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584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于五态的破坏等级预测。软件实现了批量供水管段及整个管网的震害预测,且可以进行管网在设定地震下的震害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经算例分析,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双氧水协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完全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对比。将100.0 m L经稀释的浓度为3 m L·L-1的双氧水溶液,用蠕动泵以1.67 m L·min-1的速度投加至正常运行的水解酸化体系底部,投加频率1次·d-1。结果表明,水解酸化体系对COD的去除率为23%~46%,氨氮去除率在-93%~+8.5%之间波动,出水色度为125~150倍;而接触氧化体系COD去除率提高至39%~59%,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出水色度为100~125倍。采用16S r D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双氧水协同生化处理系统和完全生化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发现双氧水可洗脱水解酸化污泥中的部分厌氧菌,促进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和Bacteroidetes(拟杆菌)的富集,有助于脱色,并有助于洗脱接触氧化体系中的部分非优势菌,刺激Nitrospirae(硝化螺旋菌)的生长,促进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93.
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的健康日益受到环境、外部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缓慢.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截面数据,描述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其分布状况,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各类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状况、生活习惯、就医决策、医疗保险等因素均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尤其是在收入、工作等经济因素之外,健康观念、就医决策和保险覆盖等社会和制度因素亦对城市居民个人健康产生影响.同时,通过逐步回归控制相关变量的方法,检验了Grossman模型的适用性,同时也检验了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稳定性.在总结研究结论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从经济,社会和制度三个层面全面促进城市居民健康的综合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94.
大同县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东北缘,全县耕地面积4.65万hm^2。2009年,在完成大同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的工作中,系统地对大同县耕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95.
采用自行研制的生物转鼓过滤器(RDB)反硝化净化NO。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为25~30℃、pH为7.0~7.5、转鼓转速为1.0r/min、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86.40s、营养液用量为5.0L、营养液更换频率为0.2L/d的条件下,RDB在30d内完成挂膜;RDB稳定运行期间,当NO进气质量浓度为90~433mg/m3时,NO去除率维持在42.9%~85.2%,平均去除负荷为10.40g/(m3.h);转鼓转速决定了生物膜表面的更新速率和液膜厚度,当转速为0.5r/min时,NO去除率达到最大值(75.0%);将营养液用量控制在1.3~3.0L较为合理;EBRT是决定反硝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当EBRT为345.60s时,NO去除率不受其进气浓度的影响,且去除率高达95%以上,当EBRT为43.20s、NO进气质量浓度从98mg/m3增加到1095mg/m3时,NO去除率从62.5%下降到30.7%,当进气负荷为50.00g/(m3.h)时,NO去除负荷达到最大值(27.50g/(m3.h))。  相似文献   
96.
基于事故树的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后对长江水体自净能力的极大削弱,沿江聚集的各类生产、生活活动对长江水质的多渠道污染极易引发库区各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结合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多维度诱发因素的调研结果,运用事故树的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逐级诱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存在13条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以及3条防治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路径;在不考虑诱因发生概率的情况下,排污因素是诱发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促成库区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回水区变长,水流紊动减弱和水位抬升三方面因素是次重要的诱发因素。只有对不同的诱因施行不同的监测和控制策略,才能对库区水体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开展有效预警、预控.  相似文献   
97.
基于DEM的山区旱灾风险评价模型——以西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灾研究中,地形导致的水热再分配容易造成地域间旱灾灾情的明显差异,因此地形因子对于旱灾风险的准确评价及灾情的客观评估至关重要。采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和DEM数据,通过模拟复杂地形影响下的下垫面真实水分情况,加入地形因子的影响,建立了以干旱致灾因子(水分条件)、孕灾环境(地形)、承灾体(农作物脆弱性曲线)综合的旱灾风险评价三度模型;并以地形复杂、旱灾多发的西南地区为例,编制了旱灾风险等级图,以期为客观评估旱灾灾情,有效开展区域旱灾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出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清洁资源与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天然气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比例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国家近几年规划建设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榆济输气管道”等长输天然气管道,逐步建立起能力充分、覆盖面广、运行高效、安全环保的管输体系,提高了我国未来对清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一种基于事故后果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该方法详细阐述了“最坏”事故情景选择、事故后果阈值确定及后果伤害范围划分的方法,以危险源周边人群作为主要脆弱性目标,通过分析事故后果伤害范围和目标的脆弱性级别确定危险源与周边环境的兼容性。另外,以危险品仓储区为例,利用该方法对仓储区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对仓储区选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的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可为城市土地使用及危险源的安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频发的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群健康,事故的源解析和修复成为了关键问题。而传统的靶向分析方法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求。因此,本研究建立了1)有毒有害物质清单;2)一种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高效鉴别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某场地污染事件,成功筛查鉴定出30种环境高关注度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进一步鉴定了6种危废物质,通过购买标准样品成功验证了4种物质。同时,还通过文献查阅与标样比对确认了另外2种有毒物质。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有毒有害物质快速筛查方法为实际环境中的污染物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