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研究了治理与综合利用环氧丙烷生产排放的高浓度机氯化物废水的工艺,在小试,中试的基础上,确定生产的工艺条件,并投入实际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机氯化物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废水达到零排放的高浓度机氯化物废水的走出一条综合利用废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内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处理设施调试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抗生素制药厂内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处理设施现场运行调试情况,指出污水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火花质谱法不须对样品进行任何化学处理,就可以测定固体物质中几乎所有的元素。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主要元素,而且也适用于大多数微量元素,测定丰度可低达10~(-9)g/g数量级。所研究的样品放在高频火花中蒸发和电离,所形成的离子在一个双聚焦质谱仪中按照质量(确切地说是按照质量m与电荷e的比值m/e)分离开来,所形成的质谱谱线用相板记录,或者用一个灵敏的电气指示器记录。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对小麦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三种剂量的紫外线B(UV-B)辐射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UV-B辐射诱导了H2O2的合成,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而类胡萝卜素稍有所降低、超氧歧化酶(SOD)活几乎不受UV-B辐射影响,分析表明,UV-B辐射  相似文献   
16.
环境因素对凤眼莲生长及净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凤眼莲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各类污水污染物的高效净化作用,而被大量研究和广泛应用于水域净化和污水处理。本文总结了凤眼莲在污水处理中,气候因子(光、温度等)及污水中污染物成分(氮、磷、盐分、氰、酚、重金属等)对凤眼莲生长及净化作用和效率的影响,为凤眼莲进一步应用于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泉州湾滩涂沉积物对Cu(Ⅱ)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3.5小时;吸附量随pH的升高先增大而后减少,pH=6.0左右时达最大;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Cu(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吴博任 《环境》2007,(9):54-55
植物、动物、微生物都是生物质.生物质中蕴藏的能量,被称为生物质能.但是,只有植物才是生物质和生物质能的"创建者".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将水和CO2生成有机质,即生物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质中,成为生物质能.当生物质分解时,蕴藏其中的化学能就会释放出来(如燃料燃烧发热),或转变成其它形成的化学能(如生成沼气).由此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把碳固定下来,转变成有机生物质.  相似文献   
19.
居室环境中氡的危害、来源及其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恭任 《福建环境》2002,19(5):44-47
该文简要介绍了氡的地理化学性质及氡的危害,并以收集及实测资料为依据,论述了居室环境中氡的来源及应来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博任 《环境》2007,(7):42-43
写在前面: 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寻求和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的、清洁的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