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9篇 |
综合类 | 142篇 |
基础理论 | 22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19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区域尺度大气颗粒物的同步观测与分析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策略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伊犁河谷城市群大气颗粒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于2021年7月19~29日期间同步采集伊宁市和周边三县大气颗粒物样品,深入分析了PM2.5和PM10中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形式和影响因素,并对二次无机颗粒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季伊犁河谷城市群ρ(PM2.5)和ρ(PM10)均值分别为(23±3)μg ·m-3和(59±7)μg ·m-3,伊宁市受本地工业源和移动源排放影响,导致其PM2.5浓度在区域中最高;伊宁县受扬尘源和地形影响,使其PM10浓度在区域中最高;而霍城县的良好扩散条件使其PM2.5和PM10浓度最低.PM2.5和PM10中WSIIs占比分别介于28.2%~29.9%和16.0%~20.2%之间.4种主要离子(SO42-、NO3-、NH4+和Ca2+)占到WSIIs的90%左右,在PM2.5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42->Ca2+>NH4+>NO3-,在PM10中浓度大小排序为:SO42->Ca2+>NO3->NH4+;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4个城市SO42-浓度相近主要是由区域输送所致,而Ca2+在PM2.5和PM10中占比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反映出伊犁河谷核心区城市受扬尘源的影响较大.PM2.5和PM10中n(NO3-)/n(SO42-)分别为0.78和0.76,表明伊犁河谷受固定源影响大于移动源;4个城市n(NO3-)/n(SO42-)的大小排序为: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县,与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小一致,反映出伊宁市受机动车等移动源的影响高于周边三县.二次组分主要以(NH4)2SO4、NH4H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各城市NH4+与SO42-反应后均有盈余,盈余的铵盐在伊宁市主要以NH4NO3存在,与伊宁市较高的NO2浓度有关.夏季PM2.5和PM10中NOR变化幅度分别为0.03~0.10和0.03~0.16,受夏季高温影响导致NO3-二次转化较弱;SOR分别介于0.21~0.41和0.23~0.44之间,察县相对较高的湿度使其SOR较高,而霍城县受区域输送影响使其SOR高于伊宁市.形成机制表明:察县和伊宁市的SO42-主要由非均相反应生成,伊宁县主要由均相反应产生,而霍城县SO42-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受到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2.
183.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嘉琨透露了一些关于农民工的信息(<中国青年报>10月24日).我将之分为3个层次: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民大量进入城市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特别是煤矿企业,目前从业人员基本上是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4.
185.
含铬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究零价铁-生物炭材料(Fe0-BC)与Cr(Ⅵ)的反应效能,以木质垃圾与印染行业废铁泥两种亟需处理的固体废物作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通过碳热还原制备Fe0-BC,并将其应用于水中Cr(Ⅵ)的去除.材料表征结果表明,1 200℃下制备的Fe0-BC材料(Fe0-BC-1200)性能最佳,其比表面积为105.6 m3/g,孔径为6.23 nm,物相主要由Fe0、Cu0、C以及少量杂质构成,其中Fe0以球状的颗粒形式分散附着在碳的孔结构中,且大小均匀,粒度基本达到纳米级.通过静态试验考察了Fe0-BC材料对Cr(Ⅵ)的去除过程,发现Fe0-BC-1200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在初始浓度为20 mg/L、初始pH为3.5、投加量为2.5 g/L的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达到95.2%. Cr(Ⅵ)的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和Langmui... 相似文献
186.
基于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的黄河源区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未来不同情景模式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 t.② 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③ 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 t,较2020年增加3.92×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 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7.
北京城市主干道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解城市主干道径流污染特征,于2018年6—9月对北京城市主干道降雨径流进行取样监测,运用EXCEL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径流污染物TSS、EC、COD、TN、TP、Zn和Ni之间的污染特性,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污染物年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城市主干道径流水质为劣Ⅴ类;污染物浓度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雨前干期长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依据冲刷作用与稀释作用的强弱变化,相关性有一定变化;用TSS和EC表征污染物在径流中的存在状态,发现COD、TN、Zn和Ni在径流中主要以溶解态存在,TP主要以颗粒吸附的形式存在;据实际监测数据估算,北京城市主干道年污染负荷TSS、COD、TN、TP、Zn和Ni分别为3273.15、266.86、16.24、1.89、0.097和0.008 kg·hm~(-2)·a~(-1).城市主干道径流污染特征研究可以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防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8.
189.
海产品养殖及其加工废水成分复杂且含盐量大,因此处理难度大。采用兼养反硝化工艺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中对其进行协同处理,以实现碳和氮的同步去除。分析不同盐度时自养和异养反硝化污泥的驯化情况,并研究兼养环境下,进水C/N和HRT对自养与异养反硝化协同/竞争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养/异养反硝化污泥的3种驯化方式中驯化效率表现为高盐>低盐-高盐>无盐-低盐-高盐,高盐驯化方式利于脱氮系统的快速启动;在兼养环境下,HRT为8.0 h时$NO_{2}^{-}$的去除负荷和去除率分别可达0.3 kg/(m 3·d)和99.7%,C/N为5.0时$NO_{2}^{-}$及COD去除率分别为99.9%和99.0%,HRT为8.0 h和C/N为5.0的运行条件更利于兼养系统运行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0.
为了检测石化总厂排出的石油化工废水对附近海域经济鱼类的影响,使用总厂沿海常见的鲻鱼作材料,对总厂通向杭州湾海域三个泵站的废水作了次数回避率和时间回避指数两种回避试验,并对排水口附近水域和总厂活废水汇集处——随塘河作了鲻鱼苗种的现场调查,以验证室内实验的结果。废水配制了不同浓度组(全废水组;海水∶废水—1∶1组;海水∶废水—3∶1组)。结果,鲻鱼对1号泵废水的三个浓度组都无明显回避反应(回避率20.9%,X~2值皆<3.84,P>0.05,则分别进入清水槽和废水槽的鱼数差异性不明显)。鲻鱼对2号泵出水的全废水有回避反应(回避率为50%)。而废水经稀释,海水与废水比例为1∶1时,回避率下降至36.8%;当海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