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61.
砷是一种强致癌有毒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环境之中。微生物还原As(Ⅴ)产生As(Ⅲ),可致使砷移动性增强,毒性升高,环境风险增加。前期有氧条件下的报道中,研究者更多关注微生物砷氧化,但对于溶氧浓度如何影响砷抗性微生物的砷还原缺乏定量研究。嗜水气单胞菌HS01(Aeromonas hydrophila HS01)为该文研究团队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系列环境功能的菌种,前期已证明其包含厌氧铁还原、硝酸盐还原、偶氮染料还原脱色、DDT生物转化等能力。选取其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了该菌具有arsB砷载体蛋白基因和arsC胞内砷还原基因,明确了它的砷还原功能;通过构建砷还原微宇宙反应体系,解析了不同电子供体、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嗜水气单胞菌HS01的砷还原动力学,发现其砷还原能力受氧气调控显著。在该研究使用的多种电子供体条件下,嗜水气单胞菌HS01均不能在厌氧环境中还原产生As(Ⅲ)。而微氧(297μg·L-1)条件下,砷还原速率常数达到0.09/d,反应速率约25.3μmol·L-1·d-1;随溶氧浓度增加,砷还...  相似文献   
162.
分析了池州市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分布特点,并开展了对池州市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池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进而提出了池州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秩序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3.
以和田市城区2014年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为实验对象,将0.1 g的PM_(2.5)样品膜与2-硫代巴比妥酸(0.2%)和三氯乙酸(20%)混合显色液反应,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产物的吸光度,通过正交实验来优化PM_(2.5)膜中丙二醛(MDA)的提取及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超声和加热时间40 min、显色剂用量为45 mL时,反应产物在532 nm处具有稳定的最大吸收峰。对和田市城区PM_(2.5)及MDA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4个季节PM_(2.5)平均质量浓度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春季(1 096.67±369.60)μg/m~3、夏季(1 016.16±708.00)μg/m~3、秋季(686.88±525.00)μg/m~3和冬季(214.54±94.70)μg/m~3。MDA平均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1.10~7.75 ng/m~3,其平均值最高为夏季(4.43±1.80)ng/m~3,最低为春季(1.42±0.60)ng/m~3,冬季与秋季相当,分别为(2.93±0.70)ng/m~3和(2.83±0.80)ng/m~3;最终,将PM_(2.5)膜中MDA的质量浓度与相应的TD_(30)(体外DNA氧化损伤达到30%的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无论是全样还是水样的TD_(30)值均随MDA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其中,全样与MDA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更为显著(r=-0.597,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2003-2005年在距新疆乌鲁木齐市58 km、海拔1 922 m的南山地区白杨沟处采集的23个雾水样品和2005年采集的7个雨水样品的分析,对静态雾水采集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雾水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5.
太原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使用太原地区历史气候资料讨论了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向外输送的规律.通过对飞机航测、地面监测和低空同步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研究,对太原市大气污染物向太原盆地中、南部的输送通道和SO2向气溶胶转化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6.
采用静态雾水采集器,在距新疆乌鲁木齐市58 km的南山地区白杨沟海拔1 922 m处,进行连续间隔采样,研究其化学成份、分析其成因及对南山原始植物林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山白杨沟地区SO42-、NO3-、Cl-浓度(7171、22、265μmol/L)远高于较清洁的景洪、舟山、庐山等地的值。且五月SO42-、NO3-、Cl-浓度远高于3、4月的值,可认为南山白杨沟地区已开始受到人为污染,雾对其周围环境有害而无利。  相似文献   
167.
创新性量刑     
正罚款和监禁是针对职业安全违法的有力处罚,除此之外,一种新的量刑模式,在加拿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实施。2014年1月,森科能源公司(Suncor)的一名工人坠入尾矿池后死亡。尾矿池位于麦克默里堡(Fort Mc Murray)附近的油砂田。由于尾矿管泄漏,导致该处地面松软。法官对森科能源公司处以30万加元的罚金,并根据阿尔伯塔省《职业安全健康法》(OHSA)中的创新性量刑条款,判定罚金的95%  相似文献   
168.
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乌鲁木齐大气PM2.5样品,使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不同季节PM2.5的氧化能力,并进行氧化性毒性与相应气象因素和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2.5全样和水溶部分氧化能力的季节差异较大,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季最大,春季和夏季之次,秋季最低.冬、春、夏、秋季大气PM2.5全样的TD30(PM2.5对质粒DNA造成破坏达到30%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40,491,503,515μg/mL,水溶部分分别为474,721,666,600μg/mL.绝大部分PM2.5样品全样的TD30值均小于水溶部分样,表明全样的毒性大于相应的水溶部分样.全样TD30值与平均温度显著(P0.05)正相关,表明寒冷的天气/季节可能造成PM2.5的高毒性.水溶样TD30值与风速显著(P0.01)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的风速和低的相对湿度可能跟较低和较高的PM2.5的毒性有关.PM2.5氧化性损伤能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仅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评价大气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大小的方法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表面吸附的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169.
以氮气为载气,氯化锌化学活化制备羊骨炭,用其对苯酚模拟水样进行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固液接触时间、温度、苯酚初始浓度和羊骨炭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拟合了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和3种动力学模型;采用SEM和BET等方法对羊骨炭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酚溶液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 min,羊骨炭的投加量为1.5 g时苯酚的的除去率达到了96%。由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关参数,吸附等温曲线在Brunauer 5种类型的等温吸附线中比较符合多分子层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吻合得较好。比表面积为149.87 m2/g,总孔体积为0.231 6 cm3/g。  相似文献   
170.
为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及相关文献,确立新发展格局下碳中和影响因子集,运用ISM模型分析碳中和目标的影响因子及实现路径。结果表明:①ISM模型是一个包含18个因子的6阶锥形系统,大致呈现从宏观环境—技术发展—市场体制的发展逻辑。②出台低碳发展激励政策、强化低碳技术专利保护等因子是实现碳中和的核心基础与动力;实现绿色现代化进程是实现碳中和最直接的影响因子与内涵;丰富碳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减碳与去碳技术等因子则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完善激励引导政策、健全碳市场体系和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