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支撑了区域的快速发展,但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张带来耕地锐减、社会矛盾加剧等严峻问题,土地集约利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构建城市用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用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阐释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各城市土地投入程度不断增强、土地产出效益不断增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土地利用强度波动较大,城市用地总体上趋于集约化、高级化;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大致可分为持续上升型、偶变型、波动上升型、先升后变型四种类型;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差距有所下降。据此建议中西部地区从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土地投入强度、实行城市增长边界限制等方面入手,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  相似文献   
212.
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及安全生产法制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中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以及安全生产法制化的问题,针对"五阶段论"和"事故高峰论"两种观点的质疑,重新考虑我国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依据,提出将安全生产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市场经济阶段的"两阶段论"观点,还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对安全生产阶段划分的其他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是解决目前我国事故多发问题的基本途径,并提倡完善以法制为基础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213.
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矿物油的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讨论了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矿物油的原理、技术特性及应用中的种种技术问题,着重探讨了多基团带权重累加法定量原理,并推导了三波长红外光谱法测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14.
本文通过插补订正延长的芜湖120年降水资料序列,研究了皖江中下游降水的总趋势,找出其时间尺度为38~40年准周期,并通过小波分析,论证共10年,2年定常周期振范现象,成功地预测了1998年和1999年夏季早涝总趋势。  相似文献   
215.
畜禽养殖废水中的Cu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业环境,限制了养殖废水的安全循环利用。该研究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不同浓度Cu2+胁迫下大薸的吸收特征,测定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含量、膜脂氧化程度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后发现,7 d内大薸对Cu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0.16%;4 mg/L处理中富集与转运系数最大,分别为187.34、0.166 5;抗氧化酶活方面,4 mg/L处理中SOD、CAT活性最强,8 mg/L处理中POD活性最大;丙二醛含量随Cu浓度升高呈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12 mg/L处理最高,为69.59 nmol/g;叶绿素含量在1 mg/L处理达最大值5.196 mg/g,后持续降低。研究表明,大薸在低浓度(≤4 mg/L)Cu污染水体中适应能力较强,修复效果较好。经7 d处理后,1 mg/L与2 mg/L试验组溶液中的Cu浓度在1 mg/L以下。大薸根系对Cu的蓄积减少了向叶片的转运,与较高的抗氧化酶响应水平对活性氧的清除一同维持了植株的生理功能,保证了对Cu的吸收。  相似文献   
216.
介绍了兰坪矿山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和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17.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此前对全球甲烷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模拟研究,但在源汇关系和通量的认识上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近期研究发现,广泛分布的喀斯特地下空间(洞穴和裂隙等)是大气甲烷重要的汇;其作用机制主要有微生物氧化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但对二者的影响大小认识不足;喀斯特洞穴甲烷碳库大小及其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影响认识尚不清楚。下一步工作应该加强洞穴甲烷的系统研究,分析甲烷的碳汇机制以及估算碳库大小;同时,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大气、土壤和洞穴甲烷通量的研究,以揭示喀斯特地下空间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8.
目的研究铜及铜合金在淡海水交替条件下的腐蚀行为。方法通过开展TUP纯铜、B10与B30铜合金3种典型的铜及铜合金在淡海水交替、海水及淡水自然环境下2年的暴露试验,将三种环境下材料的腐蚀形貌、腐蚀速率进行对比,总结3种材料在不同水环境下的腐蚀规律,对其腐蚀机理进行简要的探讨,并对其长周期的腐蚀行为进行预测。结果对TUP纯铜来说,淡海水环境对TUP纯铜的影响是海水环境的1.66倍,对B30铜合金来说,淡海水环境对其影响是海水环境的2.07倍,而对于B10铜合金,淡海水环境是海水环境的2.17倍。结论从耐蚀性上来看,铜及合金在淡海水交替自然环境下耐蚀性能最差,海水自然环境下次之,在淡水环境下的耐蚀性能最好,自然环境中水的流速越快,会加重铜及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219.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含量普遍较高,研究氨氮脱除技术对于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及其低浓度出水氨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分析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氮法和生物脱氮法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以及利用填埋场处理功能脱除氨氮的研究,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0.
对国外医疗废物的焚烧处理管理模式及焚烧控制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