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7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20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水泥行业是二氧化碳(CO2)排放的主要行业,其排放量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7%.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国已成为近20年来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为开展我国水泥行业CO2减排研究,本文运用Gompertz模型和下游需求预测法对2020-2050年我国水泥需求量进行预测,建立高、低需求情景;然后基于LEAP模型,预测2020—2050年不同需求和不同减排技术下的CO2排放的变化趋势,并明确不同控制技术对CO2减排的定量贡献.结果表明,在高需求情景下,我国水泥需求量将在2030年达峰,达峰值为2488×106t;而在低需求情景下,水泥需求量已于2023年达峰,达峰值为2370×106t.节能改造、燃料替代、降低熟料含量、CCS技术对水泥行业CO2减排均有显著贡献,其中,短期主要依靠节能改造和燃料替代,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相关的CO2排放量,2020—2030年累计减排贡献分别为25%和34%;在2030年...  相似文献   
62.
63.
土壤-植物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土壤-植物根际磷素养分状况及利用机理,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使土壤中潜在的难溶性磷库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根际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根际pH值、根系分泌物、菌根、根际土壤磷酸酶等各种因素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64.
多环芳烃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天津东丽区幼穗期、蜡熟期和枯熟期的水稻植株样品,研究了多环芳烃在其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根中PAH15含量在幼穗期之后不断增加,至枯熟期达到土壤浓度的3倍.茎叶中PAH15含量则从幼穗期到枯熟期呈现逐渐下降的一般趋势,且穗梗含量高于稻茎,第一叶含量高于下叶.水稻籽实成熟期间生物量迅速增加,其增速高于PAH15累积,这样的稀释作用造成表观浓度的下降.水稻地上部分各器官PAH15含量与脂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图5参12  相似文献   
6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计算各种大气扩散模式下的地面污染浓度,然后据此结果作出评价.为方便气象资料的整理和大气扩散的计算,因此使用Matlab软件,编制这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雷电对空气自动监测站是如何造成危害的,阐述了雷电侵入空气自动监测站的途径及防止雷击的办法。  相似文献   
67.
该文利用WPS、β射线测尘仪、EMS污染气体监测系统的观测数据,结合观测期间天气形势,分析了青奥会期间南京不同天气型下气溶胶数浓度和污染气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平均为7 302个/cm~3,污染气体(NOx、O_3、SO_2、CO)平均浓度分别为23.09、55.1、8.7和867.3μg/m~3。不同天气型下气溶胶粒径分布差异较大,鞍型场(Ⅱ)、副热带高压(Ⅴ)和冷涡(Ⅲ)控制下数浓度谱呈单峰型分布;大陆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Ⅰ)控制下数浓度谱呈双峰型分布;冷高压(Ⅳ)控制下数浓度谱呈三峰型分布。同时日浓度变化差异也大,N_(10~300 nm)在Ⅰ型、Ⅲ型、Ⅳ型呈三峰型,在Ⅱ型、Ⅴ型呈双峰型;NOx和CO在Ⅰ型分别呈三峰型和单峰型,其余都是双峰型;O_3一直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68.
微纳米气泡比表面积大,气泡内部压力远高于外部压力,在液相中停留时间长,具有强氧化等特性。利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将水、空气和NO混合产生微纳米气泡气液体系用于NO的吸收。结果表明,NO体积浓度为1 250×10~(-6),pH=7,NO的氧化吸收效率可以达到50.1%。在水相中加入Fe~(2+)后,NO体积浓度为3 750×10~(-6),pH=5,NaCl质量浓度为0.5 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为6 mg/L时,Fe~(2+)摩尔浓度为2 mmol/L,NO的吸收效率可以达到82.1%。加入Mn~(2+)后,其他条件不变,当Mn~(2+)摩尔浓度为2 mmol/L时,NO吸收效率可以达到92.3%。  相似文献   
69.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修复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汪杰  郑维爽  礼晓  黄艺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6):1228-1234
为了得到高效的石油降解菌,本研究利用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山东胜利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和陕西长庆油田3处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富集纯化出3株高效的石油降解菌,分别命名为WTS、Z3-P和H4-1.测试结果显示,经过10d的降解实验,这3株降解菌对柴油的降解率均达到60%以上,降解效果良好,其中,WTS的降解效率最高,达到75%;用这3株菌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半衰期为30d左右,为自然情况下的1/4左右.对石油降解菌进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以及细菌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WTS是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H4-1是木糖氧化产碱菌(Alcaligenes xylosoxydans),Z3-P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70.
由于CFCs和HCFCs人工合成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因此用自然工质替代合成工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制冷界的重视。文章对环保型CO2制冷工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热力学原理建立模型,分析了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的性能。结果表明:与CO2跨临界带节流阀制冷循环相比,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同时在保持压缩机排气压力和膨胀机等熵效率一定时,CO2跨临界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系统COP随着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随着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在实际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以使系统设计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