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6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探究三峡库区腹地重要支流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于2020年8月和11月对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彭溪河和黄金河这5条支流进行浮游植物采集,夏季共计检出浮游植物119种,隶属7门62属,冬季共检出浮游植物118种,隶属7门58属.依照Padisak理论,将所有浮游植物划分为25个功能群,冬季和夏季均出现6种重要功能群,其中夏季以L0、 H1、 D、 Y、 MP和P为主,而冬季则主要以L0、 H1、 A、 M、 MP和Y为主.根据浮游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分析结果可知,冬季α多样性低于夏季,且下游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多样性更高,群落结构更复杂.浮游植物功能群及其驱动因子RDA分析表明,ν、 pH、高锰酸盐指数、 WT和RUETN是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环境因子(P<0.05).VPA结果显示,夏季环境变量对功能群组成变化的解释度较高(45.23%),而冬季则相反,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更高的解释度(42.33%).进一步对重要功能群与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线性拟合发现,夏季功能群L0、 H1、 D和Y与RUETN和RUETP  相似文献   
262.
不同蓝藻种类形成水华的条件不尽相同,因此,蓝藻水华过程中常出现不同优势种群的演替,增加了蓝藻水华生态效应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然而,关于蓝藻水华过程中优势种群内部的演替模式、生态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尚未受到足够关注.因此,于2018年4月至9月对重庆市内饮用水源地南彭水库进行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和水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南彭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59属108种,其中优势种4门13种,以拉氏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优势度最高,其次为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② 5月和7月分别出现蓝藻密度峰值,此时水华优势类群分别以假鱼腥藻和拟柱孢藻为主,且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其它月份;③ NMDS结果显示拟柱孢藻和假鱼腥藻与周边浮游植物群落关联程度分别为0.58和0.48,而VPA结果显示群落变化可由环境因子解释47.51%,拟柱孢藻和假鱼腥藻仅分别能解释其中的12.04%和12.74%;④拟柱孢藻丰度受到WT、pH和RUEN的显著正影响,受到SD和RUEP的显著负影响;假鱼腥藻丰度受到高锰酸盐指数的显著正影响,受到EC和DO的显著负影响.以上结果说明两种蓝藻在大量生长繁殖时均对周边浮游植物群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与假鱼腥藻相比,拟柱孢藻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更加明显;氮限制和温度升高的共同作用能促使拟柱孢藻取代假鱼腥藻,形成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263.
文章提出了一种具有谐振特性的左手材料结构单元。该结构基于谐振型左手材料理论设计,使用CST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该材料结构的谐振特性,并进一步提取出该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等效磁导率和波矢量。结果表明,在4个结构单元条件下,该结构在X波段10.89-11.49GHz范围内出现由谐振特性产生的通带,其中在10.89-11.31GHz内出现右手传输通带以及在11.31-11.49GHz内出现谐振型左手通带。该结构的带通特性,或可在X波段范围内微波器件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64.
水环境作为耐药基因的存储库,为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新型耐药基因的产生提供重要场所.但到目前为止,对水环境中病毒携带耐药基因的特征及其功能还知之甚少.因此以南四湖和东平湖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结合体外实验的方法探讨水环境中病毒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通过分析病毒基因组的片段(reads)和重叠群(contigs),鉴定出多种耐药基因,包括AAC(6’)、Qnr A、Van Y、Vat和β-内酰胺酶基因.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核心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挖掘出两种噬菌体携带的新型β-内酰胺酶基因blaNSDPV-1和blaNSVM-1.最小抑菌浓度试验表明,这两种编码新型β-内酰胺酶的耐药基因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综上所述,水环境中噬菌体很可能在新型耐药基因的产生和耐药基因散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病毒宏基因组学结合体外实验是发现噬菌体携带新型耐药基因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65.
皮脂-角质层是有机磷阻燃剂(OPFRs)从环境进入人体皮肤的桥梁,揭示OPFRs在皮脂-角质层中浓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准确评估OPFRs的皮肤暴露剂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为志愿者,基于胶带粘贴技术,分5层采集了志愿者额头皮脂-角质层样品,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其中9种OPFRs的浓度.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额头5层皮脂-角质层中Σ9OPFRs的总浓度为1320~3650 ng?m-2,平均浓度为2550 ng?m-2.其中TDCIPP含量最高(933 ng?m-2),TPP最低(3.1 ng?m-2);除TPHP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外(p<0.01),男女额头表面OPFRs负荷无显著性别差异.整体上,9种OPFRs均在表层皮脂中的浓度最高,且随深度增加逐步降低,Σ9OPFRs在5层皮脂-角质层中的浓度变异系数为71%±22%.基于皮脂-角质层第1和第5层中OPFRs浓度估算其皮肤暴露剂量,分别为1.7×10-4 ng?kg-1?d-1和2.3×10-5 ng?kg-1?d-1,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可知,OPFRs在皮脂-角质层中并非均匀分布,基于擦拭法获取皮肤表层皮脂中OPFRs的平均浓度并用于评估OPFRs皮肤暴露剂量,可能显著高估其生物学实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266.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成分复杂氨氮实际样品时,干扰因素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而现有的标准方法和文献对干扰物质的研究不全面,制约了仪器的应用。该文系统地开展干扰因素的研究,提出干扰因素的消除方法,用加标回收率验证消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亚硫酸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对测定产生负干扰;石油烃、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挥发性有机物、有机胺类以及亚硝酸盐对测定产生正干扰。根据不同干扰类型,通过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煮沸、预蒸馏等方法可消除干扰,消除干扰后加标回收率为84%~120%。生活污水、石化企业废水等6种典型水样消除干扰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有较好的可比性,干扰消除方式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