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设计了一套核废液的沥青固化处理模拟试验装置,对不同固化处理条件下生产的沥青固化物内的混合盐粒子的微观构造、粒径分布等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固化处理条件的改变对固化产物中的盐粒子的大小及其粒径分布虽无明显的影响,但对其微观构造及比表面积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当核废液中含有磷酸盐并且核废液的送料速度较低时,生产的沥青固化物中的混合盐粒子的约70%是由长3-6微米,直径约1微米的针状结晶以架桥形式构成.这样的氧化剂颗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反应时间,进水pH,反应温度以及氧分压对湿式氧化法预处理甲基氯化物生产废水的影响。在不调节废水的pH,反应温度180℃,氧分压1.5MPa,反应时间60min的最佳操作条件下,COD,有机磷,有机硫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5%,65%,88%,出水的BOD5/COD由0.107提高至0.36。预处理后废水的厌氧可生化性得到很大的改善,COD的去除率提高20%-30%左右,产甲烷量增加1.6-2.1倍。  相似文献   
73.
兰化研究院环保所于1986年接受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下达的生物流化床处理尿素废水技术的研究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用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路线。在完成菌种筛选、尿素水解的探索试验和条件试验后,于1987年底进行了生物反应器结构形式的研究,继而又在模试装置上进行连续运转试验,并于1988年10月全面完成了生物水解法处理尿素废水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74.
中水回用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的中水回用现状和处理技术,分析了中水回用的效益及发展障碍.  相似文献   
75.
水产品加工行业庞大的耗水量和高浓度废水备受瞩目,同时随着废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其处理势在必行,生物法是处理该类废水的最佳选择。诸如生物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厌氧流化床(AFB)的厌氧工艺能达到80%~90%的有机物去除率并产生沼气;类似活性污泥、接触氧化、生物转盘、滴滤池以及氧化塘的好氧工艺也适合于有机物的去除,若将各种工艺相结合将提升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76.
新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及过程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厌氧氨氧化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和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过程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中采用了两种启动策略:一是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24h)并逐步提高进水基质浓度,二是固定进水浓度并逐步缩短HRT.结果显示后者(低基质浓度高水力负荷)更利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当厌氧氨氧化反应成功启动后,消耗的氨氮亚硝...  相似文献   
77.
在某大型印染企业生化出水的反渗透法深度处理中试试验中,分别采用三种预处理工艺:盘式过滤、板框压滤、(Flow-split(R)) SMF浸没式超滤.对反渗透系统的三种预处理工艺的运行情况、出水水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和第二种工艺的稳定性低,出水水质差,(Flow-split(R)) SMF系统能够去除大部分颗粒污染物,产水水质较好,产水流量较大,回收率高,大大减轻了RO膜的污染负荷,而且该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作为RO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8.
吹脱-SBR-吸附混凝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彩和吹脱-SBR-吸附混凝法对杭州市天子垃吸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处理系统对渗滤液中高浓度CODCr、NH3-N及色度等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81%和95%,除NH3-N外,其余指标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79.
SPE- HPLC法测定水中除草剂苯噻草胺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除草剂苯噻草胺残留量,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50.0 mg/L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5 mg/L,RSD为0.9%,加标回收率为82.0%~104%.  相似文献   
80.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台阶甲烷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期间的甲烷排放情况,采用DM(Default Methodology)模型、LandGEM(Landfill Gas Emission Model)模型与静态箱法模拟和测试计算了杭州市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台阶1h的甲烷排放量,结果分别为3.65×103m3、1.52×103m3和1.11×103m3;与DM模型相比,LandGEM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更接近.生活垃圾填埋场在填埋作业台阶运行期间(约2年)产生的甲烷量约占理论产生总量的50%,而填埋气体主动收集系统收集率仅为43%,即在此期间未被收集利用而排放的甲烷量约占理论产生总量的29%.因此,调控填埋作业期间的甲烷排放是我国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总量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