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WiFi的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娜 《安防科技》2010,(1):16-18,55
WiFi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具有组网方便、易于扩展等特点。通过对WiFi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Infrastructure模式组网,物理层采用OFDM技术,数据链路层采用PCF模式,并利用IEEE802.1x认证技术保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92.
表征多元混合物各组分浓度效应曲线(CRC)形态差异的参数σ_((k·ECX))2可以预测多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一步探索σ_((k·ECX))2与多元混合物联合作用强度和方式的关系。选取11种环境污染物,按照物质CRC的参数k·ECx的数值分为D组(相异体系)和S组(相似体系),设计18组多元混合物,借助独立作用模型(IA)和效应残差比(ERRx)模型评价混合物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D组混合体系易发生联合作用方式的转变;S组混合体系联合作用方式保持不变。D组中_((k·ECX))2较大的混合物不易发生联合作用方式的转变。D组混合物整体联合作用强度大于S组,各混合体系内联合作用强度与_((k·ECX))2正相关。该研究揭示了参数σ_((k·ECX))2与多元混合物联合作用的关系,实现了从几何角度对多元混合物联合作用的预判,为环境...  相似文献   
93.
以某污水厂的氧化沟污泥和剩余污泥为培养对象,经厌氧驯化成以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污泥.在pH值为6.0-7.0,最佳温度为35℃,硫酸盐质量浓度为4 g/L,剩余污泥固定化小球在反应时间为24 h,Zn(Ⅱ)的进水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Zn(Ⅱ)的去除率达到了100%,而氧化沟污泥固定化小球Zn(Ⅱ)的去除率只有90%左右;剩余污泥固定化小球在反应时间为8 h,Cd(Ⅱ)的进水质量浓度为500 mg/L时,Cd(Ⅱ)的去除率就达到了95%左右,而氧化沟污泥固定化小球Cd(Ⅱ)的去除率不到80%.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污泥是硫酸盐还原菌污泥固定化技术的最佳污泥.  相似文献   
94.
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评估是环境安全领域研究热点。前期研究发现,特性参数k·ECx可以预测二元混合物(等毒性配比)的联合毒性。本研究进一步探明k·ECx在不同浓度比二元混合物中的预测能力。本研究以盐酸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DPH)、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多黏菌B硫酸盐(polymyxin B sulfate,PLB)、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C)、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1-dodec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IL)及其二元混合物体系DPH-PLB、DPH-IL、DPH-CAP和TC-DPH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二元混合物,通过微孔板法测定研究对象对费氏弧菌的急性毒性,借助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和相对模型偏差百分比(relative model deviation ratio,rMDR)评价混合物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前期二元混合物的分类...  相似文献   
95.
以南京市为调研地点,通过走访实践、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查阅文献的方式,分析了家庭碳足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废弃物消耗行为、水资源消费行为、交通出行消费行为、直接能源消费行为、日用品消费行为和食物消费行为是影响家庭碳足迹的主要因素。建议政府、家庭和社区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家庭碳足迹减排,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96.
除尘器对颗粒物的除尘效率与颗粒物的荷电量密切相关,PM2.5等细小颗粒物由于其荷电量不足而导致其吸收效率较低,对环境造成危害。为了增加粒子的荷电量,以粒子荷电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离子电流密度和通过电凝并扩大尘粒中位径2个方面研究了电除尘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对PM2.5等细小颗粒物荷电特性的影响,得出了电除尘器电源中交流电压分量可从以上2个方面提高装置对PM2.5等微小颗粒物的荷电量,且频率越高,幅值越大,荷电效果越好,从而可以提高装置对细小颗粒物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97.
人工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已引起科学界及政府部门的关注.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分类归纳了目前国内外对一些常见的人工纳米材料如富勒烯、碳纳米管、量子点、二氧化钛、纳米铁材料及纳米铝材料的生物和生态效应研究,详细总结了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各种纳米材料生物毒性的可能机制,最后对纳米材料安全性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99.
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通常会引起藻类水华暴发. 已有较多研究总结了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对藻类水华发生的影响方面的进展,但缺乏对水动力因素影响藻类生理生态学乃至水华发生等方面的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梳理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长、种群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临界流速和人工混合对藻类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藻类生理学方面,水动力条件主要影响藻类的生长、细胞形态、营养盐吸收、光合作用活性和酶活性的变化;在藻类生态学方面,不同藻类对应的临界流速有所差异,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会导致优势种之间的转变;人工混合使局部水体藻细胞密度降低进而改善水质. 对今后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的影响,不仅是酶活性和相关物质的吸收,还应包含胶被、产毒特性和基因序列等方面;应用于实际湖库的临界流速、水体扰动方式、扰动时间、扰动频率和最佳深度的探究,旨在推进藻类水华控制、保障水质安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分析青岛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界定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概念,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价标准。结合青岛市2005~2014年经济社会与环境数据,分别从压力、状态和响应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构建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SR模型实证分析评价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评估结果显示:近5 a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安全度指数分别为0.51962、0.36912、0.40251、0.29003、0.43150,安全度处于严峻状态。最后,针对青岛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规范标准、环境保护和建立资源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岛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