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9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0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91篇 |
综合类 | 534篇 |
基础理论 | 118篇 |
污染及防治 | 98篇 |
评价与监测 | 27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FeSO4·7H2O与NaBH4反应,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零价铁(NZVI),并用XRD,SEM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零价铁还原硝基苯(NB)的动力学规律及柠檬酸、草酸、柠檬酸钠、草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盐)几种有机小分子对其还原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去除硝基苯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并且当硝基苯浓度一定时,增加NZVI投加量,去除率会显著增大;当NZVI浓度一定时,硝基苯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柠檬酸和EDTA二钠盐在较低浓度时抑制还原反应进行,而在3 mmol/L左右时,具有促进还原反应进行的作用,而草酸、柠檬酸钠和草酸钠则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高效藻类塘氮磷去除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介绍了高效藻类塘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其次简述了高效藻类塘的生物特性和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并重点论述了高效藻类塘的氮磷去除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高效藻类塘在控制非点源污染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内电解-生化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电解-生化组合工艺对DCB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内电解柱进水pH值为4.0~4.5、停留时间为5h,厌氧-好氧池进水pH值为7~8,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能有效地降低水中的苯胺浓度,且处理后的出水COD达到国家Ⅱ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油脂废水恶臭问题,采用外加硝酸盐氮的反硝化法降解油脂废水中恶臭物质,并研究了处理前后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变化情况及其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可利用NO3--N作为电子受体,油脂废水中具有恶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作为电子供体,实现油脂废水恶臭的去除;恶臭物质的去除与NO3--N的投加量有关,当C/N≤5.2时,出水几乎无味,VOC的逸散量较处理前降低99.5%以上,最佳C/N为5.2,出水几乎没有NO3--N残留,避免了二次污染;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技术对油脂废水处理前后VOC进行分析,处理前水样检测出46种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处理后为9种。因此,利用反硝化去除油脂废水中恶臭物质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探究我国安全文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演进和热点,选取2010-2019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323篇论文作为样本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文献数量分布、期刊来源、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和知识演进,并追踪热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领域论文发表量呈波动态势;在知识演进方面,... 相似文献
997.
生活污水分质收集与处理,尤其是对灰水的处理与回用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节约能源。介绍了生活污水分质收集基本概念和灰水水质、水量特点,重点对灰水处理技术如过滤、膜分离、MBR、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类型处理技术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的物理处理技术对有机物和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去除效果有限,一般需辅助其他处理技术才能达到灰水再生回用目的;化学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低强度灰水中的SS和表面活性剂;生物和生态类处理技术是目前灰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2类技术,其中人工湿地和MBR是2种较有潜力的灰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最后针对灰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灰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采用强化混凝-平板折转错流膜分离技术对脱墨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中试研究,从运行方式、超滤膜种类、清洗方式、长期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评估了工艺适用性。结果表明,间歇运行方式可有效降低滤饼层阻力(Rc)和浓差极化阻力(Rg),缓解膜污染,提高水通量和出水水质。亲水性强、截留分子质量(30 kDa)较大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可以延缓膜污染,提高产水率和出水水质;比截留分子质量(8 kDa)较小的PES膜更适宜脱墨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正反同步冲洗可有效清洗膜表面及膜孔内部,显著降低滤饼层阻力(Rc)、孔堵阻力(Rf)、浓差极化阻力(Rg),且可避免反冲洗损伤膜表面功能层。在跨膜压差为0.025 MPa、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2 g·L−1条件下,采用停歇2 min、运行8 min操作方式,PVDF超滤膜可在膜通量为80 L·(m2·h)−1以上连续运行50 h,COD、浊度、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9.1%、99.9%和99.4%,满足我国《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 19923-2005)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要求,且清洗后水通量可恢复95%以上,表明该技术具有深度处理脱墨废水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