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连续年龄序列(2 a、3 a、4 a、5 a、6 a)桉树人工林土壤三种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年龄阶段的桉树人工林中土壤Fe、Mn、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强烈受土壤酸度的影响.土壤三种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全K、全ca、全Mg等大量养分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C、全N、全P的相关性不明显(0~20 cm表层土壤的Zn除外).总的来说,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随桉树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6 a生桉树人工林各土壤层(0~20 cm、20~40 cm、40~60 cm)的Fe、Mn、Zn含量分别比2a生林分下降13.7%~21.8%、55.6%~57.2%和71.0%~73.2%.在当前桉树人工林种植方式下,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应增施有机、无机肥和Fe、Mn、Zn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有效控制土壤地力衰退和实现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52.
蔬菜保鲜小环境青菜当天吃不了的青菜,把根系部分放进水里,可保第二天仍很新鲜。香菜把未浸过水的香菜扎成500克左右的小捆,用纸包好  相似文献   
53.
今年5月,哈尔滨玻璃厂在维修平板车间的玻璃窑时,将部份支碹任务包给劳动服务公司木工组。双方在签订承包合同中,只包了工程费和工期两项指标,安全生产只字未提。结果,发生了严重事故。 原来,支碹胎的安全要求很高,因为碹胎支好后,要承受二三百吨的压力。因此,在材质的选择、规  相似文献   
54.
背景区土壤对大气硫沉降的耐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月球矿物学     
月球物质已从月球上九个不同的地质点被运送到地球。目前世界上不同实验室所研究的资料表明它有足够的代表性,它可以与月球轨道的x-萤光资料和事先的地质观察相配合来说明深达20公里月壳外带的矿物成分。 月球矿物学研究的成果已在文献中屡见不鲜,现有的工作并不希望得到某些月球矿  相似文献   
56.
前言近年,作为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场的处理方法一氧化沟颇引人注目。这种氧化沟(OD)方法是于1950年在荷兰被开发(由国立工程研究所 A.Pasver 博士推出的),其目的是开发适合于居民小区和工厂的污水处理设施。这种设施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等特点。其后,氧化沟经过各种改良,已普及到了欧美等国。尤其在美国,已有600个运行的污水处理场中采  相似文献   
57.
离子色谱法测定酸沉降样品中的阳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的阳离子分离柱和抑制柱分析雨水中的阳离子(Na^+、NH4^+、K^+、Mg^2+、Ca^2+)对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8.
大气微生物粒子与飘尘粒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和光散射气溶胶粒子计数器,在北京西单对大气细菌、真菌和飘尘粒子的浓度、粒度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细菌的粒度是负偏态分布,大气真菌是对数正态分布,飘尘是正偏态分布。大气细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119538;夏季小,为24217;年平均比值为67517,>2.0μm的菌尘比值为1525387,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3318,>8.2μm的菌尘比值为394。大气真菌浓度与飘尘浓度的比值冬季大,为212770;夏季小,为65585;年平均比值为135344,<2.0μm的菌尘比值为952698,2.0μm~8.2μm的菌尘比值为5343,>8.2μm的菌尘比值为2632。  相似文献   
59.
2002年高原春秋两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2 0 0 2年 4月 3日 2 0时至 4日 2 0时和 10月 2 1日 2 0时至 2 2日 2 0时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的两次暴雪天气的动力、热力过程进行分析 ,初步揭示了高原春秋季产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动力和热力条件 ,确定了产生这两次高原强降水的一些物理特征量 ,加深了对产生暴雪天气发生、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