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9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仝兆岐教授,1940年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石油大学(华东)校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省高等学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任。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及计算机软件的教学、科研工作。负责承担及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17项,其中包括国家“863”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专著和译著8部。先后培养和指导的研究生有15名,先后获得各类科研奖励1…  相似文献   
262.
263.
本文综述了全球碳循环的现状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指出人为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又不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不可能的,人为促进海洋光合作用的增加和在陆地上植树造林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上所能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在不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降低能源总有效消费量的情况下,努力减少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才是现实的。本文探讨了这一途径在技术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4.
在限制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控制全球变化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目前,大气中人为增加的二氧化碳绝大中份是发达国家在过去150年内排放的。它们目前的排放量仍占全球人为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是它们正当的发展权利。作者讨论了各种限制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协定方案,认为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比较现实的方案。  相似文献   
265.
一、基本评价(一)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①本区横亘于长江旅游热线之上,是长江三峡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拓展区;②本区处于渝、汉两大经济中心之间,是我国 T形经济战略长江轴线上的重要经济开发区;③本区界鄂、湘、黔、川边地、通过水陆交通与我国中、南、西部地区各风景旅游区及中心城市联系非常方  相似文献   
266.
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作为一个企业,要实现其经济目标,不仅要有科学的生产组织和管理体系,还要建立与企业管理。生产组织相适应的安全组织管理体系。随着生产组织的优化组合的发展,对安全管理组织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更加需要与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相配合。安全组织管理体系更需要规范化。 从目前有些企业安全管理的落后状况和一些企业发生的事故来看,既有由于技术、工艺、设备的原因,也有操作者的精神状态不佳,劳动纪律松弛,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和管理不善的原因。因此,对事故致因的三要素,即人,物、环境要…  相似文献   
267.
在城市环境管理中,人们往往忽视城市实质性地域与乡村衔接的接合部的环境管理。但是,恰恰在这个部分环境问题最为集中,其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和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8.
微生物利用食品废物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生产成本,以麦芽、豆类、糖果、冰激凌、牛奶、芝麻油和食醋废物为底物,研究了产碱弧菌(Alcaligenes latus)、表皮匍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和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工艺可行性和产物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通过两段式间歇补料发酵.3类微生物利用麦芽废物合成的聚羟基丁酸酯(PHB)产量最大,分别达细胞内含量的70.1%、16.0%和43.3%.A.latus适应食品废物开始细胞生长和PHAs合成的延迟短,在缺氮阶段合成PHB的产量、产率高.微好氧时,从芝麻油提取出的S.epidermidis可以合成分子量超过1×106的PHB.活性污泥可利用豆类废物合成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酯(PHBV)共聚物,其中羟基戊酸比例(HV%)占21%.多数食品废物适合合成具有不同物化性质的PHAs.PHAs产物的组分及物化性质受微生物种类、底物类型、发酵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9.
阐述了用紫外荧光法在线仪器测量地表水油类的可行性及局限性。对紫外荧光法水中油类监测仪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仪器测试线性好,性能稳定,但准确度较差,适合用在在线预警监测项目中。  相似文献   
270.
来自无害化厂的粪便污水混入城市污水后,因高浓度污染物的冲击,广州大坦沙污水厂等单位出水脱氮除碳效果下降.针对该问题,文章以实际混合污水为进水,采用大坦沙污水厂倒置A2/O 工艺的模拟反应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运行工况,并据单因子试验结果,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污泥回流比和混合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