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对锅炉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可评判锅炉消烟除尘技术、燃烧状况、污染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也可检验锅炉设备技术指标、司炉人员操作技能并为管理者提供相关科学依据。通过对各相关参数的测试、计算、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12.
余新宇  晏海涛 《环境科技》2006,19(Z2):82-84
用EXCEL2003软件优化计算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2个重要的质量控制基础实验,空白实验值的测定与检测限的确定,校准曲线的绘制与线性检验,充分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函数功能及图表功能,方法简便,直观,可操作性强,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可以直接计算结果,能在线观测由输入数据变化而带来的结果变化,大大提高了分析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手工操作引起的误算,减轻了分析人员的劳动。  相似文献   
213.
锡田地区属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开展以来,区内地质找矿工作进展明显,已发现规模较大的钨锡多金属矿脉20多条,矿床类型多种多样。通过对区内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控矿构造及主要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提出锡田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14.
循环经济21世纪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 0 1年 9月 3日《中国环境报》产经周刊在头版刊登了国家环保总局余德辉、王金南撰写的“循环经济 2 1世纪的战略选择” ,文章介绍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情况 ,指出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刊在此转载此文 ,旨在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推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15.
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化学分级表征: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化学分级表征法即树脂吸附分级法(RA)的研究与进展,同时基于该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典型水质体系,从树脂的选择、净化、分级的定义、水样过柱流速、水样树脂体积比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给出了完整的实验参数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16.
利用试验方法建立了炭化痕迹的数学模型,与火灾流体动力学软件FDS相耦合,实现对炭化痕迹的再现,同时,进行了较为接近真实火灾的火灾场景试验,并用新编译的FDS软件对试验进行重构。结果表明:火势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起火后,火场热释放速率迅速上升,100 s左右达到约2750 kW,随后开始下降,直至434 s降到700kW左右,与火势进程基本吻合;试验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0.2~86.8 cm、纵向0~18.6 cm)略小于重构得到的密度板炭化痕迹未被烧损的区域(横向33.4~91.6 cm、纵向0~18.9cm),但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新编译的FDS软件的有效性。将该软件应用于消防工作,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定量方法来描述炭化痕迹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通过火场中的炭化痕迹来反推起火点位置,辅助火灾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17.
218.
李燕  刘毅  王鹏  韩涛  余学海  赵瑞  廖海燕 《环境工程》2018,36(11):89-93
为拓宽SCR催化剂的工作温度,研究宽温度窗口SCR催化剂在实际烟气条件中的应用对燃煤机组适应负荷波动、实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5×10~4 m~3/h的燃煤烟气污染物脱除试验平台,研究了Zn-W/TiO_2宽温度窗口SCR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窗口下的脱硝性能、氨逃率及连续运行300 h后催化剂效率及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275~320℃性能稳定,当催化剂层温度为275℃、入口ρ(NO_x)为115.00~130.00 mg/m~3时,可保证NO_x出口浓度<20 mg/m~3。NH_3逃逸在低温窗口运行时略高于常规温度窗口,但仍<2.50 mg/m~3。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建议该催化剂运行效率<91.0%。  相似文献   
219.
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耕地集约化利用是人类作用下的一种耕地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基于文献回溯和综合概括的方法,从科学内涵、描述指标、时空格局探测、归因分析、环境效益评估等方面对国内外耕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了未来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从现有的研究进展来看,耕地集约化利用研究呈现如下特点:1)集约化利用的科学内涵既涉及到社会经济层面,也涉及到自然地理层面,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逐渐丰富其内涵,但尚未形成广泛认可的、综合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耕地集约化利用内涵;2)集约化利用的评价指标具有多样性,不同指标描述了不同的特性,实际应用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区域特点,对各类指标进行筛选,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单一或多指标;3)集约化利用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的研究方法多样,统计方法和空间技术法是现有的主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的结合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4)影响耕地集约化利用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由于区域差异和尺度效应,尚不存在统一的主导因素;5)耕地集约化利用具有多功能和多效应,目前研究多关注于集约利用的粮食产出功能,对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较为薄弱。未来研究需要注重社会经济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科学、多方法的交叉,重点加强耕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范式、时空格局探测技术、综合效应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实现耕地“可持续集约化利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20.
针对神华集团典型“近零排放”燃煤机组,考察了大气污染物(烟尘、SO2、NOx、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特征,提出了更加契合绿色发展生态环保要求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即烟尘、SO2、NOx和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分别为1、10、20和0.003 mg/m3(简称“‘1123’排放限值”).评估了新建“近零排放”燃煤机组的长期运行排放状态,并研究了“近零排放”机组汞污染协同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17年1—10月新建机组烟尘、SO2、NOx排放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在0.69~0.77、6.04~6.63、16.56~16.79 mg/m3之间,排放绩效可低至0.0023、0.022、0.057 g/(kW·h),污染减排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23”排放限值下烟尘、SO2和NOx的达标率分别超过92.06%、85.43%和77.46%,“近零排放”原则性技术路线可实现更好、更优的生态环保排放指标.燃煤机组通过“近零排放”技术改造,可提高烟气中Hg0的氧化效率和汞化合物的捕获效率,环保设施组合协同脱汞效率提升至75.3%~90.9%(平均值为82.8%±8.1%),汞排放水平降至0.51~1.45 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0.94±0.47)μg/m3〕,基本达到国际先进煤电机组的协同控制水平.研究显示,清洁煤电大气污染物新排放限值总体上比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小1个数量级,可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订先进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新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