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2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调查研究了乌江流域贵州段5个水库上游来水、库区、坝下浮游植物的种类、密度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库区较电站上游来水浮游植物种类增加,其中绿藻门、蓝藻门种类增加较多,硅藻门种类仍然是水库库区的主要种类,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上游来水的2.06倍和1.77倍。库区浮游植物数量的增加幅度与水库调节能力、水体营养负荷及库区周边环境等因素有关。索风营水库为日调节型水库,水文情势较原河流变化较小,库区浮游植物增加幅度较小,而洪家渡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差异很大,库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较上游来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52.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护坡是生态护坡中最重要一类,是植物和土壤的有机结合,除了有防洪、排涝及保持水土等护坡功能,还有一定的景观效应和生态修复功能,防止N、P及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入河道进而污染受纳水体。文章介绍了目前植被护坡技术主要的应用类型,系统地归纳了各个技术的构建方法、适用范围及技术特点,同时,文章较详细的总结了植物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情况。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植物护坡的定量化研究及效益分析,造成建成后的植被护坡得不到更好的管理及后期维护建设,所以为了更好的管理植被护坡,为护坡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评价标准,文章提出了植被护坡构建成后的一些评价方法,包括植被护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土保持性评价、净化能力评价以及生物多样性评价。  相似文献   
653.
2011年4月27-28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在青岛举办了2011年圆桌会议。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合会秘书长李干杰出席圆桌会议并致辞,国合会副秘书长、环保部国际司司长徐庆华主持会议。会议围绕"陆海统筹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主  相似文献   
654.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对人工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试验,研究了在pH为4,5,6,7和8的条件下,无重金属及ρ(Cu2+),ρ(Zn2+)和ρ(Cd2+)分别为0.05,0.5和5 mg/L时,固定态和悬浮态蛋白核小球藻对污水中磷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①相对于悬浮态,固定态小球藻由于海藻酸钠的包埋稳定性较强,磷的去除率较高;②小球藻磷的去除率受ρ(重金属)影响,随着ρ(重金属)的升高,磷的去除率降低,重金属产生的胁迫作用增强;③Cu2+对固定态和悬浮态小球藻的胁迫作用较Zn2+和Cd2+大,而Zn2+和Cd2+对固定态和悬浮态小球藻的胁迫作用随着ρ(重金属)的变化而有所差异;④pH对小球藻磷的去除率的影响随重金属种类、质量浓度及时间的变化而不同,Zn2+和Cd2+存在时,小球藻磷的去除率最高一般出现在pH为8的弱碱条件下,而Cu2+存在时小球藻磷的去除率受pH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55.
在"三线一单"提出的大背景下,结合大通湖流域自然地理指标、水生态和水环境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定量自动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控制单元,并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进行了对比分析,概述了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基于划分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控对策,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  相似文献   
656.
基于黄冈市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采样数据和常规空气污染物、气象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黄冈市大气VOC组分和体积分数特征,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耦合MCM机制的光化学反应箱式模型(PBM-MCM)分别分析了臭氧(O3)污染高发期VOCs的来源及臭氧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φ(TVOCs)平均值为(21.57±3.13)×10-9,且呈现出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特征,其中烷烃(49.9%)和烯烃(16.4%)的占比最大.PMF解析结果显示黄冈市大气VOCs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源(27.8%)、机动车排放源(19.9%)、溶剂使用源(15.7%)、工业卤代烃排放源(12.1%)、化工企业排放源(10.5%)、自然源(7.8%)和柴油车排放源(6.2%).在人为源中,溶剂使用、燃料燃烧和化工企业排放的VOCs对大气环境中O3生成的贡献较大,贡献了O3生成的60.9%,故对O3污染防控应优先管控这3种人为源.通过相对增量反应性(RIR)和经验动力学方法(EKMA)曲线分析,观测期间黄冈市O3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且间/对-二甲苯、乙烯、1-丁烯和甲苯等VOCs对O3生成比较敏感,应重点削减以上VOCs的排放.  相似文献   
657.
为了研究泄爆面不同开启压力对甲烷爆燃压力的影响,针对受限空间内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燃传播过程,建立由水平管道构成的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管道内存在爆燃压力积聚和泄放的双重效应,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测点爆燃压力峰值增大而且测点间爆燃压力峰值差异逐渐减小;在泄爆面不同开启压力条件下,泄压效应造成泄爆面及外部空气域爆燃压力衰减,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泄爆面开启时间近似呈线性增大;与水平管道内和泄爆面附近测点相比,水平管道外侧测点的爆燃压力峰值和振荡幅值均显著衰减,而且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测点爆燃压力峰值及测点间爆燃压力峰值差异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58.
为降低污水厂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时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宁波市某污水厂再生水回用于河道的生态修复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集成技术对再生水进行净化及自然修复,研究其对再生水常规水质指标、水体综合生物毒性及河道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生态修复措施对稳定再生水水质的效果明显,主要水质指标保持稳定并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再生水水质毒性降低,河道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及生物密度也均明显增加,有效降低了再生水补水时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对保障城市内河活水流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9.
如何统筹运用“科技创新”和“协同治理”来有效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本文梳理了协同创新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在区域部门间权责利不匹配、科技支撑协同创新不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和瓶颈。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该项目在改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要充分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开展多尺度多目标的协同控制、构建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正确处理“一市一策”和区域联防联控的协同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0.
三氯生(triclosan,TCS)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且TCS暴露能够影响机体的肠道菌群组成和脂类物质代谢过程.为了探讨TCS暴露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肝脏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TCS组、HFD组和HFD+TCS组;首先对TCS组和HFD+TCS组小鼠进行提前一周TCS(10μg·g-1饲料)暴露,然后再同时进行6周的TCS暴露和HFD喂养.实验结束后,利用细菌特征序列对肠道菌群进行绝对定量分析,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等试验技术检测小鼠肠道和肝脏等生理变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TCS暴露和高脂饮食均能明显引起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含量降低,同时引起小鼠脾脏中CD8+和CD4+T细胞比例失调,但未导致显著的肠道屏障损伤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异位;高脂饮食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水平,而单独TCS暴露并没有引起明显的肝脏功能紊乱.与HFD组相比,HFD和TCS协同作用激活了小鼠肝脏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炎症通路,造成小鼠肝脏炎症反应,并显著提高了小鼠ALT和AST水平,加剧了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功能的损伤.由此可知,TCS暴露通过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和机体免疫响应,加剧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肝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