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17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44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事故后果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国内外进行安全评价和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的基础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危险化学品种类和危险装置类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和相应事故后果计算模型的选择方法进行了阐述,针对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后果计算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本文提出的事故后果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安全评价或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2.
利用固相萃取技术,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仪,建立检测水样中典型全氟化合物(全氟辛基磺酸、全氟辛酸、全氟壬酸)的分析方法。从线性范围、定量检测限、回收率、空白试验以及实际样品测定方面,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该分析方法降低了仪器成本,操作简便,有利于全氟化合物监测项目的推广。  相似文献   
683.
付英  于水利  付胜涛  杨园晶 《环境科学》2006,27(10):2061-2066
对自制的聚硅酸铁(PSF)进行改性,加入高锰酸钾和稳定剂M,制备出固液共存氧化型聚硅酸铁(PSF-Ⅰ)混凝剂,用滤纸将PSF-Ⅰ过滤,并对PSF-Ⅰ、PSF-Ⅰ滤液及PSF进行紫外吸收(UVA)全波长扫描及前两者的混凝实验,然后将PSF-Ⅰ与PSF、聚合硫酸铁(PFS)进行混凝对比研究,最后对PSF-Ⅰ的混凝性能随储存时间的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的加入改变了PSF的微观结构,使PSF的形态尺寸增大,导致PSF-Ⅰ中Fe3+离子的UVA特征峰比PSF高,并且保存了独立的高锰酸钾特征吸收峰(530nm).PSF-Ⅰ中的固相起到初级核子作用,有利于絮体成长.PSF-Ⅰ的最佳投药量为9 mg·L-1,而PSF-Ⅰ滤液的最佳投药量为12 mg·L-1.PSF-Ⅰ是通过混凝吸附和催化氧化功能共同实现对有机物的去除,而PSF和PFS仅是通过常规的混凝吸附去除部分有机物,去除机理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84.
本文就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进行"二合一"认证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对在质量体系建立和日常管理中文件的编制和检测方法的正确认证等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可行、有效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85.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的制备及含铜废水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常青  安瑜  于明泉 《环境化学》2006,25(2):176-179
以聚乙烯亚胺和二硫化碳制备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研究了PEX对废水中浊度及铜的去除效果.实验证明,在含铜废水中投加PEX,铜和浊度均可被去除,显示了其除浊与除重金属的双重功能.PEX与投加氧化钙的化学沉淀法相比:适用的废水pH值在5.0-6.0之间,低于化学沉淀法所必需的pH值;出水中残余铜远低于化学沉淀法;生成的矾花较大,易于沉降分离,化学沉淀法生成的沉淀细小,难于分离.研究还表明,PEX为两性聚合电解质,在较低的pH值下,分子上的氨基带正电荷,发挥电中和作用达到絮凝除浊效果;在较高的pH值下,分子上的黄原酸基和氨基均可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及螯合反应,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6.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出以事故后果分析为基础,结合死亡概率模型,以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量为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的方法。对相关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计算模型、死亡概率计算方法、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计算方法以及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讨。该重大危险源分级法的应用实例表明,用其评价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科学性。该研究成果对制定我国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7.
大河三角洲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价值,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部分大河三角洲侵蚀已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流失,损毁了道路、房屋、沿岸工程等设施,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已经从单纯的自然变异过程上升为一种灾害。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世界上主要大河三角洲的侵蚀状况,在充分认识三角洲发育和演变受多因素制约的基础上,从自然环境影响和人类活动干预两大方面,科学界定了三角洲侵蚀灾害的致灾因子。在综合分析侵蚀灾害监测与评价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海岸堤防工程、生态与绿色海堤工程、泥沙补给工程等视角详细阐释了目前三角洲侵蚀灾害防护研究的相关主题、发展脉络和主要论点。最后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趋向,为今后大河三角洲侵蚀灾害与应对策略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88.
氧化脱硫技术是一种将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极性较强的物质,再通过萃取或吸附等将其分离除去的方法。以过氧化氢-有机酸氧化体系、过氧化氢-杂多酸氧化体系、过氧化氢-分子筛氧化体系、过氧化氢-光催化氧化体系、过氧化氢-相转移剂催化氧化体系、油溶性氧化体系、超声波、等离子体、臭氧等为例,对模拟轻质油和汽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9.
采用共聚法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同时研究PSF的水解规律,并对比研究PSF与复合铝铁(PFA)的微观品质及对低温低浊水、屠宰废水及含磷模拟水的混凝性能,并初步探讨PSF除磷(或除有机物)的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剂混凝性能的优劣取决于其微观性质,而PSF独特的微观特征正是其具有优异混凝性能的根本原因.不同pH值对P(或有机物)与PSF之间的络合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3种水解形态Fe(OH)2 、Fe3 及Fe(OH)3在宽泛的pH范围内(5<pH<9.5)稳定存在并基本均为定值,这些可能都是PSF在宽泛的近中性范围内及碱性范围内具有优异除磷、除有机物性能的重要原因.可以认为PSF的混凝机理是以电中和(配位)/脱稳为前提条件,以架桥为必要条件,以卷扫网捕为补充条件.  相似文献   
690.
有机膜的无机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机纳米氧化铝粒子作为无机添加剂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采用相转换法合成了有机-无机共混超滤膜.通过测定膜与纯水的接触角,表征膜的亲水性;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膜的表面结构、表面孔分布和断面孔的结构及纳米颗粒在膜中的分散情况;利用杯式超滤装置对改性膜的透过性能、截留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进行了测试;用强度测定仪测定了膜强度.结果表明,纳米Al2O3 的加入改善了PVDF膜的表面亲水性、通量、强度和抗污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