排向黄浦江的速度加愉。另外,污水以蕴藻浜排向黄浦江,缩短了污水在黄浦江输移的距离,黄浦江沿岸水厂水质大大改善,污水在黄浦江内回荡的时间也有所减少,但是七条支流及蕴藻浜的水体污染会加重。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水资源调度方案、解决七条支流及蕴藻浜水污染加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4.
论熵增最小化经济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系统不断的优化演变,但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过多的环境问题。文章从资源熵、负熵资本与资源利用的关联性入手,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熵变模型,从熵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界过快的熵增超出了自然界消除熵的能力,以至于自然界没有太多排放熵的空间是造成环境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改变当前人类利用资源的方式是缓解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而发展熵增最小化经济为缓解环境危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5.
20年以前,即1990年开始,世界首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智能家居情有独钟,他花了七年时间,耗资6000万美元建造了一幢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智能化豪宅,让无数人艳羡感叹的同时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智能家居,这个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智能化系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20年已经过去,在国外,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免布线类的智能家居相关产品更是像普通商品一样被摆在超市里销售。在国内,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的繁荣,智能化家居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以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现代家庭所追求的理想时尚生活目标,市场需求带动了智能家居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6.
蓖麻对镉的耐性、积累及与镉亚细胞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淄蓖麻3号为供试材料,通过营养液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10、25、50、100、200、400μmol·L-1)对蓖麻生理特性、镉积累和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揭示镉细胞分布特征对镉耐性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对蓖麻叶片丙二醛含量影响不显著,叶绿素含量则对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作为蓖麻镉耐性的评价指标.随着营养液镉含量的增加,蓖麻根、茎、叶镉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各器官镉含量呈现出根茎叶的分配特征,根系对镉具有较强的积累能力和滞留作用.镉在蓖麻根系和叶片各亚细胞组分的含量均为可溶组分细胞壁细胞器,随着镉胁迫的增加,蓖麻根系细胞壁中镉的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可见液泡区隔化和细胞壁固持是蓖麻应对镉胁迫的重要耐性机制.镉在蓖麻体内的茎-叶转移系数为0.35~0.62,而根-茎转移系数仅为0.02~0.11,可见镉从根系向茎的转移能力较弱是降低蓖麻地上部镉富集的重要原因.统计分析表明,蓖麻根系镉的亚细胞分布特征对镉从根向茎的迁移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根-茎转移系数随着根系细胞壁和细胞器镉分配比例的增加而递减,随可溶组分镉分配比例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167.
对某铁合金厂2台硅铁矿热炉烟气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测点烟气温度偏低,流量偏大。通过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得到了更加真实的测量结果;通过分析测量数据,诊断出导致现有余热锅炉进口烟气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8.
为适应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对操作票管理的各项要求,在调度管理系统(OprationManagem entSystem , OMS)基础技术支撑平台,上搭建调控一体化智能防误操作票系统,实现操作票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以及基于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安全校核防误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减少或杜绝误操作事故发生,有效提升调控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9.
漂浮水生维管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然而关于其传输水体中产生温室气体N_2O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本研究以漂浮水生植物凤眼莲为代表,利用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能够分隔根室和叶室的水生植物生长系统,通过微宇宙实验定量追踪N-15标记的氮素在凤眼莲根系介导下的转化途径、N_2O产生规律及N_2O通过通气组织向空气的传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水体的~(15)NO_3~-有少部分通过异化还原成为铵(DNRA)过程转化为NH_4~+-~(15)N,主要通过反硝化反应生成N_2O;加入的~(15)NH_4~+主要发生了耦合硝化-反硝化反应.种植凤眼莲均使叶室中N_2O-~(15)N原子百分超和~(15)N_2O浓度明显高于无植物的对照,一方面说明凤眼莲根系能够促进反硝化、硝化-反硝化反应过程,同时也说明水体中的~(15)N_2O有相当一部分通过植株体传输到空气中.凤眼莲通气组织主要通过分子扩散从高浓度空间向低浓度空间输送~(15)N_2O.在标记NO_3~--~(15)N的水体中,凤眼莲在前期促进了~(15)N_2O向顶空排放,但并未在整个生长期持续促进N_2O释放.在标记NH_4~+-~(15)N的水体中,植株体富集是NH_4~+-~(15)N的一个主要归趋途径,但同时也有部分NH_4~+-~(15)N转化为N_2O通过植株通气组织持续、缓慢地释放到顶空当中.研究结果阐明了漂浮植物对水体氮转化过程及N_2O输移途径的调节作用,可为全面理解水体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0.
酸碱法预处理低有机质污泥的效果研究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高含固率(10%)低有机质(VS/TS< 50%)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pH值的酸碱预处理对污泥融胞效果的影响,并结合化学药剂投加和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BMP)实验,从经济性与处理效果两个角度筛选出酸碱预处理最优的pH条件.结果表明,COD、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DNA在不同的pH条件下有着基本相似的溶出规律,即其溶出浓度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不断增加,而在酸性条件下正好相反,且碱性预处理的溶出效果要明显优于酸性预处理.当预处理pH为9、10、11、12和13时,COD的溶出率分别达到6.5%、18.0%、36.7%、65.5%和83.5%.氨氮和磷酸盐的溶出规律与有机物不同,其酸性条件下的溶出效果比碱性条件更明显.此外,随着碱性处理pH的升高,需投加的化学试剂的量也在不断增加.当pH≥12时,OH-反应率则迅速下降,不再具有经济性.而较低的pH(如pH =9)对甲烷产率和VS去除率的提高效果有限.因此,从处理效果提高和碱性试剂消耗两个角度来考察,选择pH=10或11作为低有机质污泥碱性预处理的控制条件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