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0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361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考察污泥基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 ZVI/SB)对铀(U(Ⅵ))的去除性能与机理,该文研究了环境条件对nZVI/SB除铀的影响,发现在初始pH为5、投加量0.2 g/L、温度313 K、吸附时间4 h条件下,n ZVI/SB对U(Ⅵ)的吸附量最大(231.80 mg/g)。nZVI/SB对U(Ⅵ)的吸附过程与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nZVI/SB去除U(Ⅵ)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铀去除方式包括吸附和还原共同作用。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nZVI/SB对U(Ⅵ)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表明nZVI/SB复合材料用于含U(Ⅵ)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土中的水平渗流影响着土体的结构强度,受测试技术的限制,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手段对其水平运移规律精确测定。采用基于分布式测温技术(DTS)的主动加热光纤法(AHFO),设计室内模型试验,测试土中一维水平渗流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拟合了渗流时间与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以及入渗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AHFO可对任一时刻的湿润锋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湿润锋水平向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Green-Ampt模型;利用AHFO法所测水平向含水率分布积分所得的累积渗入量与量筒所测实际加水量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累积渗入量与时间对数呈线性关系;入渗速率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减小,与入渗时间平方根间可用一反比例函数描述。  相似文献   
103.
金盆水库暴雨径流时空演变过程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西安金盆水库汛期暴雨径流沿程时空演变过程及库区水质响应,对汛期2019年8月初与9月中旬两场暴雨径流上游河道至库区各断面的水质指标进行持续原位监测,并在垂向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库区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汛期暴雨径流连续不同的来流条件会演变成不同的潜入情况,两次径流初期入流量小,水库潜流均经历全断面径流-底部潜流-间层流的过程,在末期,8月初径流库区间层流位置由初期的545~565 m扩大为535~580 m,9月中旬径流潜流位置由初期540~575 m的间层流演变成575 m以下的底部潜流;连续的入流使库区热分层结构削弱,溶解氧得到补充,同时大量颗粒态污染物汇入库区,营养盐在垂向上表现为中层、底层水体高于表层;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径流潜流处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值都有一定的增加,末期均超过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表明8月初径流中层水质处于中污染,底层则受厌氧与颗粒沉降的双重影响达到重污染,并且在径流一周后达到峰值,而9月中旬的575 m以下的潜流直接导致中层水体处于重污染,底层由于溶解氧的补充处于中污染;汛期通过泄洪洞的排放与分层取水可以有效地保障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4.
为从安全生产大数据中挖掘安全规律并最终提炼安全生产基础原理,首先在对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定义及其内涵进一步阐释基础上,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定义,并将其分解为3个过程;然后提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5W2H采集法,并对其内涵(采集原因,使用主体、采集者及采集对象,采集数据类型,采集边界,采集时间,采集数据量及其采集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以思维路径为主、过程路径和技术路径为辅,建立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的一般模式。结果表明,安全生产大数据采集模式的研究可为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及其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针对零星危险化学品运输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应用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快递企业、零星危险化学品托运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对零星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求得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基础上,对均衡解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检查概率与快递企业的安全管理成本正相关,与快递企业发生事故时的损失负相关;快递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概率与政府对快递企业的惩罚、快递企业发生事故时政府的损失正相关,与政府的检查成本、托运人选择托运且安全运输时的收益负相关;托运人选择托运的概率与快递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成本正相关。最后为有效杜绝零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发生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6.
为引导人形成正确的安全认知和思维模式、输出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首先用文献综述法,在对现有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安全观定义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安全科学理论高度提出了安全观的新定义,并进一步论述安全观的属性特征、构成要素、层次结构、功能作用等本质内容。然后从自塑造和他塑造两方面构建安全观的塑造模型,并提炼出安全观塑造的8种常见方法及其“三步走”塑造思路。结果表明,安全观具有丰富的本质内容,并指导和决定安全行为输出,能为安全观塑造措施的提出提供参考,以培养、完善、改造人的安全观。  相似文献   
107.
10月20日至22日,省政府安办第二督查组在南平市听取了南平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检查了南平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和南平市住建局近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在建阳抽查了森岚木业甲醛分厂、福建美加德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御景湾建筑工地),在建瓯抽查了建瓯双星气体有限公司和福建省1是1竹木有限公司。本刊记者一路跟随,在发掘安全生产工作好做法的同时,亲眼目睹了被抽查企业安全隐患突出亟待整改的众多实例,深切感受到我省安全生产基层工作必须仔细抓、深入查、全面监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8.
<正>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管叫23号。她们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她  相似文献   
109.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叶菜类蔬菜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叶菜类蔬菜垃圾中温批式厌氧消化实验,比较了含固率(3%、5%、7%)和接种比(1.5、2.5、3.5)对产甲烷效果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实验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缩短产甲烷反应迟滞期,平均日产甲烷速率越快.经过52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5的工况中,平均日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9.5mL/(gVS?d),日最大产甲烷速率最快,达到49.8mL/(gVS?d),最早进入快速产甲烷期.当接种比为3.5时,随着含固率的升高,产甲烷速率下降,迟滞期延长,但单位底物累计产甲烷量增大,含固率7%时单位底物累计净产甲烷量为481mL/gVS.而当接种比为1.5时,含固率为5%和7%的工况均无法启动甲烷化反应,含固率为3%的工况的产气迟滞期达15d.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抑制甲烷化反应的启动,迟滞期随着液相中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有机酸浓度低于1260mg/L,甲烷化反应没有明显的迟滞期.  相似文献   
110.
蒸汽相变促进可溶PM2.5凝结增长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氨法脱硫系统排放细颗粒物(PM2.5)的脱除,建立多分散颗粒的凝结增长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可溶硫酸铵颗粒的凝结增长规律,并将典型粒径可溶与不可溶颗粒的凝结增长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硫酸铵颗粒的增长速率相近,等温系统的凝结增长效果优于绝热系统;对于同一初始粒径分布下的可溶和不可溶颗粒,微米尺度可溶颗粒的增长速率始终大于不可溶颗粒,亚微米尺度可溶颗粒的增长速率先大于而后小于不可溶颗粒,使得二者的增长曲线存在一个交叉点;蒸汽饱和度增大能显著促进硫酸铵颗粒的增长;等温系统中温度对硫酸铵颗粒的增长影响显著,绝热系统中温度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