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44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311.
叶丽萍 《福建环境》1994,12(4):16-18
纺织印染废水的排放而导致水质恶化是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治理纺织印染废 是社会十分关心的工作。 一、纺织印染废水的性质和多样性 纺织印染废水产生于纺织品染整加工过程,由于加工纤维原料,产品品种,加工工艺和加工方式,加工  相似文献   
312.
对疏浚工程前杞麓湖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的原理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底泥疏浚工程效益展开详细的评估,认为底泥疏浚有效地带出湖内污染源,疏浚区水质明显改善,扩大了湖容量,并为湖泊水生态系统恢复创造了适宜的光照条件、底质条件和水深条件,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促进湖泊生态系统好转.同时,疏浚底泥的吹填改造了湖周围冷浸田,促进了湖周农田基本建设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13.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中,丙烷和丙烯在Pt-Rh型汽车尾气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氧化性能的差异,会对催化剂的起燃特性表现造成影响.由于丙烯在催化剂表面存在较严重的自中毒作用,使得CO和NOx的低温起燃特性变差.在低温下,由于丙烷相对丙烯催化燃烧速率较慢,剩余的氧气和NOx发生竞争反应,导致NOx的温度-转化率曲线出现S型的起伏.  相似文献   
314.
云南高原湖泊污染底泥环境疏浚工程设计要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云南5个湖泊底泥环境疏浚与其它疏浚方式的区别以及与环境疏浚相关的技术参数,并指出在湖泊底泥环境疏浚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技术要点及措施,包括疏挖及输送方式的选择、疏浚设备类型的选择、疏浚区域的确定、挖泥厚度确定及精度要求、底泥处置及防渗处理、余水处理及排放等方面.  相似文献   
315.
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脂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不但能够快速的提供来自不同污染源颗粒物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追踪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实时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316.
利用化学杀藻剂控制滇池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滇池外草海约为1.0km^2的开放性水域内,利用化学杀藻剂BC-655开展了蓝藻清除试验,为期一个月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水域透明度由投药前的0.29m上升至0.68m(最主达1.11m),叶绿素-a由投药前的250.73mg/m^3下降至164.25mg/m^3(最低达20.78mg/m^3),且试验水域水质总体优于未投药水域参照点水质,基本消除湖面水华现象。  相似文献   
317.
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室国家认可文件资料的控制过程,包括文件资料管理的职责范围、文件资料的受控范围及控制方法等,探讨受控文件资料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318.
Cd、豆磺隆胁迫下黑土-小麦系统中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Cd单一污染和Cd-豆磺隆复合污染作用下黑土-小麦系统中脲酶(Urease)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尤其是考察了小麦整个生育期内(主要分为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这2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有或无豆磺隆胁迫时,随着Cd污染浓度的增加,脲酶活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相对于脲酶比较稳定.通过拟合方程可知,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Cd或Cd-豆磺隆的污染状况,如果用酶活性指示Cd和豆磺隆污染程度时需适当考虑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以及Cd和豆磺隆污染的关系.在小麦的整个生长期内,当Cd含量为2~30 mg·kg-1时,无论是Cd单一污染还是Cd-豆磺隆复合污染,脲酶活性均呈现出由拔节期到开花期升高、由开花期到成熟期下降的趋势;而在高含量(>30 mg·kg-1)Cd作用下,酶活性的这种变化趋势表现的较弱.  相似文献   
319.
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中镉的残留现状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镉的污染现状及膳食风险,于2017年中华绒螯蟹养殖收获期(9-10月),在中国中华绒螯主要养殖区(辽宁、山东和江苏,产量占比为60%)采集了86份(每份30只,公母各半,合计2 580个个体)样本,利用ICP-MS测定其全部可食部分中镉的含量,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和膳食风险评估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均检出镉,其质量分数范围为0.029-5.105 mg?kg~(-1)(湿重,下同),均值为0.154 mg?kg~(-1);81份样品处于未污染和轻微污染水平,4份样品处于中度污染水平,1份样品为重度污染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从养殖地区来看,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镉的残留量表现为江苏山东辽宁,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江苏地区中,太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镉残留差异显著。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6份样品的风险值均小于1。综合表明,中国养殖中华绒鳌蟹中虽存在一定的镉残留,但其膳食风险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20.
选取海洋双壳贝类栉孔扇贝为目标生物,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 mg/L、0.2 mg/L、1 mg/L、5 mg/L、25 mg/L)的洛克沙胂暴露条件下,砷(As)在栉孔扇贝4种组织(肝胰腺、鳃、闭壳肌、外套膜)中的富集和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海域和在清洁海水中,栉孔扇贝4种组织中As含量排序均为鳃>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2)富集过程中,As的组织含量排序为肝胰腺>鳃>外套膜>肌肉,释放过程中,As的组织平均释放率排序为鳃>肝胰腺>外套膜>闭壳肌。(3)洛克沙胂进入扇贝体内的主要途径为鳃的摄食和滤水作用,As在扇贝体内的主要富集靶点为肝胰腺、鳃和外套膜。(4)在本实验中,富集过程,As在扇贝体内的富集-转移/释放的平均周期为22 d;富集/释放过程,As在扇贝体内的富集-转移/释放的平均周期为15 d,共循环2个周期,然后扇贝As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