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4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李琳  李慧丽  刘俊新 《化工环保》2011,31(6):490-496
介绍了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物质的生物反应器中常用填料的种类和性质,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阐述了实际应用中填料的含水率、pH和压力损失等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耗高难以长效运行,目前已有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驱动污水处理设施的研究和应用,但常规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施需要用蓄电池组稳定电能的输出,而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短导致成本增加,也增加了环境污染风险。为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风险,通过对不同季节太阳能和风能强度变化监测与分析,确定太阳能与风能具有季节互补性。在此基础上,将太阳能辐射强度周期性、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连续性、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对溶解氧需求的差异三者融合,提出了一种无蓄电池组的太阳能与风能互补发电驱动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设施的集成系统,可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167 d的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的调控及建立相应的生物反应器运行工况,可以实现发电单元电能输出稳定,且能源利用率达到80%;生物反应器对COD、NH_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6%、94.7%和61.7%,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9.1、2.1和15.8 mg·L~(-1)。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无蓄电池风-光能互补驱动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利用基因工程菌BL21处理有机磷混合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悬浮状态和固定化状态的基因工程菌BL21对有机磷混合农药废水的降解特性.工程菌能快速、高效地降解有机磷混合农药,其最适底物是对硫磷,而马拉硫磷不能被工程菌降解.不同农药降解速率的差别造成了不同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过程需要用不同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比较固定化状态和悬浮状态的工程菌的降解效果可知,固定化工程菌的降解活性较后者明显降低,其比降解速率大约仅为后者的20%.考察固定化工程菌长期运行的效果,发现其降解活性保存良好,工程菌稳定性大大提高,未出现固定化细胞溶涨、破碎现象.固定化后,工程菌的比降解速率虽然比悬浮工程菌降低了,但固定化工程菌更适用于长期运行的废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84.
针对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清洁型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由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污泥减量区和臭气处理区优化整合而成.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使微生物有效处理污水,并实现污泥减量和臭味气体净化.经该系统处理的污水,出水COD、NH4 -N、SS的浓度维持在35 mg/L、1 mg/L和20 mg/L以下;同时,臭味气体得到有效去除,氨气和硫化氢等臭味气体可以达标排放;经过生物减量,排放的剩余污泥减少了46.4%;污泥的比阻有所降低.本系统占地少,运行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属于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的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85.
厌氧反应器与好氧MBR组合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祥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04,25(5):102-105
采用厌氧反应器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处理毛纺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和色度分别为128~321 mg/L、36~95 mg/L和40~70倍时,出水COD、BOD5、色度、浊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9 mg/L、3.7 mg/L、21倍、0.24 NTU,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3%%、95%、59%、99.3%,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在本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利用生物反应器内液位水头重力驱动连续出水的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在保留MBR处理效率高等优点的同时,省去传统的一体式MBR出水抽吸泵及复杂的反冲洗设备.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投资少,操作简便.选择合适的曝气量有助于提高膜通量,且可降低膜阻力的上升速率,有利于膜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86.
脂肪、油和油脂(FOG)沉积物是排水管道堵塞的重要成因,对其开展机制研究并开发控制技术对于提高排水管道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统筹分析既有FOG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FOG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在排水管道内的形成机制,并对FOG沉积物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重点解析排水管道进水FOG控制、FOG沉积物原位控制以及FOG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出针对排水管道FOG沉积物的研究建议,为排水管道FOG沉积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介绍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塔和生物滴滤池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恶臭的特性、近期发展状况及其应用。阐述了亨利系数在选择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作用 ,以及生物反应器内填料、微生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88.
热、热碱处理对污泥溶胞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有机物的水解是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将污泥固体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态有机物,从而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和甲烷转化速率.本文研究了热、热碱处理(两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对污泥溶胞释放溶解性有机物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热碱处理均能大量释放溶解性有机物,相比对照组污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可分别增加21.9倍(热处理)和47.8倍(热碱处理).两种预处理会改变溶解性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且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两种预处理均对污泥溶解性有机物中的主要组分(蛋白质)有水解作用,且热碱处理效果更显著.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溶出的有机物中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和胡敏酸类物质难以被两种预处理进一步水解.另外,两种预处理不仅使污泥溶解性物质中出现新的有机结构,还会使原有的有机结构发生变化,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89.
利用寡毛类蠕虫反应器处理剩余污泥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考察了一种新型寡毛类蠕虫反应器(由游离型蠕虫生长区和附着型蠕虫生长区组成)处理排放剩余污泥的效果.在试验的启动阶段1^#反应器接种了颤蚓(Tubificidae),2^#反应器作为对照.对照试验的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运行期间,颤蚓始终存于1^#反应器中,并且主要附着在填料上和聚集在反应器底部.从第35天开始,2个反应器中均发现了游离型蠕虫如红斑瓢体虫(Aeolasoma)、仙女虫(Nais)和叉形管盘虫(Aulophorus).蠕虫生长有助于污泥减量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并且颤蚓的存在和生长可导致更显的污泥减量效果.整个试验期间,1^#反应器的平均污泥减量效果为57%,远高于对照反应器.高浓度NH4^ -N对蠕虫有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蠕虫的生长.寡毛类蠕虫的生长对硝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氮、磷释放。  相似文献   
90.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生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欧阳科  刘俊新 《环境科学》2009,30(2):499-503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2种反应器处理相同的生活污水,考察了MBR和CAS的运行和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均比CAS高, MBR和CAS出水COD的平均值分别为39.6 mg/L和62.9 mg/L,出水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6.8 mg/L和14.5 mg/L,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有机物还是NH+4-N,MBR的去除效果都比CAS要好.由于MBR的污泥处于大的曝气剪切力、过低的污泥负荷、以及长SRT导致的各种惰性物质积累等环境中,使MBR中污泥的群落及其变化与CAS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增加,DGGE的结果表明MBR的种群数量始终高于CAS, MBR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也比CAS要大很多,在第15、 124、 186和230 d时,MBR的条带数分别是22、 25、 24和20条,而CAS在相应的运行时间时条带数分别为19、 14、 17和20条.MBR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54.1%、 63.7%、 63.9%和66.8%,而CAS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71.8%、 61.4%、 9.1%和65.9%.说明CAS的排泥导致非选择性的微生物流失,同时,也说明MBR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因素变化的能力,这是MBR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原因之一.从戴丝系数来看,尽管群落相似性越来越高,但群落始终处于变化状态,说明环境的微小变化(进水水质、环境温度等)都会引起生物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