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分支机构,各省市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学者、行业管理组织、企业中介机构代表共计300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代理事长程映雪教授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程映雪代理事长在报告中回顾了"三大"以来学会的历程和主要工作,同时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迎接学会工作新的机遇和挑战,此外他还对学会今后工作的安排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2.
为了研究进入峨眉山地区污染物质的起源,从1998年4月开始在峨眉山22处设置了雨水采集点采集了雨水。本文介绍1998年峨眉山雨水化学组成随季节变化的特征。作者认为峨眉山一年中雨水可分为三期:中和期、清洁期和污染期。  相似文献   
143.
不同应用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从它在建设项目、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个层次的应用出发对其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最后提出了要重视现阶段规划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建议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总体上可以借鉴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规划中风险源的布局尚未明确的特点可以尝试引入环境敏感点的位置作为约束条件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对规划区域的污染(风险)源进行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44.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的荧光参数和快速光曲线,以研究UV-B辐射增强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UV-B辐射增强20%条件下,大豆幼苗期、分枝-开花期和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5.03%、 7.70%和10.38%;分枝-开花期,F_v/F_m值降低了6.13%;幼苗期和分枝-开花期,有效量子产量(Y)在PAR>366 μmol·(m~2·s)~(-1)时显著降低,最大潜在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_m)分别降低了28.92%和15.49%;但对三叶期和结荚期的Y和P_m无显著影响.UV-B辐射增强使三叶期和幼苗期半饱和光强(l_k)分别降低了21.18%和23.17%;使分枝-开花期的初始斜率(α)降低了21.05%;并显著降低了幼苗期PAR>366 μmol·(m~2·s)~(-1)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和分枝-开花期PAR>366 μmol·(m~2·s)~(-1)的光化淬灭(qP).本研究意味着UV-B辐射增强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损伤了捕光系统和耗散保护机制,破坏了大豆光合系统,使其光合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5.
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泥预处理方法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碱热预处理后释放的有机物质量最大,SCOD/TCOD可达到0.56.以碱热预处理污泥作为基质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其产量为2.3 g·L-1,高于热预处理的1.6 g·L-1,酸热预处理的0.6 g·L-1,以及未接种污泥絮凝剂的18 mg·L-1.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碱热预处理污泥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与PAM复配改善污泥脱水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实验分别拟合了关于污泥比阻(SRF)和干污泥量(DS)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57和0.9171,表明拟合情况良好.实验中最佳的污泥脱水条件为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12.6 g·kg-1,PAM投加量1.0 g·kg-1,Ca Cl2投加量59.7 mg·L-1,p H值6.7,搅拌速度185r·min-1.在此条件下,DS和SRF分别为29.1%和2.2×1012m·kg-1,表明碱热预处理污泥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与PAM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46.
说起日本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决策历史,水俣病和痛痛病的社会决策是无法绕过的.本文将对这两个环境公害问题的社会决策进行简单回顾.通过比较分析,剥离出在进行环境问题的社会决策时应该思考的视角.最后结合其他事例,对现代的社会决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7.
说起日本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社会决策历史,水俣病和痛痛病的社会决策是无法绕过的。本文将对这两个环境公害问题的社会决策进行简单回顾。通过比较分析,剥离出在进行环境问题的社会决策时应该思考的视角。最后结合其他事例,对现代的社会决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8.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村域土地的生态利用显得格外重要。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西部吉隆县境内Z村感兴趣区(ROI)青稞地块为研究区,通过Brinno TLC 200物候相机以人工选点、定角安放的方式记录研究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一年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计算绿叶指数,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律、土地利用程度、植被覆盖变化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研究区土地利用分为5个月的耕种期和7个月的放牧期。其中,耕种活动集中在4—9月,牧牛期为9、12月和次年1月,牧羊期为12月—次年4月。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中、低级别分别对应耕种期、放牧期和休耕期。全年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变化较大,绿叶指数呈现出平缓波动—上升—下降—平缓波动的规律,与青稞地块利用时间历的耕种和放牧期变化相吻合。绿叶指数在0值附近波动时,牛、野生动物和羊出现,降水频繁;绿叶指数为正值时,劳动力投入量大。青稞地块的经济效益为98.15元·(667 m~2)~(-1),以粮食收益为主,劳动力投入费用较高,总体经济效益偏低。  相似文献   
149.
UPLC-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样经离心后,采用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9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试验表明,该方法在20.0 ng/L~2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2.9 ng/L~8.4 n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1.2% ~109%,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4.1% ~13.9%,基质效应不明显.将...  相似文献   
150.
兼具成膜与高效脱氮好氧反硝菌株的获得,可以减少功能菌流失并维持高效脱氮。该研究通过富集、分离筛选获得一株好氧反硝化菌株LJ-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对该菌株的脱氮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NH4+-N、NO3--N和NO2--N为单一氮源时(100 mg/L),氮去除速率分别高达90.99%,96.53%和99.79%。反硝化脱氮最适生长条件测试分析表明,菌株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适C/N为10,最适pH为9。菌株的自聚集和疏水性指数分别高达66%和59%,呈现高效的自聚集成膜特性。富含蛋白质类和多糖类物质的胞外聚合物成分与菌株的自聚集特性呈显著正相关。菌株LJ-1的获得有望实现高效除氮功能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长期固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