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篇 |
环保管理 | 6篇 |
综合类 | 43篇 |
基础理论 | 24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3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在南宁举办全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班。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叶建进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82.
南京某地农业土壤中有机污染分布状况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某大型矿业企业周边农业土壤中两类POPs物质——15种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的残留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PAHs检出率为100%,总残留量范围为312.2~27 580.9 μg·kg-1,且以四环以上多环芳烃组分为主。不同样区土壤PAHs残留量受常年风向影响明显。农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均有检出,但残留水平不高,分别为3.60 μg·kg-1(0.81~9.43 μg·kg-1)和11.13 μg·kg-1(3.31~43.81 μg·kg-1)。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以p,p′ DDE和p,p′ DDT为主。土壤中HCHs的各异构体组分含量特征为α>β>γ>δ。部分采样点土壤仍可能有新的有机氯污染物来源。 相似文献
83.
84.
85.
大气层核试验是人工放射性核素最大来源,可造成局部和全球性污染。核燃料再处理厂和反应堆运转虽然在严格控制下向海洋环境排放低放射性废液,但也可造成局部污染。核试验象核工业一样,产生中子活化产物放射性核素和裂变产物放射性核素。海洋环境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列于表1。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摄像机.在LPC2214的硬件基础上,通过对嵌入式Linux进行定制,建立嵌入式Web服务器,实现视频数据的网络实时传输,而且该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稳定性高和可扩展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恩诺沙星与Cu复合污染对白菜和西红柿根及芽伸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恩诺沙星和重金属Cu是当今我国土壤中较常见的污染物。本研究考察了恩诺沙星与Cu复合污染对砖红壤中白菜和西红柿种子的根及芽伸长的影响,以评估恩诺沙星和Cu复合污染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加入不同浓度的Cu时,土壤中的恩诺沙星浓度与2种作物的根伸长和芽伸长的抑制率均显著相关(P0.05);白菜的敏感性均大于西红柿;白菜和西红柿的根伸长对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的敏感性均较芽伸长更高;与单一恩诺沙星胁迫相比,在恩诺沙星与Cu(100 mg·kg~(-1))或Cu(300 mg·kg~(-1))复合污染下,二者对白菜和西红柿的根及芽伸长抑制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作用。试验结果在揭示恩诺沙星与Cu复合污染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同时,也为重金属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北京市东北城区夏季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3年8月2日至31日,利用Airmo VOC在线分析仪开展了北京市东北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在线监测,分析了其中16种苯系物的污染水平、变化特征、来源及其臭氧形成潜势(OFP),并采用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苯乙烯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6种苯系物在观测期间总平均质量浓度为10.36μg·m-3,其中BTEX的质量浓度均值为7.45μg·m-3,约占总的苯系物质量浓度的72%。苯系物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一次污染物日变化特征,即早晚较高,中午较低。苯与甲苯的质量浓度比值(B/T)平均为0.39,说明除机动车尾气外,涂料和溶剂的挥发释放对大气中苯系物也可能具有重要贡献。间-对二甲苯、1,2,4-三甲苯和甲苯的OFP值较高,对北京市大气臭氧光化学形成具有显著贡献。BTEX和苯乙烯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8.70E-05至3.76E-02之间,危害指数为6.19E-02,对暴露人群尚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而苯的致癌风险值为8.80E-06,超过了US EPA的建议值1.00E-06,显示苯对研究区居民身体健康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