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明大型海藻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以及调控因素,以枸杞岛海藻场两个优势藻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和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解网袋法,研究了铜藻和鼠尾藻的主干和侧枝凋落物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1)海藻的侧枝分解速率大于主干,并且鼠尾藻各部位的分解速率大于铜藻;(2)海藻的N含量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固持和释放,C含量在整个分解过程中呈下降趋势,P含量在分解前期有个快速衰减过程,随着分解的进行,衰减逐渐减慢;(3)海藻体内的化学组分含量和环境因素对海藻的分解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温对海藻分解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2.
人类活动背景下,氮(N)沉降持续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与不同碳组分的差异性响应有关.为探究短期氮沉降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野外氮添加试验,以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个氮添加梯度:0(CK)、1.5(N1)、3(N2)和6(N3) g·(m2·a)-1,分别在6月和9月进行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外源氮输入降低了土壤pH,促进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增加了土壤氮素有效性.(2)短期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有机碳各组分对氮添加响应不同.其中,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且在N2处理下达到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4.4%和48.2%,惰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但增加不显著.氮添加降低了土壤碳库活度,提高了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土壤碳库活度分别在N3和N2处理下达到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3.3%和52.80%.(3)随机森林模型表明,短期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微生物生物量碳和AP是驱动土壤有机碳活度变化的关键因子,分别解释了易氧化有机碳和惰...  相似文献   
63.
深圳市餐饮油烟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对深圳市粤菜馆、茶餐厅、西餐厅、湘菜馆4种餐馆及职工食堂排放的醛酮类化合物进行采样分析,并研究其组分特征、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及排放因子.结果表明,职工食堂醛酮类化合物的基准风量排放浓度最高(742.28μg·m~(-3)),茶餐厅最低(30.49μg·m~(-3)).OH消耗速率法(L_(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总醛酮L_(OH)值和OFP值最大的餐馆均为西餐厅,其值分别为26.20 s~(-1)和1063.41μg·m~(-3).各餐馆排放己醛的L_(OH)贡献率均较高,为13.10%~64.51%.甲醛为O_3生成的关键活性物质,OFP贡献率为9.29%~59.10%.以灶台数、单位时间及用油量为核算基准的排放因子中,职工食堂醛酮排放因子均最大,分别为(0.16±0.03) g·h~(-1)·stove~(-1)、(5.90±0.13) g·h~(-1)和(1.62±0.04) g·kg~(-1);茶餐厅的醛酮排放因子均最小,分别为(0.34±0.02) g·h~(-1)·stove~(-1)、(0.60±0.02) g·h~(-1)和(0.22±0.01) g·kg~(-1).结合研究结果,本研究从源头控制、净化设备的选择及运营维护等方面对深圳市餐饮油烟醛酮控制及减排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公路建设项目对景观影响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从选取影响因子入手,采取定量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景观功能与稳定性、景观冲突度和景观质量预测等3个指标,能够满足影响评价的要求.采用这些定量方法评价生态和景观受影响的程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5.
66.
1950~196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历过的公害问题,在1970年之后,发展成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性的环境问题,1972年在斯德格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为对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加关心的重要转机.当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观点,基本认识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立场表明  相似文献   
67.
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针对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同时,在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的基础上,率先尝试从经济学角度预测8种不同非点源污染措施在控制氮、磷和泥沙流失的效果及所获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将各单项措施的控制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3种措施中,25°以上荒草坡还林措施效果最好,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15%,最高可达30%以上,且经济效益最大;25°以上坡耕地还林效果次之,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5%,最高可达12%;15°~25°坡耕地变果园措施最差,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一般为4%~8%.坡度为0°~15°坡耕地在土壤侵蚀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坡耕地植物篱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类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相近,削减的污染损失占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3%,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针对畜禽养殖污染设计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其经济效率在10%左右;测土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素流失、节约大量化肥,且削减的污染损失达到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9%.作为综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河岸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拦截氮、磷和泥沙的流失,对泥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为83%,对氮的控制效果最低,仅为27%;而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缓冲带减少氮素流失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约为该措施总经济效益的56%,泥沙次之,占28%;植被缓冲带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总经济效率最高,可达35%,折合经济价值约1.69×106元.  相似文献   
68.
负载型纳米Bi2WO6/AC的制备及在可见光下降解邻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160℃条件下以活性炭(AC)为载体合成了光催化剂Bi2WO6/AC,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以邻硝基苯酚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照射下,讨论了催化剂用量、溶液的pH、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2WO6/AC]=5 g·L-1、pH=5[邻硝基苯酚]0=100 mg·L-1时,催化剂可见光降解活性最好,60 min后邻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9.81%.  相似文献   
69.
建立包含压力-状态-响应要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运用相对隶属度算法评价在快速城市化胁迫下(2000~2007年)连云港市入海河流(以蔷薇河为例)相对健康程度,该方法避免了主观判断河流环境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7年,连云港市蔷薇河相对健康整体大致呈下降趋势,最优年为200...  相似文献   
70.
为提高区域轨道交通系统(RRTS)正常运营下的可靠性和故障情况下的弹性,分析区域轨道交通网络(RRTN)的拓扑特性,构建拓扑结构弹性评价模型,实现突发条件下系统弹性的定量评价;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弹性的结构评价方法,根据节点重要度评价,识别出系统关键节点;应用弹性损失三角形,进行多种故障情况下系统最优恢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RRTN在Space L模型下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系统弹性分析结合科普兰评分法,可以提高RRTS节点重要度评价的准确性;最优故障恢复策略从全局角度寻求不同恢复策略下系统弹性的最大值,优化了RRTS结构弹性和系统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