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1.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的波长编码特性适用于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局部放电的准分布式检测。但是电缆主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XLPE)的弹性模量很低,利用FBG检测其局部放电声信号还存在可行性及灵敏度等问题。以XLPE为研究对象,对比了XLPE中尖刺-气隙放电和油中针-板放电所产生的声信号强度,分析了FBG传感器检测XLPE中尖刺-气隙放电声信号的灵敏度及衰减特性。实验表明:XLPE中尖刺-气隙放电产生的声信号强度远小于油中针-板放电;FBG传感器可测得最小300 pC的放电信号;XLPE中声信号衰减严重,FBG传感器测得的局部放电声信号幅值符合一阶指数衰减规律,衰减系数为0.07 Np/mm。  相似文献   
412.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凝胶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了浙江省台州市某典型电子废物集中处置场地及周边土壤中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biphenyls,PBBs)浓度,研究了10种PBBs(PBB-3、PBB-15、PBB-18、PBB-52、PBB-101、PBB-153、PBB-180、PBB-194、PBB~206和PBB-209)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和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处置场地及周边临近区域的PBBs污染程度相近,10种PBB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1×10^-3和2,50×10-1mg·kg-1,污染程度较轻,主要污染物为使用相对较多的PBB-153、PBB-194、PBB-206和PBB-209。PBBs含量的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在〉40~60、0~20、〉20—40和〉60—80cm土层依次降低。PBB-209在10种PBBs中所占比例最高,在进行类似区域的PBBs监测时,可主要监测PBB-209含量,并用PBB-209含量乘以经验系数1.78来初步判断PBBs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13.
基于CMAQ模式产品的福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模式预报产品和福州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大气污染物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不同天气系统下CMAQ模式产品和多类预报因子相结合的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福州市的天气系统共分为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切变、暖区辐合、高空槽、台风和热带辐合带7类天气型.在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大陆高压控制下,福州市的空气质量较差,而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系统影响时,福州市的空气质量最好.日污染物浓度预报方程置信度均为P=0.000,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利用模型对2010年7~12月福州市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报效果回代检验,模型对PM10的污染指数等级预报正确率达到了71.3%,对SO2和NO2的级别预报正确率达到了100%,日预报综合评分平均达88.8分.  相似文献   
414.
采用“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校区大气中SO2的含量,给出了SO2含量的日变化曲线,并重点考察了时间、地点和车流量诸因素对S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尾气和街头烧烤摊点是该地SO2含量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15.
不同地质背景下黄荆的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岩溶生态环境下典型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采用英国产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比较了桂林毛村不同地质背景(石灰岩、白云岩和砂页岩)下黄荆 (Vitex negundo Linn.) 的蒸腾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征,并通过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影响黄荆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砂页岩区黄荆的日平均蒸腾速率明显高于石灰岩区和白云岩区,但日平均光合速率却明显低于石灰岩区,与白云岩区差别不显著.关于水分利用效率(WUE),则是石灰岩区远高于砂页岩区,白云岩区则略高于砂页岩区,说明生长在岩溶区(石灰岩区和白云岩区)的典型植物黄荆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适应岩溶干旱的水分生态特征.②影响黄荆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是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和CO2浓度,但影响程度因地质背景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16.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医化废水驯化过程中细菌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9种引物在5种浓度的废水驯化细菌中共扩增出134条带,其中88条表现为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5.7%. 根据Jacaard相异系数转换的距离矩阵,富集细菌与1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及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750 0;而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与4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545 5. 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富集细菌与5%医化废水驯化细菌聚在一起组成一组;2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与4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先聚在一起,再与10%医化废水驯化细菌聚在一起组成另一组.   相似文献   
417.
对酸改性粉煤灰与超纯磁铁矿粉复配物絮凝并通过磁力收集淡水水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浓盐酸改性的复配物,在粉煤灰用量为120mg/L,超纯磁铁矿粉用量为60mg/L的情况下,对藻液浊度、COD、FN/FP含量等水质指标处理效果最佳,而且磁响应性强,移出速度快.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18.
余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9):956-965
以琵琶湖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历程为主线,对琵琶湖30余年的治理过程、资金投入、治理措施、成功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梳理. 截至2006年,琵琶湖综合整治历时35a,总投资约2.86×1012日元(约相当于1800×108元人民币),参照我国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目前琵琶湖北湖水质维持在Ⅰ类水平,南湖由Ⅲ~Ⅳ类水恢复到I~Ⅱ类水质. 琵琶湖的治理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2—1997年,历时25a,这一阶段在琵琶湖水资源有效利用及防洪防灾上取得很大成就,但水质与环境仍在恶化; 199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主要目标是水质保护、水源涵养及自然环境与景观保护,目前琵琶湖富营养化已得到有效控制. 琵琶湖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依法治湖、中长期综合治理规划、流域污染源系统控制、自动监测系统及专门研究机构建立以及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 主要治理经验包括:①严格控制氮、磷污染源,管网及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眼于未来长远规划,污水处理深度除磷脱氮技术的普及是污染源系统控制的关键;②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减少面源污染的产生,改善水源涵养及流域生境;③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实现依法治湖;④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及公众参与;⑤积极推动各科研机构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19.
为探讨宁波市镇海区大气降尘矿物组成及来源,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镇海区6个土地功能区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4个季度的大气降尘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含量,并开展了矿物来源解析。结果显示,降尘中以石英、长石、碳酸盐类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年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9.2%、33.3%、24.2%和7.7%,且不同功能区各季度降尘中矿物含量普遍有显著差异。来源解析表明,镇海区降尘中矿物来源主要以地面扬尘输入为主,同时周边源区输入及人类活动和工业密集区燃煤等输入对降尘矿物组成有较显著影响,除黏土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长石类矿物之外,其他矿物的含量还与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风向有关。  相似文献   
420.
强化混凝与优化混凝:必要性、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混凝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一个引人人胜的课题,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水质的急剧恶化与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对混凝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同时也给研究以一定的发展机遇.在简略地回顾混凝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水体颗粒物、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混凝作用机理以及混凝工艺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概括性介绍.重点论述了强化混凝/优化混凝的必要性与目标.并进一步对若干主要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