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36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以上海某综合垃圾填埋场作为研究对象,钻取不同龄期的生活垃圾测试固液气生化降解指标,并对全场的渗滤液产量以及填埋气产量进行评估.经过测试和计算,该处区域已开始稳定产甲烷,进入慢速降解阶段.其中,固相垃圾样的C/L(纤维素与木质素的比值)大部分集中在0.72~1.53之间;渗滤液pH值介于7.91~8.92,BOD介于1050~5780mg/L,COD介于2640~15200mg/L,NH3-N介于2110~4360mg/L.引入固相、液相以及气相归一化指标β1β2β3,用于评估填埋场降解阶段.其中,β1介于0.56~0.83,β2介于0.65~0.76,β3介于0.97~1.02.β1β2能够作为判定垃圾场降解阶段的指标,但β3只能作为判定垃圾场是否处于稳定产甲烷阶段的指标.另外,建立考虑垃圾压缩-渗流耦合作用的渗滤液产量计算方法,垃圾自身渗滤液产率在70%~80%左右;采用垃圾两阶段降解模型计算填埋气产量,随着垃圾停止入场填埋,填埋气可收集量快速降低,至2025a降至峰值的3.88%,至2040a降至峰值的0.08%.  相似文献   
213.
藏东南典型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修建通车以来,因受到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经常出现交通被迫中断的现象.其中,冰湖溃决泥石流由于其突发性强、洪峰高、流量大、破坏性强、持续时间短、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藏东南地区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特殊灾种.通过对错下湖区域水文气候、冰川活动以及地震等要素的分析,初步认为该冰湖存在可能溃...  相似文献   
214.
As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较为复杂,且潜在威胁生态健康。该文以受矿山活动影响的喀斯特地区水库为对象,在掌握水质理化特征及不同形态As、Fe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矿物形态连续提取技术及水化学理论分析Fe在上覆水-沉积物体系中的循环过程以及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体弱碱性、温度及氧化还原电位随深度降低的环境条件下,水库中总As平均浓度为72.94μg/L,其中颗粒态As占比74%;上层水体溶解态As向颗粒态转化,浓度随深度降低,颗粒态As浓度则呈相反趋势;在沉降作用下颗粒态As富集于下层水体,溶解态As受沉积物释放影响浓度有增加趋势,但受吸附作用控制界面水浓度较低;颗粒态Fe也在下层富集,沉降入沉积物后高活性铁氧化物可被还原溶解,使界面水溶解态Fe浓度高于上覆水体,可向上输送;还原态Fe经氧化水解进一步增加下层水体颗粒态Fe含量,增强对溶解态As的吸附去除;水中As浓度受Fe循环影响较大,尤其底部受沉积物调控作用较强。该成果可为科学认识As在水库中的循环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5.
216.
青海省主要河流径流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芳兰 《青海环境》2001,11(2):75-78
通过对青海省主要河流径流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可得出在20世纪90年代绝大多数内陆河的水量稳较稳定且维持在正常水平外,长江、黄河及青海湖水系第一大河布哈河等均处于枯水期的结论。造成枯水的原因是水资源受气候等各方面的影响,加之广大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域的污染加重等,并且预测从2000年起,诸河水量将从枯水年代转向平水到偏丰的年代。  相似文献   
217.
依据福建省2006-2011年环保投资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水污染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污染控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呈负相关。并指出福建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不足,单位GDP水污染治理投资比例偏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制定水污染治理投资规划,发展生态生产力并实施过程治理投资,使水污染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18.
以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为介体,研究了漆酶/ABTS介体系统对蒽与苯酚共存体系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不同苯酚浓度对共存体系中蒽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漆酶/ABTS介体系统对共存体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酚的引入会抑制蒽的去除,且随着苯酚浓度的增大,蒽降解被抑制地更明显,而蒽对苯酚的降解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蒽体系和蒽与苯酚共存体系中蒽的氧化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19.
在用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倒塌往往酿成重大事故,带来惨重损失。加强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是防止建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为此,提出了建筑物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日常管理和鉴定管理两级模式,并研究了相应的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220.
河滩地是西部山区的重要土地资源,绝大部分山区河滩地因泥石流而生,又因泥石流的后期作用而可能消亡.以云南省小江为例,指出泥石流对西部山区河滩地形成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泥石流对河滩地的淤埋、淹没和冲毁等负面作用,为西部山区河滩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