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讨内陆山区城市湖北省十堰市冬季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构成,于2016年1月12日—2月4日在4个采样点位同步采集PM2.5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并采集了十堰市主城区城市扬尘、裸露山体尘、建筑水泥尘、燃煤源、机动车尾气、工业源及餐饮油烟源等7类污染源,初步建立十堰市本地的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冬季PM2.5的污染特征,并采用CMB受体模型及“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其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冬季采样期间,十堰市ρ(PM2.5)平均值达到110.65 μ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4 h浓度限值,并且随空气RH(相对湿度)增加污染加重.城区3个采样点PM2.5化学组成及特征的空间差异不明显.PM2.5中ρ(TC)最高,其次是ρ(NO3-)和ρ(SO42-),与二次反应、机动车尾气、煤燃烧等密切相关.ρ(NO3-)/ρ(SO42-)为1.22,说明机动车尾气的影响较大.二次粒子、燃煤源和机动车尾气是十堰市城区冬季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1.2%、10.9%和10.1%.研究显示,十堰市城区冬季ρ(PM2.5)超过GB 3095—2012二级标准,PM2.5的污染控制应以二次粒子、燃煤和机动车为主,采取多源控制原则.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采用莱州湾沿岸含水层中的沉积物,通过渗滤实验模拟镭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在典型的地下水流速范围内(0.02~0.30 cm/min),镭同位素(223Ra、224Ra、226Ra)的解吸没有显著变化。在海水与淡水的混合过程中,解吸的镭比活度与水的盐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当盐度超过海水盐度时(如S=80的卤水中),解吸的镭比活度则趋于最值平台。对比模拟估算的地下水中镭的比活度与莱州湾沿岸实测间隙水中镭的比活度,223Ra和224Ra的结果基本一致,而226Ra的实测结果较模拟估算结果偏小。可能由于含水层中226Ra经反复解吸后得不到母体核素及时补充所致。本研究将为更好地理解镭同位素在含水层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地选择量化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模型的镭端元值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23.
2013年3月,以青岛近海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过剩224Ra(224Raex)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之为示踪工具对水体的混合过程和营养盐来源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224Raex的比活度范围为1.30.2 dpm/100 L到10.21.3 dpm/100 L,并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和低潮时高、高潮时低的时空分布特征。224Raex-盐度对研究区域的水体混合状况的指示作用明显优于温度-盐度指标。2013年3月青岛近海溶解无机磷(DIP)和溶解硅(DSi)浓度的主控因素是潮汐作用,而溶解无机氮(DIN)的来源组成较为复杂,可能包括河流输入、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潮汐混合、地下水排放等。  相似文献   
24.
为设计适合国人的防护口罩,利用定量适合性检验和人体头面部尺寸测量的方法,探索影响口罩适合因子(FF)的因素。对4种颗粒物防护口罩(3M8210,3M8210v,3M9332和3M9010)的FF进行检测;测量口罩佩戴者的形态面长、面宽、两耳屏间宽、两下颌角间宽、鼻高、鼻长、鼻宽和两耳屏点间颌下弧长等头面部尺寸数据;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探讨头面部尺寸、BMI、性别及口罩型号对FF的影响。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口罩FF的因素是头面部尺寸和口罩型号,其余因素对FF无显著影响;设计防护口罩应考虑我国人群头面部尺寸特点。  相似文献   
25.
以天津市某化工厂液氨罐泄漏为背景,在氨泄漏后果分析的基础上,用ALOHA(有害大气区域定位)模拟软件对事故影响范围进行模拟,得到可能事故场景下的氨气扩散区域、闪火可燃区域和蒸气云爆炸超压影响区域,以及射火和BLEVE火球热辐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爆炸和火灾事故中BLEVE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最大,其次是蒸气云、闪火,最后是射火.液氨泄漏扩散事故影响范围可达几千米,应针对不同伤害区域采取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救援措施.  相似文献   
26.
太钢福利金属结构厂在煤气厂电捕焦油器工地,对电捕焦油器进行严密性打压试验时,由于不懂兆帕和千克的关系(注:1 兆帕约为10千克力/厘米2,误将兆帕表当千克表,一再盲目打压,致使整个容器爆炸,造成一死四伤的重大事故。 1988年5月11日15时30分许,太钢煤气厂电捕焦油器工地,一声轰响,直径5.8米、面积26.6平方米的除尘器顶盖象一只巨大的飞碟冲上天空,飞越80多米落在煤气厂凉水池西边。其他构件在100米之内远近不同飞出数十块。正在分一个除尘器内工作的福利金属结构厂24岁的四级焊工白和平当即被炸倒,抢救无效死亡。这次事故还有一人重伤,三人…  相似文献   
27.
西宁市非采暖季和采暖季PM2.5中14种金属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年11月采暖季和2013年9月非采暖季,在青藏高原典型城市西宁市4个采样点采集细颗粒物(PM_(2.5))样品,共获得40个有效样品。用微波消解-ICP-MS法、原子荧光法分析了样品中14种重点防控金属。结果表明:14种重点防控金属中Ag、Tl平均质量浓度为0.10~0.50 ng/m~3,Co、Sb、Hg平均质量浓度为0.50~4.00 ng/m~3,V、Cd、Cr、Ni、Cu、As平均质量浓度为4.00~50.0 ng/m~3,Mn、Pb、Zn平均质量浓度为50.0~2 000 ng/m~3。采样期间,采暖季相比非采暖季,PM_(2.5)质量浓度有下降趋势,不同采样区金属元素浓度有增有减。富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重点防控金属元素在非采暖季主要来源于土壤风沙扬尘、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采暖季主要来源于土壤风沙扬尘、燃煤、燃油、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非采暖季Zn、Ag、Cd、Hg、Tl和Pb富集因子较高,采暖季Zn、As、Ag、Cd、Sb、Hg、Tl、Pb富集因子较高,更容易受到人为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Au@Ag致密单层膜的组装及对农药残留的SERS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物溶液组装法构筑致密Au@Ag核壳单层膜结构,用作SERS基底检测有机磷农药,具有高灵敏性和重现性。Au@Ag核壳纳米立方体首先通过种子生长法合成,然后用功能化的配体聚乙二醇巯基(m PEG-SH)进行修饰获得有序的致密单层膜结构。该结构的形成归因于适量m PEG-SH的加入可以精确调节颗粒间以及颗粒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基底表面的纳米粒子重新排列。这种有序的单层膜结构用作SERS基底具有稳定和高重现的SERS信号,用于检测乙基对氧磷农药残留时检测限低至10~(-8)mol·L~(-1)(2.75μg·m L~(-1))。该聚合物组装方法为构建高灵敏和高重现性的SERS基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为SERS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专项规划,其中保护修复区识别和划定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关键内容。针对当前省域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开展较少的状况,以江苏省为研究区,通过构建多级指标体系对全省生态重要区域和敏感区域及其等级层次进行了评价识别,然后整合二者成果,对江苏省各类各级生态保护修复区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1)江苏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区可划分为生态保护重点区、生态修复关键区和生态修复一般区,面积分别为17 548、4 688、16 981 km2,比例16.17%、4.32%、15.65%。(2)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包括太湖、洪泽湖等湖泊地区、长江过境段下游以及东部沿海湿地等,生态修复关键区主要分布在苏南的太湖流域、长江沿岸以及苏北的沂沭泗流域,生态修复一般区则主要集中在沂沭泗流域北部、苏中的淮河-里下河流域、长江过境段上游沿岸和东部沿海地区,其余大多在苏北地区零散分布。(3)生态保护重点区主要由水域、湿地构成,生态修复关键区和一般区则分别以城市周边地区和农业生产用地为主。  相似文献   
30.
对地下水中一种染料中间体H酸的污染进行了提取,分离,碱熔融试验,并与已知的污染物进行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对照分析,确定该地下水中棕红色污染物的H酸长期氧化的衍生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