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安全科学   277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64篇
综合类   831篇
基础理论   155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化学沉淀法强化常规工艺应急去除水中的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工艺基础上,通过投加氢氧化钠,实验进行了应急去除重金属镉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的镉,效果稳定,可进行应急处理。对pH、镉初始浓度和混凝剂投加量3个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3个因素对镉去除效果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滤后水pH>混凝剂投加量>镉初始浓度。在水源镉突发污染时,在原有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上,通过控制滤后水pH可实现对重金属镉的去除,pH的控制值与水源水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2.
文章通过室内实验,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垃圾渗滤液)间歇曝气,在只存在有机碳、无机氮的条件下进行好氧反硝化脱氮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存在好氧反硝化土著微生物菌落;发生好氧反硝化的基本条件为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间歇曝气;碳源不仅是厌氧反硝化所必须的,同样也是好氧反硝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3.
以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超声辐射浸渍法和普通浸渍方法制备Fe-Ni-Mn/A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和SEM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孔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模拟酸性绿B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溶液pH值和焙烧温度显著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与普通浸渍法相比,超声浸渍法制备的Fe-Ni-Mn/Al2O3催化剂对酸性绿B脱色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4.
基于GCM_CB模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色聚类法已经运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然而此法在确定聚类权重时仅考虑重金属浓度,忽略了衡量重金属毒性强弱的重要指标生物毒性指数。为了更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将生物毒性指数引入到聚类指标权重中,构建GCM_CB(grey clustering method_concentration and biotoxicity)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通过对华东某地区的10个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评价,并与常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其多数样点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针对样品4和样品9中的元素Hg,因其强毒性,使得评价等级由I级定为II级,从而提高了评价方法的灵敏度,更加符合该区域的实际土壤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生物倍增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的沿程污染物降解规律的考察表明,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COD和BOD5出水分别为47.80 mg/L和19.80 mg/L;氨氮去除率可达100%。发现厌氧区提前发生反硝化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除磷效果;通过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低碳源的进水条件是影响系统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在进水口直接添加碳源以及分点进水的碳源分配+辅助化学除磷的方式可强化氮磷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6.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本文阐述了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生物膜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C/N、氧气压力、流速、生物膜厚度、温度和pH对生物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没有将畜禽养殖场列入保护目标,但是由于公路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其附近养殖场造成不良影响,所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为了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对养殖业的保护,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污水、空气污染等会对养殖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尤其以噪声影响最为突出,且公路的流通性很大,易导致病菌传播,给养殖场的防疫安全造成很大威胁。文中一并提出了减缓这些不良影响的措施;建议要在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增加对畜禽养殖场的关注。根据相关研究提出对于距离公路较近畜禽养殖场应适用声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8.
弹药环境适应性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环境适应性是装备(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弹药是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弹药的环境适应性好,其储存寿命就长,反之则短.弹药的环境适应性不但涉及加工制造,更主要的在于研制过程中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在研制过程中,弹药环境适应性设计不但需要考虑温度、湿度等主要的环境因素,还需要特别重视材料、涂镀层、部件的耐蚀、耐老化性能,材料间的相容性,包装的影响等问题.为了提高弹药环境适应性的设计水平,还需要开展弹药的自然环境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弹药的环境适应性.建议开展弹药的环境试验、研究,切实提高弹药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建筑物火灾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摆脱了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参评人员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其认识上的模糊性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准确性。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将该理论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快速、准确地得到了安全评价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0.
采用烧杯混凝试验研究了加碱种类、pH值、混凝剂聚氯化铝(PAC)投加量、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初始铅质量浓度对除铅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为期1个月规模为4 m3/h的中试,对小试结果进行了验证,考察了优化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不同铅质量浓度原水的去除效果.小试结果表明,采用石灰乳调pH值的除铅效率优于氢氧化钠和石灰水,最佳pH值为9~10.强化混凝能提高铅的去除效率,PAC最佳投加量为20 mg/L,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4 mg/L,铅初始质量浓度在2 mg/L以下时铅去除率都在97%以上.中试运行结果与小试基本一致.原水铅质量浓度超标168倍以下,采用预加碱强化混凝的应急处理工艺能使滤后水中铅稳定达标,沉淀出水中铅质量浓度低于0.03 mg/L.预加碱强化混凝应急技术可行性高,处理费用仅0.026 37元/t,为可能突发的水源铅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