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5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5月10日,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带领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金振吉,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省安监局调研。孙政才实地查看了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建设情况,认真听取了省安监局工作情况汇报,并通过应急指挥平台,与正在九台市宏达采石场现  相似文献   
112.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流域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已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是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安全对促进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尤为重要.为探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与流域水资源安全演进变化的过程与内在机制,根据DPSIR框架原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并评价了2000-2011年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安全程度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5年水资源安全等级从一般安全下降到很不安全,2005-2011年水资源安全等级从很不安全上升到安全,出现阶段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从2006年开始,政府认识到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力度,加强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因此,为有效地减缓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流域水体质量,需要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用化学药品的投入,推广有机农业、改善耕地质量;加强水资源监督管理,实施农业生产节水措施;进一步加强面源污染控制投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以减缓面源污染,实现流域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3.
水电站建设工程涉及的人员多,设备设施多,作业点多,战线长,作业安全风险大,需要系统性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以解决安全问题.对作业要素安全风险、作业过程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化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为水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4.
新型机械式油烟净化器及在餐饮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新型机械式油烟净化器的原理及特点。并和静电沉积法,传统机械式过滤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5.
朱永中 《环境》2003,(5):45-45
战争风云骤起的伊拉克牵动着全球目光,被现场直播的战事残酷而惨烈,而在这充斥眼前一切的血与火的画面背后,环境问题也是人们不得不直面的战争灾难之一。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战争史,与战争的源远流长相比,现代环保概念的提出仅仅是在上世纪的中期,故此,人们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很不够,现代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由人  相似文献   
116.
苏永中  杨晓  杨荣 《环境科学》2014,35(10):3683-3691
在灌溉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硝态氮(NO-3-N)的积累、分布、运移及地下水氮污染不仅受灌溉、施肥的影响,也与土壤质地有密切联系.本研究在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平川绿洲设置了黑河河漫滩-老绿洲农田-新垦绿洲农田-绿洲外围固沙带一个监测断面10个观测井,对地下水NO-3-N含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对不同景观单元非饱和带土壤质地和NO-3-N含量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质地土壤NO-3-N在剖面的运移变化和氮淋溶损失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老绿洲农田,0~300 cm土层土壤质地的垂向分布为上层砂壤土,下层为壤土和黏壤土;而新垦沙地农田在土壤剖面中也有洪积黏土层出现,但0~300 cm不同土层砂粒含量均在80%以上;绿洲外围固沙带土壤在160 cm以下出现黏土层分布;土壤NO-3-N含量与黏粉粒含量呈显著相关,显著程度固沙带>新垦绿洲农田>老绿洲农田.土壤黏粉粒含量显著影响氮的淋溶.老绿洲农田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变动在1.01~5.17 mg·L-1,平均2.65 mg·L-1;新垦沙地农田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变动在6.6~29.5 mg·L-1,平均20.8mg·L-1,2013年5~10月平均含量为26.5 mg·L-1,较2012年同期平均值上升了9.5 mg·L-1;绿洲外围固沙带地下水NO-3-N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地下水浅埋区非饱和带土壤质地是土壤NO-3-N淋溶损失和地下水NO-3-N污染的关键控制因子.边缘绿洲新垦沙地农田是地下水氮污染的脆弱带和高风险区域,实施有效降低地下水氮污染的种植模式及施肥和灌溉管理是区域生态农业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运用智能综合大气采样仪采集了南太湖地区湖州市大气PM 10和PM 2.5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该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通过苯并(a)芘(Ba P)致癌等效浓度、人群终身超额致癌风险和预期寿命损失等指标,评价湖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的人群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全市大气PM 2.5中多环芳烃全年总平均浓度为11.59 ng/m 3,季平均浓度范围在4.775~23.98 ng/m3之间,季节之间呈现一定的变化,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全市大气PM 2.5中多环芳烃的苯并(a)芘总致癌等效浓度(TEQ)年均值为1.138 ng/m3,污染所致的成人和儿童的终身超额致癌风险分别为8.7×10-6和6.0×10-6,成人的预期寿命损失为44.5 min。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素流失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陈成龙  高明  倪九派  谢德体  邓华 《环境科学》2016,37(5):1707-1716
作为一个独立汇水单元,小流域是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源头.在三峡库区涪陵段王家沟小流域内选择最具有代表性3种土地利用类型布设地表径流监测点,利用2014年5~12月12场自然降雨采集地表径流样品,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构成的坡面、子流域氮素流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氮素流失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春季作物时期TN平均流失浓度差异最大,旱地分别是桑树套种地、水田的1.61、6.73倍;水田3个时期TN流失浓度变化最显著.氮素流失以NO~-_3-N为主,TN与NO~-_3-N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TN、NO~-_3-N流失浓度与坡面旱地作物玉米、榨菜面积比显著正相关,与水稻、桑树面积比显著负相关;NH~+_4-N流失浓度与坡面榨菜面积比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组成坡面中,桑树套种地与水田组成的坡面3个时期TN地表径流平均流失浓度最低,分别为2.55、11.52和8.58mg·L~(-1);玉米榨菜轮作旱地坡面最高,分别为27.51、25.11和27.11 mg·L~(-1).子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和空间组合方式对其TN流失浓度影响较大,合理调整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是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概述了八十年代以来,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境内先后发生了两次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山崩滑坡;山崩滑坡发生的经过、各级部门所采取的对策;以及从这两次大型山崩滑坡中所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20.
色光与人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太阳以其五彩缤纷,光灿夺目的光辉,自古以来不知为多少诗人所讴歌。因此,人们把太阳当作光明、胜利、希望和生命的象征,是并不过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