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01.
以白云湖为例,于2016年12月(枯水期)、2017年5月(平水期)和2017年9月(丰水期)分别采集水样并测定了10种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白云湖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状况及不同湖区的污染水平,并结合熵权法和单因子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法改进的综合污染指数,对白云湖进行了综合水质评...  相似文献   
302.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提高污染治理成本,挤占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对技术创新产生"挤出效应"。而"波特假说"认为,长期内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将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起到刺激性推动作用,可弥补因规制而增加的额外成本,从而形成"创新补偿效应"。这个观点表明环境规制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另外,技术创新要经历研究开发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即从资源投入到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本文基于系统观和创新链视角,创新性地构建两阶段关联DEA模型测算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效率,并运用中国2011——201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检验,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研究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同时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西部两大区域分别考察,进一步揭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阶段性特点,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信息和蒙特卡罗模拟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选取最合适的台风防灾减灾措施.该方法允许决策者对不同属性指标给出相应的效用函数和属性权重区间值,通过随机选取权重值和效用函数区间内的值相乘得出结果,并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对结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以浙江省台风灾害防灾减灾措施的比较为例,详细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04.
由于城市垃圾中塑料品种繁杂、质量差,回收利用十分困难,国内外对于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甚少。通过技术比选,确定采用多种分选技术的优势组合,以风力分选-X射线分选-光电分选相结合的组合工艺技术,实现对主要塑料品种PO,PS,PVC,PET等的有效分离,以加大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05.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且具有固定性的生产要素,因此"地根"是宏观调控区域社会经济及其它生产要素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区域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如何分配是当前其产业和用地空间集聚规模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借鉴国外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的经验并根据机会成本理论构建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二次配置及其利益主体内部之间利益分配的初步构想,并通过经济模型和以河南省农地非农化用地指标配置为例论证其可行性,经分析土地开发转让后,河南省的农业产值和非农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权空间转让后的土地配置方式不仅有利于非农经济发展的集聚发展,区域的非农经济和农业生产都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其利益分配方式体现了利益主体经济收益的公平性,促进区域地区间农业和非农建设的分工与协作,减少非农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06.
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自然 社会 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层次 识别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体系。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南岸区的生态系统属于亚健康类。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影响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的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正处于过渡阶段,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其城市生态健康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必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法才能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改善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从长远的考虑,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07.
鸟粪石结晶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NH_4~+-N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鸟粪石结晶法对经混凝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NH4+-N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磷酸铵镁(MgNH4PO4·6H2O,简称MAP)沉淀的表征及成分分析,并提出了反应后溶液中Mg2+、PO43-及MAP的回收利用办法。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8.5~9.5,Mg2+∶NH4+∶PO34-(摩尔比)=1.1∶1.0∶1.3,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为25 min时,此时NH4+-N的去除率达94.70%;最佳沉淀剂投加组合为MgCl2.6 H2O与Na2HPO4·12H2O;pH为9.0时生成的沉淀符合典型MAP沉淀的晶体结构,生成的沉淀大部分为MAP,且没有氰化物、酚等有害物质的检出,而pH为10.5时生成的沉淀由许多疏松的微小沉淀颗粒组成,排列较杂乱,影响了沉淀的纯度。利用鸟粪石结晶法去除混凝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NH4+-N技术可行,经济效益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8.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析饮用水中三卤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自来水厂现仍使用液氯处理作为饮用水消毒的主要技术之一,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致癌性的三卤甲烷,如氯仿、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溴仿。为了对饮用水中的三卤甲烷进行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方法检测分析。研究了搅拌速度、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盐含量(NaCl质量分数)和pH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优化条件:搅拌速度240r/min,萃取时间15min,萃取温度20℃,NaCl质量分数为20%~30%,pH=6。同时,对分析参数如线性相关性、相对标准偏差、最低检出限及保留时间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方法,拟合曲线得出,在三卤甲烷质量浓度为0.05~2.00、2.00~40.00μg/L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0.9997、0.9907~0.9971;在三卤甲烷质量浓度为5.00、20.00μg/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7.6%、1.9%~7.3%,最低检出限为0.005~0.010μg/L;经固相微萃取后,三卤甲烷在气相色谱中的保留时间最短,在6min内。  相似文献   
309.
本文对某水质净化厂2006-2007年进、出水的COD、BOD5、SS、NH3-N和TP以及污泥的MLSS、MLVSS和SV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中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310.
对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与美国EPA《清洁水法案》和《安全饮用水法案》中适用范围、分类分级、指标项目、标准限值以及修订周期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和修订我国水源地水质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