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51.
李彬  王晓妮  罗良辰  谢军龙 《环境技术》2021,39(1):51-56,68
针对空调器包装运输过程中的断管问题,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建立一种空调室外机运输振动疲劳可靠性评价方法.基于Palmgren-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及高斯分布三区间法则,研究了空调管路运输过程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预估方法.通过模态分析、随机振动仿真分析,并运用疲劳寿命预估方法结合空调用铜材的S-N曲线对管路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52.
为了解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现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5种,其中原生动物27种,轮虫32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以秋季密度最大,冬季最小,水平变化以6#点密度最大,2#点最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老鹰水库水质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评价老鹰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253.
以高磷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MBR装置对污水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进行处理。考察了pH值、温度、溶解氧(DO)和碳源4种因素对磷酸盐还原系统气化除磷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气化除磷最佳环境条件是:DO浓度控制在1.0~1.5 mg/L;pH值为8;温度控制为30℃。对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说明环境因素对气化除磷效果影响显著,对影响因素的控制可以提高磷化氢的产量。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葡萄糖,甲醇和乙酸钠这3种碳源对磷酸盐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别,但甲醇作为碳源时,磷化氢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254.
利用微生物技术对养殖虾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前期试验虾池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pH以及DO、CODMn和BOD5相对稳定,处于正常状态,试验虾池的变化与对照虾池相当;养殖中期,试验虾池水体出现了透明度下降,pH波动较大以及水色、DO、CODMn和BOD5增高的现象,pH、CODMn和BOD5出现超标.试验虾池水体CODMn和BOD5均值比对照虾池均值略低;养殖末期,试验虾池水体CODMn和BOD5有所回落,试验虾池的CODMn和BOD5均值比对照虾池低.研究期间,养殖水源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处于稳定正常状态.实验表明,微生物制剂在虾养殖的前期对水质有较好调控效果,对养殖中、后期的水质恶化现象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55.
256.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在酸性红14(Acid Red 14,AR14)废水中的形成以及降解AR14的能力,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内以蔗糖和AR14为底物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在第I阶段(1~75 d),采用单一好氧的运行方式,好氧颗粒污泥出现在第29 d,粒径为(0.16±0.04) mm.随着反应器内的COD逐步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步增大; 在此阶段AR14脱色率在5%左右,为吸附所致.在第II阶段(75~120 d),采用厌氧+好氧的方式运行,驯化好氧颗粒污泥降解AR14的能力.反应器中AR14的脱色率逐步上升,在第102 d时,脱色率达到89%,并稳定在此水平.在第120 d,污泥质量浓度达到10 548 mg/L,平均粒径也达到了(2.18±0.25) mm.此时好氧颗粒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污泥容积指数稳定在38 mL/g.研究表明,可在AR14废水中成功培养获得好氧颗粒污泥且能稳定维持.蔗糖在第II阶段的厌氧反应过程中充当了AR14的共代谢底物,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在此过程中维持在-250~-300 mV,是偶氮染料生物厌氧降解过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257.
李洁  罗朝晖  李燕妮  王剑 《环境工程》2017,35(10):71-76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为电解材料,采用电化学辅助去除水中过量氟离子以使出水的氟浓度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各时间节点的各离子浓度,考察了电压及电解材料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出水pH稳定在6~10.8,电压为36 V与48 V时,除氟效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使水体中总硬度超标。电场作用下F-的离子迁移与CaF_2、MgF_2的沉淀反应是阴极出水氟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36 V电压下白云岩除氟装置的启动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相同电压下灰岩除氟装置的除氟效果略高于白云岩除氟装置。  相似文献   
258.
比较了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两种方法对左炔诺孕酮的萃取效果,为含左炔诺孕酮水样分析预处理提供参考.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正己烷、乙酸乙酯4种有机溶剂和StrataTM-X(60 mg,3mL)固相萃取柱对左炔诺孕酮的萃取回收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乙酸乙酯(97.22%)>二氯甲烷(91.89%)>正己...  相似文献   
259.
水(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它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化合物,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覆盖最广、数量最多的自然物质。  相似文献   
260.
以厌氧/好氧方式运行SBR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考察沉淀时间对培养具有除磷功能的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在沉淀时间降低为6min时,出现了AGS;在沉淀时间降低为4min的第6天,AGS培养成熟,肉眼可见。从降低沉淀时间到AGS培养成熟共耗时28d。AGS培养及稳定运行阶段,出水磷含量平均在0.92mg/L左右,最低为0mg/L,最高为3.34mg/L。具有除磷功能的AGS成熟时,其周围有大量的浮游累枝虫。AGS粒径范围为0.0~0.3mm、0.3~0.6mm及>0.6m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88%,51.61%及3.51%,AGS与絮状污泥共存。与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相比,周期性的厌氧/好氧更有利于AGS的稳定维持,具有除磷功能的AGS远比具有短程硝化功能的AGS密实。试验结果表明在沉淀时间选择压的作用下,具有除磷功能的AGS形成的过程可分为3阶段:筛选-聚集-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