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3篇 |
免费 | 70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77篇 |
废物处理 | 31篇 |
环保管理 | 118篇 |
综合类 | 566篇 |
基础理论 | 78篇 |
污染及防治 | 69篇 |
评价与监测 | 38篇 |
社会与环境 | 33篇 |
灾害及防治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91.
模糊聚类分析在水环境污染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并采用污染强度的概念 ,对多污染因子的水体环境污染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实例表明 ,此方法拓宽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2.
重金属致毒的化学机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结合Pb(Ⅱ)对Ca(Ⅱ)生理活性的抗拮,取代金属对锌酶活性的影响,以及Hg(Ⅱ)和Pb(Ⅱ)对巯基(—SH)的亲合而致毒等实例,论述了分子水平上的金属致毒机理中,生物大分子配体的特殊结构与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3.
394.
395.
甲藻是一类浮游植物,多数在海洋生长,但部分甲藻可以在淡水中生长并引发水华,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产生藻毒素和嗅味物质,引发供水安全问题,因此明确其形成原因并探索高效的原位控制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淡水甲藻水华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缺少综述性整理,尤其涉及饮用水水源.水华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外界环境因素(水动力条件、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和甲藻独特的生理特性(孢囊、垂直迁移等),而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本文从甲藻生理生态、淡水水华形成原因及原位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与常见蓝藻水华进行对比,展望后续研究热点,旨在推进淡水甲藻水华的相关研究,保障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及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396.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97.
398.
根据2004~2013年监测结果表明,陵水新村港与黎安港海草特别保护区内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53科95种,从种类组成来看,软体动物占优势。2009~2013年,保护区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37.5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67.57 g/m2;基于丰度进行的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显示,2009~2013年间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分为2个组,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多样性指数反映各年份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通过BIOENV分析,影响其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中值粒径(Mdф)、四分位差(QDф)以及海草盖度。ABC曲线显示,除2011年的新村港没有受到扰动外,保护区内其他年份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或者倾向于受到中等程度的扰动。与2002年调查数据比较发现,保护区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由此可知,保护区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99.
利用云南早期温度层结探空实测资料对山区逆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季逆温出现频率高,山区逆温维持时间长,逆温主要发生在低层。并对同一区域内代表不同下垫面的山区与河谷同期探空资料作了逆温层结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00.
在线精确测量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是研究碳质气溶胶形成和来源解析的重要科学基础.在线测定仪器选取不同的升温程序可能导致OC和EC观测数据差异,造成对研究结果的误判.对比分析在线OC/EC分析仪最常使用的RT-Quartz(R法)、NIOSH 5040(N法)和Fast-TC(F法)这3种温度协议下获得的OC和EC实际观测结果,结合北京空气污染程度,讨论了3种分析程序观测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3种分析程序对TC(TC=OC+EC)、OC和EC的测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存在一定偏差.对TC的测量,R法比N法低5%,比F法高1%;对OC的测量,R法比N法低9%,比F法高1%;对EC的测量,R法比N法高20%,比F法低11%,其中R法温度协议在不同空气质量下对TC、OC和EC测量的变异系数均小于N法和F法.使用R法的在线分析与小流量PM2.5石英膜采样-离线分析所测定的TC、OC和EC结果的线性拟合斜率分别为1.21、1.14和1.35,R2TC、R2OC和R2EC分别为0.99、0.99和0.98;R法测定的EC浓度显著低于多角度吸收光度计(MAAP)测定的BC浓度.当BC8μg·m-3时,EC/BC为0.39,而当BC8μg·m-3,EC/BC为0.88.EC与BC变化趋势相近,但浓度值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