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565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近年来我国水质量整体改善,但全国采用统一的溶解氧标准易导致不同地区水体欠保护或过保护.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溶解氧标准体系,在综述了美国溶解氧基准标准制定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我国溶解氧标准现存的不足及美国溶解氧标准制定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通过分析不同溶解氧暴露情况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针对淡水和海水2种栖息地环境,对冷水和温水物种及其不同生活史阶段分别制定溶解氧基准值.美国各州参照溶解氧基准,考虑社会经济、反降级政策等因素,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制定了保护指定水体功能的溶解氧标准值.我国现行的溶解氧标准值,主要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缺少对我国溶解氧背景浓度和水生生物溶解氧敏感性的基础研究.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溶解氧基准标准,需在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溶解氧影响基础上,开展水生生物对溶解氧敏感性、栖息地环境对物种及溶解氧浓度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并综合考虑反降级政策,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62.
石油污染对场地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差异性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污染过程如何驱动场地中细菌群落变化仍然不明确,石油污染场地的细菌群落组装过程仍待研究.为了探明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某石化场地为研究区域,调查了油泥、石油污染土壤、未污染土壤及受污染含水层中沉积物的石油浓度、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群落组装过程.结果表明:在好氧环境下,高石油浓度的油泥环境可以选择出具有降解石油能力的基因型(alkB基因和nah基因),油泥环境中好氧降解基因拷贝数高达107 copies/g;而在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下,好氧降解石油的基因拷贝数仅为106 copies/g,ass和bamA等厌氧降解基因也没有在厌氧环境中得到高效表达.石油污染土壤后,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且与石油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未污染土壤相比,油泥和受污染沉积物中细菌群落α-多样性降低了50%左右,而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了大约33%.在油泥、石油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等地表环境中,群落组装主要受多样化和漂变等随机性过程主导,而与污染程度无关.在受污染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组装主要受环境选择、种间竞争等确定性过程主导.研究显示,石油污染场地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主要受石油浓度驱动,但是其对环境的反馈,例如降解基因的选择、群落组装过程等则需要较高的石油浓度才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863.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为了客观地反映中国的SO2污染状况,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7年的卫星观测SO2柱浓度数据来表征SO2污染状况.首先,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进行SO2污染的时空演变分析;然后,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纳入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及环境规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SO2污染是否越过拐点,并借此探索环境规制对于中国SO2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是中国SO2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但污染状况逐年改善.从长期时间趋势来看,尽管空气污染在个别年份中有所加剧,但整体上呈现向好的趋势.从空间上来看,SO2污染在空间上明显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现象.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结果显示,尽管回归结果呈现显著的倒N型曲线,但无实根解,说明无实质性的经济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时,除了统计学意义之外,经济意义更为重要.3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SO2污染在样本期内存在单调递减关系.换言之,中国已经越过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此外,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利于降低SO2浓度.地区技术水平的进步及先进外资的“光环效应”都可以有效地改善SO2污染.然而,人口密度增加、第二产业发展、电力消耗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是造成SO2污染加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4.
纳米材料与环境污染物的复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的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的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65.
微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废水中的生长及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微藻对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的净化作用,通过室内微藻培养试验,分析8株微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中的生长性能及不同时间内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8株藻均能在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中生长,其中铜绿微囊藻、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较好,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309 3、0.246 9和0.215 5.8种藻对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大,其中铜绿微囊藻、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对TN去除效果较好,培养结束时去除率分别达到74%、69%和60%;铜绿微囊藻和衣藻均具有较好的TP去除效果,去除率达60%以上,其次为蛋白核小球藻.不同藻类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存在较大差异,铜绿微囊藻和衣藻具有较好的硝态氮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70%左右;衣藻对氨氮具有较快且持久的去除率,去除率高达100%,铜绿微囊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稍慢,而斜生栅藻、针杆藻和舟形藻最慢,在培养16 d后,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隐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对亚硝态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培养至第8天时即达到80%的去除率,且隐藻去除效果较持久.本研究获得了不同藻类对对虾养殖尾水的吸收利用特点,可为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藻相的定向培育及养殖尾水净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6.
本文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样品保存条件、顶空条件、色谱条件等,建立了土壤和沉积物中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80℃,顶空瓶内土壤或沉积物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在含氯化亚锡的无机酸介质中反应生成二硫化碳,用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二硫化碳进行检测,根据二硫化碳的量计算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4种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4 mg·kg~(-1),在低、中、高水平下,5种基质(砂土型土壤、壤土型土壤、黏土型土壤、湖库型沉积物和河流型沉积物)中4种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88%—116%、86%—115%、85%—11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10.2%、0.8%—12.3%、1.0%—5.2%,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分析.  相似文献   
867.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其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并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不利影响.但是纳米材料的实际环境浓度较低,是否会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毒性危害依然存在争议.因此,近年来纳米材料对生物体无明显生长抑制或毒性胁迫表型情况下的非毒性环境效应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非毒性环境效应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纳米材料对植物及微生物的非毒性胁迫影响机制,旨在加深人们对纳米材料实际环境效应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68.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和地下站台噪声的规律和特点,选取某条线路中的3个高架站台以及3条线路中的7个地下站台进行实地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站台LAeq值都低于标准限值80 dB(A);站台的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都非常接近,使用T检验结果得出各站台中心测点列车进站LAeq值和列车出站LAeq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站台测量时要考虑大客流带来的喧闹声;站台最大噪声值是列车出站时,位于站台列车车头停止位置。  相似文献   
86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确保安全生产,创建安全和谐江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关,是履行全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忠于职守、勇于负责、清正廉洁、执法如山”的神圣职责.因此,应走在社会前列,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870.
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结果表明,该消毒工艺对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优于游离氯消毒,游离氯和氯胺存在协同消毒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与游离氯相同.相同原水条件下,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浓度比游离氯消毒工艺减少35.8%~77.0%;卤乙酸减少36.6%~54.8%.消毒进水水质越差,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在消毒副产物(DBP)控制方面就越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